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高黎明
【摘要】目的 分析參苓白術散加減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擇取某院就診的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時間在2016年11月10日~2017年7月22日,通過隨機顏色球抽取的方法將其分為2組。分別給予二甲雙胍、參苓白術散加減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對比2組臨床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空腹血糖為(6.10±1.1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為(9.54±2.24)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6.60±1.0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1.30±0.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16±0.35)mmol/L,數(shù)據(j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但是在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相比較,并無較大差異性,P>0.05。結論 參苓白術散加減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效果顯著,可改善臨床指標,可推廣。
【關鍵詞】參苓白術散;二甲雙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32..02
2型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好發(fā)于50歲左右人群,主要是因為患者體內(nèi)胰島素分泌能力逐漸喪失、胰島素分泌過多等[1],都可導致疾病發(fā)生,臨床針對其一般選擇降糖藥物進行治療,但是治療效果不佳。本文研究針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不同方法治療,對比結果差異性,見下文: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
擇取某院就診的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98例,時間在2016年11月10日~2017年7月22日,通過隨機顏色球抽取的方法將其分為2組。
納入標準:①知情了解本次研究目的以及意義且當面簽署同意書;②經(jīng)過臨床診斷確診為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③并不存在研究藥物過敏史;
排除標準:①溝通障礙;②臨床資料不全;③患有嚴重心、肝等疾病;對照組男性:女性=30/19,年齡值44歲~72 (59.54±0.64)歲;觀察組男性有28例,女性占總例數(shù)21/49,年齡值45歲~74(58.05±0.44)歲。
2組資料對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二甲雙胍治療:口服二甲雙胍,每天三次,每次500毫克;觀察組:參苓白術散加減與二甲雙胍聯(lián)合治療:①給予參苓白術散加減治療,將15 g山藥、15 g白術、15 g薏苡仁、10 g澤瀉、15 g葛根、10 g黃芪、15 g黨參、15 g白扁豆、15 g茯苓、10 g山楂、5 g陳皮、5 g甘草;之后根據(jù)患者病情進行劑量加減處理,所有藥物均與200毫升水進行煎熬,每天一劑,分早晚服用;②之后選擇二甲雙胍進行治療,治療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2組均治療100天。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臨床指標(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惡心、嘔吐、頭痛、低血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臨床指標
觀察組空腹血糖為(6.10±1.1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為(9.54±2.24)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6.60±1.0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1.30±0.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16±0.35)mmol/L,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有4例,主要包括1例惡心患者、1例嘔吐患者、1例頭痛患者、1例低血糖患者;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例數(shù)有7例,主要包括惡心、嘔吐、頭痛、低血糖,例數(shù)分別為1例、2例、2例、2例;2組對比,P>0.05。
3 討 論
當患者體內(nèi)缺乏一定的胰島素時會導致蛋白質一劑糖類脂肪代謝出現(xiàn)紊亂情況,從而影響患者身心健康[2]。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已經(jīng)喪失了胰島素的分泌功能,需要選擇合適方法對其進行治療,從而達到緩解的目的。
臨床資料表明,早期針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選擇常規(guī)藥物進行治療,即二甲雙胍,但是單獨使用效果不佳,無法較好穩(wěn)定患者病情,改善臨床指標。因此,臨床依舊在不斷研究關于疾病的相關治療情況。
我國中醫(yī)學表示,糖尿病屬于消渴癥范疇,其主要發(fā)病機理為陰虛燥熱,脾氣虛為發(fā)病的關鍵,肝氣郁滯為發(fā)病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針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主要致病根本在于健脾調肝、活血化瘀。參苓白術散臨床現(xiàn)今常用的一種治療手段,主要是將山藥、白術、薏苡仁、澤瀉、葛根、黃芪、黨參、白扁豆、茯苓、山楂、陳皮、甘草等藥物組成,山藥可健脾益胃;白術可補脾易胃;黨參可健脾益氣;葛根可生津止渴;黃芪可益氣健脾,白扁豆、澤瀉等可理氣和胃;陳皮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黨參可增加免疫力、改善其微循環(huán)現(xiàn)象;多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消腫利水助消化,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因此,針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選擇參苓白術散治療,效果顯著。相關學者也曾經(jīng)表示[3],參苓白術散具有健脾、益氣、滲濕等功效,每天進行口服治療,可達到行氣化滯的功效。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空腹血糖為(6.10±1.10) mmol/L、餐后2小時血糖為(9.54±2.24)mmol/L、糖化血紅蛋白為(6.60±1.03)%、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1.30±0.54)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為(2.16±0.35)mmol/L,數(shù)據(jù)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但是在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比較中,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數(shù)據(jù)相比較,并無較大差異性,P>0.05。數(shù)據(jù)表示,針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采用參苓白術散進行治療,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穩(wěn)定患者的病情,從而達到較佳的效果。
綜上,針對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參苓白術散加減聯(lián)合二甲雙胍治療,效果較佳。
參考文獻
[1] 黃楚燕,梁宏宇.六味地黃湯加減配合二甲雙胍及阿托伐他汀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4(5):635-639.
[2] 李 惠,劉 浩,張婷婷,等.參苓白術散加減對新疆脾虛痰瘀型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及瘦素水平的作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34):164-165.
[3] 楊 璐,宋美情,張秋玲,等.吡格列酮、二甲雙胍對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視黃醇結合蛋白4、脂聯(lián)素水平的影響比較[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3):309-312.
本文編輯:劉帥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