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西
【摘 要】童話作為一種淺顯易懂卻富含深刻人生道理的兒童文學體裁,承載了很多孩子的童年夢想,于大多數(shù)小學生而言是一種喜聞樂見的文學形式?;诖耍瑢⑼捁适聭糜谛W語文課堂顯得尤為重要,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審美能力。本文將圍繞童話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作具體分析。
【關鍵詞】童話故事;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基礎性階段,由此這一階段的知識難度較小,因此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童話中天真爛漫、樂趣無限的文風可以抓住學生的眼球,并通過簡單的故事引申出豐富的人生哲理,教會學生有關真、善、美的道理。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積極將童話教學引入課堂,通過童話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應借助童話深化課堂上的道理講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1.完善小學語文童話作品的選編
在完善小學語文童話作品的選編過程中,主要有內(nèi)容、形式、年級分配三方面值得注意:針對內(nèi)容方面,應豐富選文類型。童話的類型有很多種,這其中所講述的道理也較為豐富,教材不應拘泥于傳統(tǒng)的道德教化類作品,而應為學生提供多彩多樣的故事,從各方面啟發(fā)學生,豐富學生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應對引進課堂的童話進行篩選,使其與小學教學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以更好的提高教學質(zhì)量;針對形式方面,應減少對原創(chuàng)童話的過度修改。小學教科書因為版面的原因,多會對收錄的童話進行縮改,但是這種做法會導致原作者在童話中想要體現(xiàn)的感情色彩被抹殺掉,破壞了原有的藝術效果。所以教材應在適應教學的基礎上盡量保留童話故事原有的關鍵詞和人物塑造。另外,針對篇幅較長的文章,教師可以分節(jié)進行講述,也可以在課上選取經(jīng)典片段,剩下的部分讓學生課下自主閱讀;針對年級分配這一方面,應根據(jù)不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入相應的童話片段,且要適當增加高年級學生的選文量,使各個年級的學生都能通過課堂童話故事的引入收獲知識。
例如,蘇教版教材中對童話的選用多為擬人體童話題材,《猴子種果樹》、《三袋麥子》等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童話故事類型過于單一。對此,教師可以在課下進行適合學生的童話故事的選取,讓學生在閱讀課上進行閱讀,同時要求學生根據(jù)所看童話寫讀書隨筆。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五、六年級課本中沒有童話故事。基于此,我國可以借鑒韓國的做法,將童話故事的片段收入教材,讓學生通過想象猜測結局,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2.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童話素養(yǎng)
教師作為小學語文教育的引導者,其童話素養(yǎng)的提高對童話故事在課堂的有效結合有著重要影響。首先,教師在入職前應該通過不斷地學習提升自身文學鑒賞力和童話素養(yǎng)。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閱讀較多的優(yōu)秀童話作品,學習基本的童話知識,并運用這方面的知識去指導學生進行童話閱讀,從童話中吸取情感體驗和人生感悟,真正發(fā)揮童話故事對課堂教學的支持作用;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與同事之間的交流溝通或者參加兒童文學的培訓不斷提高自身的童話教學能力和技巧,為童話教學與課堂更好的結合作鋪墊;最后,教師應把握學生的心理,和學生站在一個高度,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考慮?;诖?,教師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多讓學生參與課堂,因此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營造高效、有趣的課堂。
例如,在講解蘇教版一年級《蘑菇該獎給誰》這篇童話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通讀全文,然后拋出問題:如果你是兔媽媽,你會將蘑菇獎勵給誰呢?這以后的課堂可以放給學生,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讓他們明白“敢于向強者挑戰(zhàn)”的道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真正達到提高童話故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目的。
3.改進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方法
要想充分發(fā)揮童話故事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支持作用,使其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學方法的改進是不可忽視的。首先,教師應將聽說讀寫進行結合,帶領學生走進童話世界。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聽童話”這一方式更具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惟妙惟肖的講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聆聽之中進行想象,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說童話”是指教師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表個人看法,對其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發(fā)揮重要作用;“讀童話”是指教師應重視課外閱讀的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自身的引薦或者開展班級閱讀會的形式吸引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閱讀能力的提高對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發(fā)揮重要的促進作用;“寫童話”是指教師引導學生在進行完童話閱讀后針對自身的感悟進行記錄描寫,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例如,教師在講解蘇教版一年級童話《三個小伙伴》時,可以首先進行學生分組,然后按組進行表演展示,并評出最優(yōu)表演組給予獎勵。在這個過程中,無論是表演者還是觀眾都十分專注,所以學生會更好的吸收課本內(nèi)容,吸收童話中想要講述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以此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童話故事兼具情境性和趣味性,將童話引入小學語文課堂,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語言能力,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師應從加強自身的童話素養(yǎng)出發(fā),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引領學生深入童話,在童話中學習人生道理,在童話中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