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鐸耘 陳荷花
摘要:在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過程中,證人是至關重要的。在實際的刑事訴訟案件中,能夠出庭作證的證人往往有別于其他案件的證人,因為其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難,比如個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此外,我國對證人的保護法律相對不成熟,所以研究刑事訴訟證人出庭保障制度非常重要,文章主要概述新刑訴法對證人出庭制度的缺陷以及優(yōu)化刑事證人出庭制度的意見。
關鍵詞:刑事訴訟;證人出庭;保障制度
一、 新刑法對證人出庭保障制度的缺陷
在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中,做出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維護證人的合法權益,但是其中還存在一定的缺陷:
1. 缺乏清晰的證人出庭作證機構的劃分界限,同時脫離實際
新刑事訴訟法中對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人民法院作出了規(guī)定,即他們需要保障證人的安全。就我國目前的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來看,從案件的發(fā)生開始到最終的審判結(jié)束,其流程是刑偵——起訴——審判,但是依據(jù)訴訟案件審判的進程來講,最先接觸案件的部門是公安部門,其次是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是最后一個部門。案件處于最初的刑偵過程時,只有公安機關參與案件,其他兩個部門不牽涉案件,因此只能由公安機關保障證人的安全。當然,當案件的審理進入到起訴和審判的流程,公安機關也就難以保障證人的安全了。
2. 缺乏對證人合法權益保障的具體措施
在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中,只是規(guī)定了證人出庭作證的保障措施,缺乏對證人合法權益保障的具體實施規(guī)定。文字形式的證據(jù)得不到被告的同意或者證人不在場的狀況下,都視為無效證據(jù)。雖然不能夠作為有效證據(jù),但是司法部門仍然需要搜集這些證詞,因為只有證人具有證詞,司法機關才能夠判斷其是否有資格出庭作證,同時還需要判斷出與本案件有關的證人。在這種情況下,公安機關第一次開始傳喚證人出庭作證時,其將會面臨人身安全的威脅。但是我國最新的刑事訴訟法中并沒有對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中如何保障證人安全的具體措施做出規(guī)定。
3. 缺少準確合理的司法解釋
新刑事訴訟法中缺少準確合理的司法解釋主要表現(xiàn)在沒有明確規(guī)定何時應該保護證人的安全。其中對司法機關有義務為證人保密做出規(guī)定,但是該法中也規(guī)定證人只有出庭作證,才能使其證言成為案件審理的證據(jù)。刑事訴訟法中并未解釋保密的證言如何成為出庭作證的證據(jù)。這兩者之間出現(xiàn)矛盾,同時也導致難以為證人保密。缺少對司法機關應負責任的界定,司法機關一旦泄露了證人的相關信息,就難以保障其保密義務實施。
二、 優(yōu)化刑事證人出庭保障制度的意見
1. 成立獨立的證人權益保護機構
在對國外發(fā)達國家證人出庭保障制度的研究中心不難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國家都通過專門立法的形式保障證人的合法權益。但是我國對證人出庭的保障法律相對分散,在憲法、刑法以及民事訴訟法中都有涉及。針對該問題,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jīng)驗,通過成立獨立的證人權益保障機構,能夠更加有效地保障證人的合法權益和人身安全?,F(xiàn)階段我國的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法院作為證人的保護機構,并沒有對證人的保護作出合理準確的劃分。成立獨立的證人權益保護機構主要是通過制定一系列的保護制度和規(guī)則保障證人的合法權益,例如明確對證人的保護時間以及保護的方式和方案;確定每一個部門之間對證人的保護事項和相互之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加大對證人保護制度的推廣,同時注重及時反饋證人保護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和建議。
2. 加大對證人合法權益的保護范圍
現(xiàn)階段,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只對證人和其親近的親屬做出保護,但是其他國家的證人保障制度的保護范圍包括所有與證人有密切聯(lián)系的人,這就需要我國的刑事訴訟法逐步擴大保護對象的范圍,而非局限于證人及其親屬。與大多數(shù)的國家相比,我國的刑法以及刑事訴訟法中對證人保護的范圍都過于局限,導致大多數(shù)的證人不愿意出庭作證,一方面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更重要的是自己親屬的人身安全得不到維護。因此,為消除證人出庭作證受到的威脅,我國的證人保障制度需要將保護的對象擴大至所有與證人相關的親屬。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講,受到司法資源的限制,案件的審理初期必須明確保護的對象,否則會給國家?guī)沓林氐呢摀?,同時也難以保證對證人保護的效果。
3. 制定全面靈活的證人保密規(guī)定
全面靈活的證人保密規(guī)定能夠更加全面地保護證人的權益和信息。例如英國的證人出庭作證可以使用錄音的方式或者是錄像但掩蓋面目的方式;德國的法律規(guī)定當證人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告知自身的信息。
4. 創(chuàng)建合理科學的證人保護體制
一方面能夠保障證人的安全和權益,另一方面能夠保證案件審理的順利開展。該體制的創(chuàng)建需要完善的保障措施:第一,預先保護。在案件的審理過程中,需要將證人的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同時要加大對刑偵機構的管理,以防出現(xiàn)證人信息泄露的情況;第二,完善對證人出庭作證過程中的保護措施。國外一些國家采取改變證人的身份或者住址等方式保障其權益和安全,但是需要較高的成本,依據(jù)我國的經(jīng)濟情況以及法律的完善程度來講,必須制定可行性強的措施。第三,增加證人保護對象的范圍,加快制定精確的保護方案。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更多的是保障證人的人身安全,但是對證人的保護不能僅限于人身安全,還應該包括財產(chǎn)等。
三、 結(jié)束語
我國刑事訴訟法在對證人出庭作證保護方面還相對欠缺,創(chuàng)建一套完善成熟的證人出庭保障制度是當務之急,同時能夠嚴格落實刑事訴訟法中對證人及親近親屬的保護措施,才能夠使更多的人愿意出庭作證,積極主動履行出庭作證的義務,更加全面地保障證人的安全和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郭曉輝.刑事訴訟中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問題研究[D].四川省社會科學院,2016.
[2]徐澤芳.論刑事訴訟關鍵證人出庭作證制度的構建[D].上海師范大學,2013.
[3]陸洋.論我國刑事訴訟證人保護制度的完善[D].西北大學,2011.
作者簡介:
徐鐸耘,湖南省株洲市,湖南省株洲縣人民檢察院;
陳荷花,湖南省冷水江市,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