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力行
摘 要:在所有的基層單位的建設中,人才的建設是每一個基層單位要注意的問題,人是生產力諸多要素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對于檢察工作來說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檢察機關的人才隊伍建設面臨著重大的挑戰(zhàn),沒有足夠數量的專業(yè)人才、人才素質的參差不齊等都使檢察工作的水平難以提高。
關鍵詞:基層檢察;人才隊伍建設;加強
近些年來,盡管各基層檢察機關不斷加大對人才隊伍的建設的,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建樹,但是,對于在新形勢下,檢察人才隊伍特別是基層檢察人才隊伍的培養(yǎng)還存在著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將主要探討在新形勢下基層檢察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針對此類問題提出了幾點措施與建議。
1 檢察人才的基本概念及內涵
“人才”一詞在現(xiàn)代詞語字典里面,被解釋為是德才兼?zhèn)涞娜?,因此,對檢察人才的定義很簡單的來說就是具有檢察工作業(yè)務特長的人員,全面的說,就是精通業(yè)務、作風優(yōu)良、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這幾個方便能達到基本的要求,而具體的方面則包括以下幾點:第一是要求對基礎的理論知識要堅實,有過硬的政治理論和業(yè)務理論基礎,在工作中有較強的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從檢察層面上對已經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措施,第二是有較為硬實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能獨當一面,能夠解決一般人不能解決的問題;第三是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能力,能夠根據檢察工作的發(fā)展形勢,制定相應的制度和要求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勇于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辦事風格[1]。
綜上所述,檢察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和專業(yè)技能,能在工作中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能完成各種檢察工作任務,是檢察隊伍中的中堅力量。
2 新時期下基層檢察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 基層檢察隊伍結構的不合理
在基層檢察人才的結構設置中,不合理的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是年齡的結構跨度較大,中生代力量不足,第二是人才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基層檢查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專業(yè)背景主要是以法律學為主[2],重視法律知識學習的同時忽視了對自身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綜合類的人才很稀有,在法醫(yī)、財務學、計算機、檢察宣傳和調研等方面的專業(yè)人才嚴重短缺。
2.2 檢察專業(yè)人才數量不足,案件多人少矛盾突出
由于我國對行政單位的編制人員有嚴格的限制,雖然近年來檢察人員的編制略有增加,但與之上升的案件數量是不成正比的,人少案件多的情況在基層檢察單位中是普遍存在的,檢察人員面臨著巨大的辦案壓力。針對于這種情況,案件辦理質量無法保障,辦案人員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還有的辦案人員根本就不重視案件的處理,對待工作采取馬虎的態(tài)度,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有效的去履行監(jiān)督職能和社會的綜合治安管理,對一些異地辦案協(xié)作調查工作則難以展開,這樣的工作情況就會造成對案件質量的忽視,不利于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
2.3 基層檢察人員理想意識淡薄
在當前的基層檢察隊伍中,年齡都偏向于年輕化,這一代的檢察人員受到經濟全球化和互聯(lián)網的沖擊較大,有自身強烈的自主意識,但由于受到各種文化的影響,意識形態(tài)和價值觀念的復雜化,檢察工作的任務和責任的加重,使得這些年輕的檢察人員容易被一些非主流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所影響,導致一些檢察人員在為人處世方面變的圓滑,對利益過渡重視,社會責任感較弱,關心自身的利益,而忽視了群眾的需求[3]
2.4 基層檢察人員責任感與認同感不強,人才流失較為嚴重
第一,用人觀念相對較為滯后。盡管在近些年來,檢察機關在用人等方面已經有了一套標準,但在實際的工作中,沒有將人才進行同職級、待遇掛鉤,導致在干部的晉升時,還是按照論資排輩的方式進行,而這樣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錯失了部分人才;第二,在目前檢察機關沿用管理公務員的模式,而且檢察機關內部解決行政職級待遇相對黨委和政府部門來說要慢的多,因此,導致不少檢察人員的心理極度不平衡,對待工作很消極,影響工作執(zhí)行的質量。
2.5 對檢察人才教育培訓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對于基層檢察人員的教育培訓,存在著三重視和三輕視的情況,檢察機關內部對檢察人員的學歷較為重視,卻忽視了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臨時培訓而忽視了系統(tǒng)化培訓,重視理論培訓而忽視了崗位職責鍛煉,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檢察工作注重實際,對學歷和專業(yè)證書的培訓都只是門檻式的教育,而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少運用到這些知識的;第二是由于檢察機構的培訓內容過于強調專業(yè)性,對專業(yè)的強調多過于技術層面,忽視了法制建設的基本使命[4]。
3 對某省某市某區(qū)檢察院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探索
近年來,該院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yǎng)極度的重視,將人才的選撥和管理工作放置在重要位置,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堅持人性化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成績顯著,其主要的做法有以下幾點:
3.1 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強化人才責任意識
該院堅持以人為本的人才選撥工作,樹立“人才資源是重要資源”的意識,將人才的選撥工作作為檢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第一,在對人才要求方面,堅持德才兼?zhèn)涞幕驹瓌t,將品德、能力、知識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不論學歷和出身,只要具備一定的真才實干就能擔當重任,將優(yōu)秀的人聚集到檢察事業(yè)中來,第二,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指導,根據檢察機關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檢察人才的管理制度,做到由黨和政府統(tǒng)一指揮,各個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檢察人才的工作。
3.2 拓寬人才選撥渠道,促使人才隊伍結構優(yōu)化
不斷引進高質量的人才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一種必要措施,近年來,該院充分利用現(xiàn)有的編制,根據檢察院實際工作的需要,引進不同崗位和不同類別的高素質人才。第一,直接進行公務員公開招錄,按照檢察機關內部實際工作崗位的需要,人事部門統(tǒng)一部署,面向全國招收優(yōu)秀大學生或具有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才,該院招收了大量的優(yōu)秀檢察人才,其中絕大多數具備檢察官任職資格條件;第二,在同級別檢察院甄選工作能力較為突出的檢察官,由于在該院年輕檢察官所占的比例較大,辦案人員辦案經驗不足,面向同級別的檢察院甄選具有一定的辦案經驗的優(yōu)秀檢察人才,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辦案效率,確保案件質量。
3.3 優(yōu)化人才工作環(huán)境,激發(fā)人才工作潛能
該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對人才進行制度的規(guī)范化、嚴格化管理,大力營造和諧有序的工作環(huán)境。第一,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制度,根據檢察人才的特點規(guī)律,建立健全對檢察人員的評價機制,對檢察人才實行切實有效的激勵和監(jiān)督;第二是創(chuàng)建有效的溝通平臺,檢察人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能夠及時的反饋到上級部門,培養(yǎng)檢察人員參與全院事宜管理的主人翁意識,增強職業(yè)歸屬感;第三是創(chuàng)建具有該院風格的檢察文化,可以不定期的開展文化講座、辯論大賽、業(yè)務競賽等等,通過活動來豐富檢察人員的精神生活,陶冶了個人情操,活躍機關氛圍;第四,建立高效的后勤保障制度,定期對檢察人員進行體檢,保證檢察人員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切實幫助檢察人員的實際困難。
參考文獻
[1]陳建國.新時期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工業(yè)經濟和信息化,2013,No.5012:34-35+38.
[2]蒙永山.科學發(fā)展觀視域下的少數民族地區(qū)檢察隊伍建設——以廣西少數民族自治地基層檢察院為考察中心[J]. 學術論壇,2011,v.34;No.25112:161-1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