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東京
【摘要】 作為一門以實驗為依托的課程,物理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時,通常都會利用特定的實驗器材引導學生開展實驗操作,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態(tài)度和動手能力。不過一般實驗的器材復雜、操作繁瑣,在開展過程中的不是很方便且效果不佳,而課堂小實驗就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很大程度提升了高中物理教學的效果?;诖?,本文就簡單探討了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課堂小實驗的作用,以期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課堂小實驗 高中物理 作用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10-064-010
引言
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相較于初中物理更加抽象,也比較系統(tǒng),而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基本的理論知識,通常會利用課堂小實驗來輔助教學,而這種課堂小實驗一般都是取材于實際生活中的以下器材、材料,比傳統(tǒng)實驗室的實驗更加簡單、成功率高,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能夠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物理學和生活的距離,對物理學習充滿興趣。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無論什么科目或者內(nèi)容的學習,最高效的往往是自主學習,而這需要建立在對學習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興趣基礎上。高中物理知識本身就比較抽象,教師要想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就必須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利用物理實驗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但是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要么就是在實驗室開展實驗,實驗內(nèi)容復雜且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不夠,要么就是受限于實驗設施的不足等情況,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興趣,沒有體會到高中物理學習的樂趣。
因此,課堂小實驗就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生活實際中取材,開展課堂小實驗。例如,教師在教學高中物理人教版《自由落體運動》的時候,需要設計課堂小實驗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安排學生用小紙團和大紙團在同一高度同時下落;大紙團和水瓶在同一高度同時下落,然后讓學生結合這個小實驗來分析影響自由落體快慢的因素等內(nèi)容。
二、深刻理解物理知識
高中物理相較于初中物理會更加深入,是對初中物理知識的延伸,在高中物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會利用學生初中已有的知識體系來導入新的內(nèi)容,但是這個過程往往更加重視對于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對于知識的體驗、感知,使得對于這些知識的理解不夠深刻。因此,教師就能夠利用課堂小實驗來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探究,讓學生可以通過動手實踐來體會知識,并且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學生學習“力的相互性”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讓兩個體形差異比較明顯的學生進行拔河,在分出勝負后向?qū)W生們提問:“他們兩人施加給對方的力是不是一樣?”很多學生會通過自己的直觀感受回答:不一樣,體形大的學生要比體形小的學生所施加的作用力大。教師根據(jù)學生對于這一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讓兩位學生在利用彈簧測力計進行拔河比賽,讓學生仔細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學生通過觀察深刻領會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內(nèi)容,整個教學過程也相對比較輕松,有助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提升。
三、強化學生的合作意識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物理教學的目標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為他們的全面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尤其是現(xiàn)如今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個人意識較為強烈,具有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qū)和偏見,缺少團隊合作精神,這樣很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要重視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特別是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這樣更加有利于班級的和諧,可以為學生的生活學習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而課堂小實驗就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有效途徑,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實驗活動之前,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例如,在教學“力的分解”和“力的合成”的時候,就比較適合分組實驗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合作不僅可以彌補自身的知識體系的不足,還可以通過實驗來強化自身的合作意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在合作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指導與糾正,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夠有效參與到實驗活動中來,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與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為學生今后的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過去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確保學生的成績,大多數(shù)都是采用灌輸式教學,學生的學習也都是死記硬背和大量做題,這種機械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對于知識理解與應用不是很靈活,學習的效果也就比較低下。而課堂小實驗就加強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比重,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指導促使學生自己動手實踐,來完成課堂小實驗,以此幫助自己來深刻理解和記憶物理知識。同時,教師還可以將這種小實驗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在課后通過小實驗的動手實踐來鞏固所學的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摩擦力》這節(jié)課時后,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與分析,并通過小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通過動手實踐,不僅使得所學的知識得到了鞏固,也提升了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堂小實驗相較于物理實驗室所進行的實驗教學,其實驗器材易得,操作過程簡單以及效果直觀明顯等,內(nèi)容更加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師在高中物理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種課堂小實驗來對理論知識進行補充,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理解物理知識,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實驗、觀察、創(chuàng)造以及思維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物理的教學水平。
[ 參 考 文 獻 ]
[1]秦海霞.課堂小實驗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作用探討[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7(22):68-69.
[2]左風娟.中學物理教學中“小實驗”的作用分析[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7(20):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