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芳芳??
摘要:建構游戲是幼兒按照一定的計劃或目的來自制、操作建構物體或材料,使之呈現(xiàn)出一定的型式或結構的活動。在建構游戲中,幼兒通過將各種材料進行搭建,實現(xiàn)自己建構的需求和愿望,教師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指導,既有助于提高幼兒建構能力,又能使幼兒感受與同伴一起搭建的快樂。
關鍵詞:建構游戲;幼兒;發(fā)展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能夠自主、自由的展現(xiàn)自我。建構游戲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幼兒在建構中能再現(xiàn)身邊的生活場景,自由的進行想象創(chuàng)造。在建構游戲中,幼兒的動手能力與建構技能得到了鍛煉與發(fā)展,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互助、交流、謙讓的品質,使幼兒在和同伴的共同游戲中,學會合作、大膽創(chuàng)新,感受與同伴分享的快樂,繼而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感知經(jīng)驗,同時也有助于幼兒體驗成功與挫折,推動幼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一、 關注生活經(jīng)驗積累,提供豐富多樣的材料
在建構游戲中,數(shù)量充足的材料能夠滿足有建構的需求,材料的豐富性、層次性、操作性又進一步推動了幼兒在游戲活動中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幼兒所建構的內容都是其對他們身邊事物的認識、再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只有熟悉并了解周邊的建筑物,才能在游戲中借助材料進行建造。作為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幼兒積累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從幼兒發(fā)展的目標入手,科學的選擇投放各種適宜的材料,滿足幼兒當下的建構需求,才能保證幼兒快樂的進行建構游戲。如搭建“科博館”時,老師發(fā)動家長帶領幼兒觀察科博館,了解科博館的建筑造型以及外形特點。同時,上網(wǎng)搜集了有關科博館的視頻資料,提供了科博館不同方位的照片,引導幼兒欣賞、觀察、交流。有了對科博館的了解,在建構中,幼兒們相互合作很好地再現(xiàn)了科博館的整體外形特征,推動了建構游戲的順利開展。又如建構“羊羊樂園”時,老師準備了小樹、柵欄、各種屋頂以及背景圖,并不斷地更換、補充不同層次的材料,幼兒收集了羊羊玩具,每次游戲都開展得有聲有色。
二、 加強游戲行為觀察,捕捉介入的有效時機
“在游戲中,兒童是自我主宰世界?!痹谟變旱挠螒蛑?,教師需要做的是認真細致地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對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評價。觀察幼兒游戲,在看的同時還要對孩子的行為、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進行思考、分析,考慮是否介入幼兒的游戲中,以什么方式進行介入。如在搭建“城市中環(huán)”時,幼兒在搭建過程中,在中環(huán)立交交叉的地方直接在下面一層的欄桿上擺放立柱,在立柱之上架上長條積木連接,在搭建的過程中總是把下面一層的弄塌。試了好幾次之后,怎樣將交叉的中環(huán)搭建好還是沒有得到解決。教師觀察到這一現(xiàn)象后,與幼兒進行了交談,了解到原因之后,找來了許多高架立交的圖片,帶領幼兒觀察相互交叉的高架是如何進行架構的,并讓幼兒在乘坐汽車上中環(huán)時仔細觀察,使幼兒對于高架之間的交叉架構有了新的認知。在老師的觀察幫助下,幼兒不但解決了交叉高架的架構問題,搭建的高架也越來越壯觀了。
三、 共同參與幼兒游戲,支持獲得成功的體驗
馬卡連柯說過:如果我只是教導、要求和限制,那我就會成為一種外部力量,而不能成為一種兒童的力量。在幼兒的游戲中,我們要想真正的了解幼兒,就必須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之中,和孩子一起進行游戲。特別是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和他們共同游戲更有助于游戲的順利開展,推動游戲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如在建構“動物城”時,老師不斷的引導幼兒思考建造怎樣的房子?門是什么形狀的?造好的房子給誰???小班的孩子雖然年齡小、經(jīng)驗少,但他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喜歡模仿。老師參與到幼兒的建構游戲中,和幼兒一起搭建,只要幼兒說出來的,老師就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著搭建出來,雖然有的建構的并不像,但是老師都給予鼓勵肯定,讓幼兒在建構的過程中嘗試壘高、圍攏等方法,使幼兒在自己主動的建構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幼兒更積極地進行創(chuàng)作、建構。
四、 圍繞問題分析探討,不斷探索大膽的創(chuàng)新
游戲的開展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教師,需要關注游戲中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根據(jù)這些問題,設置相應“問題情境”,以指導游戲不斷深入發(fā)展。如在建構“科博館”時,整體造型中的圓球造型是建構的難點,現(xiàn)有的木頭積木很難表現(xiàn)這一造型,該怎么辦呢?于是教師組織幼兒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討論,幼兒們都積極的動腦進行思考,并大膽嘗試。教師也參與到幼兒的行動中,和幼兒一起探究嘗試。利用現(xiàn)有的木頭積木很難完成圓球的建構,教師啟發(fā)幼兒選用插塑積木拼搭。同時還發(fā)動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嘗試用其他的材料建構。家長們的創(chuàng)意是無限的,有的想到了用折紙拼搭,有的想到了用扭扭棒纏繞。在教師、家長的協(xié)助下,幼兒建構時有了更好的借鑒,建構過程中還不斷的進行了創(chuàng)新,將圓球改進為了多邊形建構,使“科博館”建筑更具特色。教師抓住了游戲中的問題,以靈活多樣的指導方法,與幼兒進行探究、交流、分享,使幼兒的經(jīng)驗不斷地提升,在游戲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五、 開展游戲分享交流,感受游戲成功的快樂
游戲結束后的評價分享過程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抓住游戲評價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交流、引導幼兒相互評價,能更好的促進游戲的開展。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在游戲中的體驗與獲得的經(jīng)驗也是各不相同的,這也就使得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存在著差異的。組織幼兒進行游戲后的分享與評價,可以促進相互間的學習,在分享的過程中感受到游戲的快樂。如在“美麗家園”建構游戲結束后,老師和幼兒一起觀看建構是的照片和視頻,引導幼兒圍繞主題、碰到的難題、同伴間的相互合作等進行評價、交流。同時鼓勵參與建構游戲的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建構活動和想法,在活動中遇到了什么困難,自己是怎么解決的,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經(jīng)驗。在此過程中,老師還將游戲中觀察發(fā)現(xiàn)的問題提出,和小朋友一起討論解決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分享交流與評價,進一步幫助梳理經(jīng)驗,并激勵幼兒不斷創(chuàng)新,讓幼兒感受到游戲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幼兒游戲理論.華愛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劉焱著.兒童游戲的當代理論與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3]王玲.幼兒園結構游戲的指導方法[J].學周刊,2013(05).
作者簡介:顧芳芳,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新鎮(zhèn)中心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