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各地方的各級學校積極進行素質教育,通過不同的教學模式轉變教學方法,提升教育水平。在中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學模式也出現了創(chuàng)新,并且多數教師強調“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指出問題意識對學生數學核心能力的提高有重要的作用。筆者在本文中將探索初中學生如何培養(yǎng)自己的問題意識,從而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希望能給一線的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
一、 引言
對于什么是“問題意識”,在培養(yǎng)“問題意識”時如何進行“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學科教學方面已經有不少教師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筆者在大量的教學實踐中也總結出了一定的方法與措施,希望這些措施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使其主動進行問題詢問,進行探究,從而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
二、 問題意識及其作用
(一) 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是個人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并且在這種狀態(tài)之下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提高自己的能力。而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問題意識,需要教師進行“問題導學”,即教學以“問題”為主線,以教師引導為方法,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新課改”的要求,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的要求。
(二) 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作用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所學的知識范圍也逐漸擴大,很多學生每天是疲于應付各種要學習的知識,所以很少進行提問,因為根本沒有提問的欲望,這種情況實際上對學生日后的學習與進步有著極其不好的影響。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則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品質,促進學生各方面的發(fā)展,使他們積極主動的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成績。同時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能夠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增強自身的辯證意識,能使學生在辯證中進一步的深思數學問題,從而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認識,也會降低教師教學的難度。
例如關于“真命題”與“假命題”的教學,需要引導學生何為“真命題”,何為“假命題”;讓學生了解何為“正確的命題”,何為“不正確的命題”,通過這些引導,讓學生積極提問,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掌握真假命題的定義。而在實際的練習中,也可以加以引導,例如“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它們是對頂角”,如果說這句話是真命題,那么為什么說它是真命題;如果說這句話是假命題,那么他為什么是假命題。讓學生在不斷的詢問中學會解真假命題的習題。所以說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不但對學生理解知識點有用處,對學生解題也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利于教師的教學。
三、 當前我國初中學生問題意識現狀
當前我國初中學生多數沒有培養(yǎng)出問題意識,尤其是在學生學習壓力日益增大的現在,疲于應付各種中考“知識點”,所以對學習很少有出于主動的心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自然便很少提問題,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導致學生不敢問、不善問、不樂問。
具體來說,不敢問主要是由于沒有良好的課堂氛圍,或者是學生自身害怕所問的問題太“低級”引起嘲笑,從而便很少問問題;不善問主要是由于長期被動地接受新知識,所以在學習中很少會主動思考,從而不知道該問什么問題,不知道從何處提問比較好;不樂問主要是由于學生并不能從“問問題”中感覺到興趣,自然便更少的提問。
四、 數學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措施
(一) 營造寬松氛圍
“問題意識”培養(yǎng)的基礎是提出問題。一切問題的提出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沒有問題的提出,就沒有教學的價值。問題意識培養(yǎng)需要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不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答案,通過與學生的課堂互動干預學生的學習。從而使學生更能迅速、準確、有效地掌握學到的知識。而讓學生提高自身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能夠互動,必須要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讓學生“敢問”,不論問的問題是簡單的還是沒有邏輯的,都應當予以鼓勵,從而促進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二) 傳授提問方法
“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的時候,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提問的方法,提出問題是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的行為,也是學生思維模式形成的開始。在問題的提出環(huán)節(jié),可以采取同種方式,比如讓學生練習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內容,加上預習本節(jié)課的內容,提出兩堂課之間的關系?;蛘咭龑W生直接提出問題,設置懸念。當然,隨著現在多媒體應用日益廣泛,教師還可以采用先進的教學的設備,比如,播放相關視頻,然后讓學生依據視頻提出問題等。當然,提出問題最終的目的是能夠解決問題,以促進自身的進步,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根據實際情況,分為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課前預習情況,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在教材之中尋找問題的答案。然后每個小組,把自己提出的問題的答案進行統一的組織,推薦一名學生擔任該組的組長,進行發(fā)言。老師在學生發(fā)言的過程中注意記錄學生出現的問題,并在各個組長在每個問題的發(fā)言后進行評價和糾錯。這樣可以鍛煉學生抒發(fā)自己意見的能力,還能活躍課堂。
(三) 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數學學科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提問環(huán)節(jié)過后,更需“求證”,通過“求證”探究問題的結果,從而提升數學學習能力。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故而在教學的時候,要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日積月累中提高自身的素養(yǎng),這樣才能使自身整體素養(yǎng)得到提升。
根據本文的實踐探究,不難發(fā)現“問題意識”對學生數學學習的作用。首先,“問題意識”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問題意識”活躍了課堂氛圍,改變了上課方式。最后,“問題意識”能夠促進學生的個性的發(fā)展和個人能力的發(fā)展,鍛煉了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多多關注培養(yǎng)的“問題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寧.初中數學“問題解決”教學的探究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6,(01):45-46.
[2]陳軍.學生問題意識的現狀調查及培養(yǎng)方法[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6,4(06):39-44.
[3]李軍.有效提問成就精彩——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5,(14):124-126.
作者簡介:陳流財,福建省三明市,將樂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