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蘭
【摘要】 一個都不能落——是數學教師組織中學生參與初中數學學校教育教學活動時應時刻銘記的教學原則,隨著中學數學課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深化執(zhí)行,追求均衡化和實現全體中學生通過科學的數學學習指導促進自身數學學習素養(yǎng)在原有基礎上的顯著提升——也成為了當前數學教師組織中學生參與初中數學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教學任務。然而由于中學生之間的數學實際學習能力存在一定的水平差異,因此針對中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發(fā)展不均的教學現狀,本文將結合教育教學理論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培優(yōu)輔差教育任務實行的可行性教學策略。
【關鍵詞】 初中數學 教學指導 培優(yōu)輔差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1-146-01
0
由于中學生個體彼此之間存在生理成熟發(fā)展水平、數學學習效率、數學學習邏輯思維能力水平、對中學數學學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等等諸多方面的實際發(fā)展差異,從而使得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同樣的教學指導講學對不同的學生將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并且直觀地表現為部分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較為高,而部分中學生數學學習不盡如人意。因此,針對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水平和學習效率的高低差異,教師應當在組織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堅持“一個都不能落”的教育思想和教學宗旨原則、并且積極改革創(chuàng)新培優(yōu)輔差的教學策略,以此實現全體中學生通過科學的數學學習指導促進自身數學學習素養(yǎng)在原有基礎上顯著提升的數學課程教育目的。
中學數學教師在采用“培優(yōu)輔差”教學指導策略引導中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教材知識點時,教師首先應當對“培優(yōu)輔差”教育理念形成正確的、較為完整的認知?!芭鄡?yōu)輔差”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其一是要求中學教師在教學指導的過程中,對中學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學習表現優(yōu)秀的同學應當更多地注重其優(yōu)秀數學學習品質的加強和拓展教育;其二是要求中學教師在教學指導的過程中,對其他數學學習較為吃力的中學生則應當注重基礎知識的講學和指導、幫助數學學習能力水平較低的學生逐步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和提升數學學習綜合能力。
一、中學教師結合分層化的教育理念組織中學生在原有基礎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
由于中學生自身數學學習能力素養(yǎng)水平存在高低之差,使得中學生在接受同樣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指導時將產生不同的學習差異。為了在初中數學學科教育過程中高效地組織中學生在各自原有數學學習水平基礎上實現自我學習能力的顯著提高,中學數學教師應采用分層化教育理念和相關具體的教育手段引導中學生學習。
二、中學數學教師通過打造個性化的課堂教學活動實現“培優(yōu)輔差”的教學目標
課堂教學活動既是中學生系統(tǒng)接受中學數學科學教育指導的首要途徑,同時也是中學數學教師指導學生實現“培優(yōu)輔差”教學目標的主要教學機會。因此,中學數學教師引導注重課堂教學活動質量和形式多樣化的提升與改革。由于當前中學生初中追求個性化的人生發(fā)育成長階段,所以中學生對于新鮮有趣、個性化的事物充滿學習激情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師應當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指導手段為中學生打造個性化的、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活動以此有效地促進“培優(yōu)輔差”教學目標的實現。
例如,中學數學教師可以積極引進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為中學生帶領新穎、有個性的《平移與旋轉》知識講解活動。在中學數學教材中《平移與旋轉》是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較為密切的教學內容之一,而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由于受到教學時間和空間方面的限制而使得教師難以通過實際生活實例引導學生深入掌握“平移與旋轉”的相關知識。此時,中學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從網絡上搜尋生活中與平移和旋轉相關的事例,比如旋轉的風車和表盤上分針的運動。學數學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技術不僅能夠彌補中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條件缺陷,更加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教育指導方式為中學生打造富有個性化和求知欲的數學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有助于中學教師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技術引導學習優(yōu)異的同學進行更為深入的教學拓展探究指引,以及學習能力水平較低者則能夠借助多媒體引導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在學生合作學習與作業(yè)中充分體現“培優(yōu)輔差”的教學策略
作業(yè)是初中生鞏固數學課堂教學知識、提升數學實踐應用能力的必要教育教學輔助手段,在中學數學教育體制中占據重要的教育地位。那么初中數學教師作為課后作業(yè)學習任務的設計者和布置者,教師應當如何利用學科作業(yè)布置環(huán)節(jié)實現“培優(yōu)輔差”教育目標呢?
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革新作業(yè)完成形式,即要求學習成績優(yōu)秀與學習能力水平較低的學生組合合作完成數學作業(yè),以此實現“培優(yōu)輔差”的新課程初中數學教學任務。例如,當教師要求學生組成合作學習小組完成教材中《在重復試驗中觀察不確定現象》該章節(jié)數學作業(yè)。數學學習能力較低的初中生可以著重完成數據的收集和整理,而數據的總結、分析以及觀察不確定現象的環(huán)節(jié)則可以通過學習能力優(yōu)異的同學帶領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共同探索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在合作的過程中互相了解彼此的數學學習思路和探索實踐的學習方法,從中潛移默化地豐富自身數學學習知識和強化數學實際應用能力,從而有助于在學生合作學習完成作業(yè)的環(huán)節(jié)中實現“培優(yōu)輔差”的教學策略。
四、總結
綜上所述,“一個都不能落”的教育理念充分地展現了中學數學教師一視同仁和追求全體中學生共同發(fā)展的教育教學任務和要求,而“培優(yōu)輔差”教學指導方式在教學實踐中的學習則是實現中學生均衡發(fā)展的核心教學任務。
[ 參 考 文 獻 ]
[1]李德波.語文創(chuàng)造性學習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6).
[2]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互動的心理學研究.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4.
[3]孟萬金.協(xié)作互動——資源整合的教育力量.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