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
【摘要】 初中階段的班主任工作在工作難度和工作量上都增大了,并且對每項工作的要求和層次也提高了。而在德育教育方面,進入初中階段,其重要性和教育水平的標準也進一步提高了,基于這種現(xiàn)實情況,及時轉變班主任工作模式,提升德育教育教學質量是必須采取的一種改革措施,而作為一名心理老師如何擔任好班主任的角色并結合自己所教專業(yè)進行初中德育教育,是一個具有一定專業(yè)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 會診式 班主任 德育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1-092-01
0
引言
德育教育是教育體系和教育結構內容上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學生步入哪一個教育階段,其德育教育都應該得到充分的重視。由于初中班主任工作要求更加多元化和復雜化,會診式教育模式被注意和利用起來,這不僅可以分擔一部分班主任的工作量,也有助于提升班主任工作開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初中的心理老師,在把握學生心理活動和思想動態(tài)上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因此,心理老師作為班主任的學生德育教育在思想層面就擁有了一定的后盾方向引導,下面就心理學老師如何利用會診式工作方法開展好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進行一點探討和分析。
一、會診式班主任工作模式特點
首先,會診式教育模式有利于心理老師結合各個學科老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和意見,結合他們的學習情況實際及時進行思想教育并明確心理輔導方向。所以,在會診式模式下的初中班主任工作開展,可以促進班主任工作全面性和系統(tǒng)性的提升,實現(xiàn)對學生多角度的觀察和了解,而心理老師對人員觀察的多元化和敏感性習慣也與這種教育模式內涵相匹配。
其次,會診式教育下的初中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需要注意通過各科老師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反映分析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對成績優(yōu)異并穩(wěn)定的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并幫助學生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對整體成績下滑或波動比較大的學生應當關注引起此類問題的外部客觀因素和內在心理因素,及時幫助學生盡快解決問題,調整好學習狀態(tài)。同時,還應當把對學生的關注范圍延伸到學習優(yōu)勢和特點上,這一點就可以通過會診式教育模式進行了解和掌握。
第三,會診式教育模式下的班主任工作開展,還可以實現(xiàn)把對學生的教育延伸到社會和家庭層面上,因為會診式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反映本來就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并且家訪工作本身就是由班主任來完成的,所以,加強與學生家長加強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校外心理發(fā)展狀態(tài),給家長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導建議是班主任工作的另一個重點。這部分的工作內容不但符合班主任工作綜合性的要求,也與德育工作全面性的要求相適應。
二、會診式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的開展
(一)綜合性
這里所說的會診式,指的是各個學科的任課教師與班主任協(xié)同工作的模式,而且這種模式對協(xié)同工作的要求更高。在這種模式下,班主任工作的綜合性就進一步提高了,他們需要對各個學科的特點和教學模式有一個大致初步的了解,這樣才能在協(xié)同工作時明確工作的重點,對整體的教學工作有一個全面的把控。而心理學本身也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這便于心理學老師作為班主任適應會診式工作。
(二)專業(yè)性
這種教學模式在實質上對班主任的工作有一定的輔助和服務性質。它對每個代課老師都提出了一定的專業(yè)性要求,他們需要向班主任提供針對他們學科的更加完整的教學模式呈現(xiàn)和教學指導意見,促進班主任對班級的教育和管理更加具有科學性和針對性。而心理老師所具備的理論知識專業(yè)性也非常強,因此,在內容性質上,與會診式工作契合。
三、會診式教育模式下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
(一)加強思想教育,穩(wěn)定德育教育平臺
德育教育本身就是通過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形成一個正面的思想意識,而心理老師的工作也是從思想和精神的層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和教育。所以,心理老師作為班主任,在會診式的工作模式下,應當結合各科老師給出的指導意見,把學習情況的反映轉化到學生的思想變化上來,找到合適的思想教育入口,將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滲透進學生的思想教育中。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建立起一個穩(wěn)定的德育教育平臺。
(二)結合生活實際,促進德育教育
心理老師作為班主任,可以將德育教育加入到日常的心理教育的主題活動中。因為心理老師具有豐富的主題活動的開展經驗。因此可以將心理活動的主題和形式作出一定的調整,轉換為德育教育的主題,并融入其他課程中與德育教育相聯(lián)系的切入點開展活動。注意活動的主題內容要緊密的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盡量選取他們興趣度較高的熱點問題或事件為主題,例如,開展主題為“熱心助人我爭先”的活動,因為學生本身也有自己的爺爺奶奶和其他長輩,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共鳴。組織學生進入學校附近的社區(qū)幫助老人送報紙、取牛奶等,在實際行動中讓他們體會到老年人的生活狀態(tài),激發(fā)他們的善心和真心,獲得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三)做好表率示范,深化德育教育
班主任的角色是一個班級的引領者,因此,他自身的思想品德水平和落實程度時刻會被學生所關注。所以,班主任要積極主動的在行為上和思想上共同為學生做出示范和表率,發(fā)揮班主任的向導作用,深化德育教育效果。
四、結束語
綜合來講,德育教育是一項綜合性高,涉及面廣的工作,心理老師作為班主任的德育教育,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也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必須在思想上充分重視,在行動上積極落實,促進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高效、全面的開展。
[ 參 考 文 獻 ]
[1]易艷春.“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5):151-151.
[2]李衛(wèi)東.“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構建與探索之我見[J].儷人:教師,2015(8):175-175.
[3]張翠.論會診式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都市家教月刊,2017(5):140-140.
[4]周洪偉.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研究[J].成功:教育,2013(7):238-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