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進
【摘要】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進一步加快了課程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微課這一新型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效豐富了教學資源,同時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難點,對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提高數學學習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本文將重點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技術的應用現狀,探索微課資源下學生數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優(yōu)化與實踐路徑。
【關鍵詞】初中數學 微課 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7-0153-01
微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上的一種新型教學形式,實現了信息技術和課程資源的有機融合,有利于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同時涵蓋了知識強化、鞏固、課后復習、經典題型練習等多重資源,學生通過微課學習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形式更加靈活,更有流于碎片化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微課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知識的有效拓展和外延,同時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路、主動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從而成為驅動學生開展數學自主學習的有效動力。
一、利用“微課”進行數學概念教學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概念是開展教學的第一步,也是引領學生構建數學思維的基礎。只有對數學概念有充分正確的理解,才能為數學學習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如果學生對數學概念缺乏準確認識,對其外延特性認識不清,則會造成學生解題思維混亂,導致數學解題中錯誤率增加。而通過微課開展數學概念教學,則有利于將聲音、影像、文字、動畫等形式整合與一體,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概念有更直觀的認識,針對相似概念、臨近概念進行有效區(qū)分。微課資源上傳至網絡,學習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隨時開展自主學習,對強化學生數學概念認知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例如在“多邊形內角和”學習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觀看微視頻,從而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記憶,回憶三角形、長方形內角和分別是多少,然后通過知識聯想進一步推斷四邊形內角和數值。通過多邊形分解,可以將其轉化為若干三角形和四邊形,從而求出其內角和數值。通過微課視頻展示,學生可以同時看到多種解題思路,如五邊形分解、六邊形分解等,通過觀察分析,能夠使學生掌握內角和公式以及計算方法。
二、利用微課進行典型例題教學
例題是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核心要點,而例題的選擇則需要具有典型性,以此促進學生積累審題經驗,獲得更有效的解題方法,在此基礎上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知識遷移作用,促使數學教學成效事半功倍。科學選擇例題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探究積極性,在解題過程中獲得更多成就感。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講解中,需要學生掌握線段圖分析法,并從中找出相應的數量關系,通過時間、速度、路程關系分析列出方程式。在這一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微課情境:李雷和韓梅梅同時從相聚6千米的兩地同向而行,李雷時速為7千米,韓梅梅時速為5千米,李雷帶著一只小狗,時速是10千米,小狗和李雷一起出發(fā)并跑向韓梅梅,追到韓梅梅后返回找李雷,碰到李雷后再回頭跑向韓梅梅……如此循環(huán)往復,直到兩人相遇,求問小狗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解出這道題需要從基礎部分開始,也就是選擇相應的例題進行引導:如慢車時速100千米,出發(fā)半小時后一列快車從同一地點出發(fā),兩車同向而行,兩小時后快車追上慢車,求問快車時速?從這道例題中學生能夠找出相應的等量關系,然后列出解題方程。學生在確定解題思路及方法后,引入線段圖有利于實現知識的有效轉化和遷移,同時也能夠使“同向追擊”微課件內容更豐富。
三、利用微課進行復習指導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復習是一項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在實際教學中,復習任務普遍時間緊、任務重,學生個體差異較大?;诖?,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形式幫助學習提高復習效率。首先可以利用微課制作板塊知識樹圖,給予學生系統(tǒng)的復習指導,促進知識結構化。二是在微課制作中將不同等級的難題進行分層,突出學生的易錯題,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反復觀看練習,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可以在課堂學習中結合微課內容展開小組合作,教師能夠給予學生更及時、跟系統(tǒng)的復習指導和問題點撥,通過微課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活力。
結語
初中數學引入微課這一嶄新教學形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靈活,學習效率得到提高。教師在微課設計中需要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進度相一致,著力探索以微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拓展出一條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張莉.淺談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09)
[2]舒贏.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好家長.2015(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