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琳 朱毓
【摘要】目的 分析重癥患者護理過程中親情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重癥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與觀察組(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親情化護理),各42例,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基礎護理措施落實度、患者的配合度、康復情況以及滿意度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親情化護理運用于重癥患者臨床護理提升患者配合度,促進病情康復,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親情化護理;重癥患者;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重癥患者是指嚴重創(chuàng)傷、重度燒傷以及疑難復雜手術患者等,重癥科室對這些患者進行治療時多采取插管、切開氣管等方式,導致患者產(chǎn)生嚴重的不適感;同時出于病人恢復的考慮,常限制家屬探視,導致患者出現(xiàn)煩躁不安、
焦慮等不良情緒,對病情恢復造成不利影響[1]。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重癥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雙盲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2例。其中,觀察組男23例、女19例,年齡16~78歲、平均(49.45.1)歲;對照組男22例、女20例,年齡18~74歲、平均(50.14.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給予用藥干預、飲食指導以及加強對患者病情的觀察等。
1.2.2 觀察組
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再給親情護理干預:
(1)營造良好的護理環(huán)境,患者的治療環(huán)境與恢復環(huán)境對康復速度、康復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護理人員應從營造適宜患者恢復的環(huán)境著手,做到定時開窗通風,將病房的消毒、清潔工作做到位,保持適當?shù)淖匀还饩€,保證室內(nèi)溫度、濕度適宜,為患者營造舒適、溫馨的恢復環(huán)境。
(2)給予親情化心理護理,重癥科室對家屬、親友的探視做出限制,病人缺乏家屬、親友的陪同,普遍存在孤獨、不安等消極情緒,同時重癥患者常見插管、氣管切開等方式,加大患者不適感,患者難以傾訴而加大心理壓力,對康復效果造成不利影響。親情化護理指導護理人員主動與病人交流,積極引導患者的抑郁、煩悶、焦慮不安等消極情緒,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護理配合度以及治療后的康復效果。
(3)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等,視患者的個體化差異給予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盡量滿足患者心理、生理方面的需求。
(4)保護患者隱私,重癥患者多需要長期臥床,雙手由于多種置管操作的影響而被拘束,導致患者無法生活自理,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排便、翻身等日常起居作護理時,做好患者的隱私保護工作?;颊叱ky以接受床上排便,護理人員需對患者進行健康宣傳,講解強忍便意對身體的危害,患者排便時采取遮擋措施,請離其他人員,排便后及時進行消毒通風。
1.3 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護理措施落實程度、患者配合度、康復效果、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護理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近年來重癥科室收治的重癥患者數(shù)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與其他科室相比,重癥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巧、護理操作要求更高[2]。重癥患者普遍存在病情危重、發(fā)病突然的特點,患者以及患者家屬難以接受,因此缺乏治療信心,極易出現(xiàn)失望、悲觀等心理。因此急需給予相應護理提升患者、家屬的治療信心。既往常規(guī)護理僅給予重癥基礎護理,對患者的心理護理重視度不足,患者缺乏家屬陪同,缺乏傾訴對象而更易出現(xiàn)沮喪、失望、煩悶等消極心理,對患者恢復、治療效果均造成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情化護理運用于重癥患者臨床護理提升患者配合度,促進病情康復,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翠翠.淺析重癥護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現(xiàn)代醫(y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18,2(12):80.
[2] 潘 艷,陳鳳朱.重癥護理中的親情化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11):277-278.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