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教改的深入,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也要適應新形勢,也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初中數學是初中階段一門重點學科,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需要獨立思考的問題很多,所以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通過學生的提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作為教師,要在這方面多注意培養(yǎng),提高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動提問能力;有效途徑
初中數學是小學數學與高中數學的有效銜接。在目前的教育大綱中,初中數學涵蓋了代數和幾何的知識,初中數學有許多的知識點,有許多的定理和公式需要去深入理解,但是這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學習起來感覺難度大。因此作為教師,要在這一問題上有所突破。采用新的教學方法,逐漸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
一、 引導學生主動提問題的意義
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是一門偏重對概念理解的課程,教師最需要做的是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中的難點。但是在很多時候,數學在教學過程中偏重于教師的說教,學生的被動接受。而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使用的方式都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程度,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何,教師不能夠及時得到反饋信息。而采用學生的主動提問的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數學的教學效果。
學生提出問題的過程,是教學結果反饋的結果。很多時候,教師對學生的提出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沒有重視。在教學中還是對學生進行知識點的灌輸,沒有考慮到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造成了教學中帶有一定的盲目性。
如果學生能夠及時提出問題,教師可以很快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可以及時進行修正,這樣可以有效保證了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 學生不進行主動提問的原因分析
1. 不會組織語言描述遇到的問題
很多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沒有形成提問的習慣,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了問題,不會組織語言,將存在的問題準確地說出來。這種局面的形成與原有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弊病有關。在原有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主動的授課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這種教學方式缺乏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缺少教師與學生間的信息溝通。學生缺少提問的機會,所以會出現難以通過語言將問題準確地描述出來。
2. 學生提問的勇氣不足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期間學生的心理在發(fā)生著很大的變化,心理上的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到學習的效果。很多學生的心理比較封閉,對于學習上遇到的困難,不想說出來,不想表達自己真正的內心世界。特別是數學,很多的概念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們由于自尊心的原因,不敢說出自己的困難,所以面對數學學習中的困難,總是在獨自承受。學生們缺乏說出自己不會、不理解的勇氣了。對于這些,初中的數學教師要多理解,對學生們在青春期的特點多加以關注,多注意引導。
3. 學生對于學生的認知不足
教學的過程,是一個教師講、學生聽、學生提問、教師答疑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需要的是互動,需要的是相互的信息交流與信息反饋。但是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的“尊師”的思想的影響,學生們對于教師的理解是尊重教師就是不能給教師出難題,這種思想影響了許多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自覺性。還有一部分同學認為在課堂上提問會影響課堂秩序,影響教師的正常教學,所以這也是學生不能進行主動提問的原因。
三、 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措施
1. 教師要主動營造場景,激發(fā)學生發(fā)問的熱情
初中數學相對來說比較難學,由于存在著許多抽象的概念,有許多的定理和公式需要深入理解,對于許多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感覺到很困難。許多學生沒有學習數學的興趣,缺乏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在這種形式下,初中的數學教師要大膽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加以引導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教學的新方式,讓數學不再讓學生感覺到難學。所以,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增加互動的環(huán)節(jié),主動營造學生提問的場景,有意識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提問的機會。比如在數學中,有許多題目可以是一題多解的。教師針對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因勢利導,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開動腦筋、想辦法,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用多個辦法去解題。在課堂上,可以讓同學們討論,讓同學們參與到教師的教學的過程中,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很能激發(fā)出同學們主動參與的熱情,課堂氣氛也容易變得輕松了,同學們在這種情景下,會敢說、想說,會把自己的解題思路說出來,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自覺性,這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2. 教師要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主動性
要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就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往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以嚴重影響到了學生主動提問的積極性,學生的思維方式不能突破教師劃定的思維模式,思維能力受到局限。有的教師在課堂上不善于引導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提問,在態(tài)度上不好,影響了學生主動提問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轉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要敢于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敢于創(chuàng)新。對于學們的提問,要主動熱情地給予解答,不能因為自己的態(tài)度問題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受各種原因的影響,在學習上有差異,教師在這種情況下要更加注意引導,在課堂上留有一定的時間,讓同學們自由提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在學生的提問中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3. 教師要創(chuàng)新方法,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習慣
在數學的教學中,很多同學對于學習中存在的疑惑不知如何問,如何與教師去勾通,這是由于許多的學生沒有掌握提問的技巧。他們不知道該問些什么,對于在數學學習中的差距不能進行歸納總結。所以,教師在面對學生的提問中,要善于分析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薄弱點,存在的欠缺。教師對于某些特殊的學生,可以創(chuàng)新方法,教師先主動去學生,根據學生的回答情況,去判斷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這樣可以鍛煉學生的提問技巧,培養(yǎng)學生提問的習慣。
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初中數學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結合學生的特點,改進教學方法,采用多種途徑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小華.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6(33).
作者簡介:
劉美全,福建省南靖縣龍山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