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康
摘 要:聽、說、讀、寫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四部分重要內容,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小學高年級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之一,是學生培養(yǎng)審美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從興趣著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方法,為之后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高學段;閱讀理解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1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69
隨著新一輪小學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對于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呈現(xiàn)了新的變化,其中新頒布的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就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边@一規(guī)定既符合當前教育下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也符合素質教育下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要求,因此必須要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是小學高年級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這是學生閱讀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他們學會閱讀的重要階段。通過閱讀教學能夠開拓學生思維,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也能夠掌握一定的學習技巧以及正確的思想認知,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作用。所以必須要重視閱讀教學,但是目前的閱讀教學形式相對單一,學生容易產(chǎn)生枯燥感,因此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來培養(yǎng)這一階段學生們的閱讀能力。
一、重視方法指導,培養(yǎng)閱讀習慣
語文閱讀并不是簡單的讀書,而是要把閱讀和語文學習結合起來。所以要想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必須要重視方法的指導。良好的閱讀習慣包括:一是讀查結合。在閱讀過程中,碰到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語要隨時查字典,排除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的障礙。二是讀思結合。學習是思考的基礎,思考是學習的靈魂。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邊讀、邊思,去體會文章的內涵,體會文章的意境。三是讀寫結合。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邊讀、邊寫,把文章中的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積累文章中的精華,久而久之就會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也為寫作能力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礎。
所以,從步入小學高年級學段之后,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同時,就要把閱讀方法逐漸傳授給學生。在進行備課時,要結合學生實際來預設教案,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準備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結合小學生的特點來面對面的指導,并及時結合學生閱讀狀況進行方法上的調整。最后,要結合學生階段性學習結果進行總結和反思,力爭開好頭,這樣才能夠在起始階段就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二、培養(yǎng)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還沒有完全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在學習過程中興趣對他們的影響很大,所以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吸引力,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習效果。教師可以結合閱讀任務,從這一年齡段學生的興趣著手,來努力營造適合學生、吸引學生的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在字里行間來感悟文章的內涵,感受語文的魅力。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1.給學生營造寬松的氛圍。閱讀是需要用心來體驗的,在閱讀教學中最終是需要學生親自去思考和感受的。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給學生太多的束縛,要引導學生大膽地去進入角色,教師發(fā)揮引導者和和作者的作用,這樣學生才可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寬松的氛圍中培養(yǎng)自己的閱讀興趣。
2.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情境。情境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改下應用非常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學生參與。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還是喜歡閱讀的,教師要利用小學生喜歡閱讀和求知的心態(tài)去給學生們營造有利于學生參與的情境,鼓勵他們自主閱讀、自覺閱讀。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對于學生閱讀的內容進行恰當?shù)囊I,然后鼓勵學生自己去感受、去體驗、去交流,這樣就能夠逐漸體驗到閱讀給他們的收獲和快樂。同時,結合學校要求辦好班級的圖書角,上好閱讀課,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書籍來閱讀,同時可以組織開展班級讀書活動交流會、朗讀競賽、小博士答辯、課后沙龍、答記者問等形式可讓學生興趣盎然,樂學、愛學、會學,事倍功半地完成了閱讀課文教學。
三、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僅有閱讀興趣是不夠的,如果沒有自主學習的方法,不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時間一長,遭受學習挫折后,自主學習的興趣就會減弱。因而閱讀教學必須適時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1.比較對照的方法。如教《貓》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對“它還會怪聲怪氣地號叫,讓人聽了心煩”與“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兩句話進行比較對照后回答:課文為什么用后一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學生會自然地悟出后一句話表現(xiàn)了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2.前后聯(lián)系的方法。例如,教學《林?!芬徽n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文中前后描寫我的感覺“親切舒服”的詞句,讓學生用聯(lián)系法反復研讀品味,這樣,不僅能使學生領略到大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又能讓他們感悟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贊美大興安嶺的優(yōu)美景色,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古語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提升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抓住小學高年級學段的有利時機,采取多種手段來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水平,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婁春英. 在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J]. 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 2010(4).
[2] 余文森,王永,張文質.讓學生發(fā)揮自學潛能 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研究總結[J]. 教育研究,1999(3).
[3] 周麗萍. 從搜集信息和問題意識上培養(yǎng)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J]. 小學教學參考, 2010(6).
[4] 陳洪月. 語文教學應回歸生活——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初探[J]. 阿壩師范學院學報, 2006(s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