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探究式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探究式教學既順應了當前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又滿足了學生探索科學知識的強烈意愿。新課程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教師要把探究式教學的深厚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積極探索有效實施探究式教學的實現(xiàn)路徑。所謂探究式教學,即教師采取一定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與技能、思想與品質的提升,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近年來筆者就開展小學數(shù)學探究式教學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研究,總結出了一點探究式課堂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主動參與;小組學習;以人為本;自主學習;定向引導;評價
一、 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教師在教學中,想方設法圍繞教學目標。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情景,讓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話敢說,有疑能質,樂于參與,同時重視對學生參與程度的指導,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注重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他們主動發(fā)展,全面參與。為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設自由討論甚至爭論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小班化教學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鼓勵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的見解,學生在課堂上開展熱烈的討論甚至激烈的爭論,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同時也培養(yǎng)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由于學生人數(shù)少,教師不用擔心教學任務是否能完成,每堂課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質疑問難。
二、 借助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小組學習是小班化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合作教學組織形式。首先,對組員構成要作認真的研究,在小組分組中盡量采用異質分組合作學習。從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個性差異入手,把全班同學分成好、中、差。分組時,均衡配置。每個小組學生在學習基礎,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編,并根據(jù)學習需要,內容需要以及活動中小組活動實際狀況及時調整,以確保小組活動始終處于良性發(fā)展狀況,符合教學發(fā)展需要。
三、 以人為本,分級教學
要求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行分級教學,分散教學中的難點,注重對以前知識的復習與聯(lián)系,使后進生可以在課堂上和課堂下得到更多的關注。對于優(yōu)生可以給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分層教學的另一含義就是在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要求,課堂提問,作業(yè)布置等等方面體現(xiàn)出來。使優(yōu)中差的學生依據(jù)他們自己的能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學習上都有所收獲。
四、 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①會預習。具體包括:會借助教材,工具書以及聯(lián)系實際自學,會將感覺精彩或有疑問的標注在書上,會利用各種媒體收集資料。②會提問。一是質疑,對不理解的思想內容,不了解的詞句(如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知識)質疑,對老師,同學的觀點質疑;二是以提出問題的形式自己制定學習目標,可以圍繞課題,圍繞教學內容,圍繞中心,圍繞藝術技巧,圍繞思路等展開,以疑促思、促學。③會討論。從自主學習的策略來看,這是指學生參與討論的能力。具體包括:會積極主動的發(fā)言,會清楚明白地表達觀點,會吸取同伴的有益觀點及時修正自己的認識。④會學習,會一些具體的,針對性強的學習方法。如怎樣記、算、說、寫等等。具體的學習方法是很多的,教師不僅可以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也可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尊重學生自己摸索,形成一些學習方法,因為只有當學習方法真正內化為學生自己的習慣時,才能發(fā)揮其作用。⑤會反思。會總結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找出自己學習上尚存的不足,明確今后的努力的方向。
五、 做好活動定向的引導,上好實踐活動課
首先,教師要把活動內容按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分成若干個小的部分,而不要把一個大問題扔給學生去解決。使學生很明確的知道先要做什么,再要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每一個過程要達到什么目的。這樣就可以避免無序的、雜亂的活動。其次,雖然教師在一開始就做好了活動定向的引導,但是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仍有可能會偏離教學目標或出現(xiàn)活動進行的不那么有效,甚至進行不下去的情況。因此,教師必須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通過觀察和適時地提問,收集反饋信息,并找到相應的對策加以組織和指導。這是保證實踐活動課有效開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再次,在強調方法“活”、組織“動”、“課堂妙趣橫生”的同時,課堂紀律的控制是實踐活動課中最常遇見的問題。如何在學生自主的學習探究狀態(tài)與有序的課堂紀律中找到平衡,教師要在細節(jié)上下功夫。
六、 認真做好學生的評價工作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通??梢圆捎靡韵略u價方式:①即時評價:當場面批、指導,指出錯誤之處、即時訂正。②分層評價:對不同層次的不同學生,根據(jù)不同情況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要求和內容。③自我評價:教師提供正確答案,讓學生自評、自批,自己更正。④交互評價:師生之間、學生間交互評價,形成人際交往、溝通的生動局面。
總之,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進行探索性學習時,教師應在學生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學生多動動、多說說、多想想、多看看、多表現(xiàn)表現(xiàn)。在教學中,要努力做到:凡是學生能探索出來的,教師絕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發(fā)現(xiàn)的,教師絕不暗示。要盡量多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多給學生一些活動的余地;多給學生一些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成功和愉快的體驗。在教學中,要重視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不要只盯著知識與技能的灌輸。
作者簡介:
劉福桂,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城關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