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凌+楊有+魏延+李明勇+孫艷妮
摘 要: 勝任力是指一個人在工作中取得優(yōu)秀業(yè)績的各種潛在特征的集合。文章從勝任力視角,對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該教學模式涉及課程教學資源建設、翻轉課堂教學法、重在學習過程和能力培養(yǎng)的課程考核機制等,它的實施對提升學生在專業(y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勝任力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 勝任力;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 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6-8228(2017)11-74-03
Research on the competence based English teaching mode for computer specialty
Luo Ling, Yang You, Wei Yan, Li Mingyong, Sun Yanni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Competency refers to a set of potential traits,with which a person can achieve excellent performance at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etenc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specialty English course for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computer science. The teaching mode involve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resource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lipped classroom, the curriculum assessment mechanism focusing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ability cultiv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posed teaching mode is helpful for improving postgraduates' competence in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in specialty English.
Key words: competency; computer specialty English; teaching mode; flipped classroom
0 引言
我國計算機業(yè)和軟件業(yè)快速發(fā)展,大量國外企業(yè)入駐,對高質量的計算機專業(yè)人才的外語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開設的目的即是讓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能較好地閱讀國外計算機領域的英語論文和相關資料,具有一定的學術英語交流能力,及時了解和掌握國外先進技術和動態(tài),從而提高自身研究水平,并撰寫出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此外,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的教學也希望為打算繼續(xù)攻讀博士學位或海外留學的碩士研究生奠定較好的基礎。碩士研究生都經(jīng)過了十多年刻苦的英語學習,通過了大學公共英語四級,甚至六級考試,學生都有一定的英語基礎,而且很多高校在本科階段就開設了計算機專業(yè)英語課程和某些雙語課程,學生有一定的專業(yè)英語積累,能夠閱讀簡單的專業(yè)英文資料。但是學生的專業(yè)詞匯量仍然有限,在閱讀內容較長、有一定難度和深度的文章時還是比較困難。而且學生在英語發(fā)音和會話交流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很多單詞都是“眼睛認識”,但是要正確的讀音卻比較困難,發(fā)音不準導致自己說的別人聽不懂,因而進行學術交流難。目前多數(shù)計算機專業(yè)英語的教學仍然是側重閱讀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聽、說訓練不足。那么如何切實提高計算機專業(yè)英語的教學質量,從而提升碩士研究生的專業(yè)英語綜合能力值得深入探討。本文從勝任力的角度,并根據(jù)多年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以勝任力提升為目標的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
1 勝任力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McClelland于1973年就提出了勝任力的概念,他認為,勝任力(Competency)是指能將某一工作中表現(xiàn)優(yōu)秀者與表現(xiàn)平平者區(qū)分開來的一個人的潛在的深層次的特征,是能驅動一個人在工作中產生優(yōu)秀績效并且是可以客觀衡量一個人的各種個性特征的集合[2]。勝任力模型能很好的界定勝任力要素。而對于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而言,他們究竟需要哪些專業(yè)英語能力呢?筆者認為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應該具備的專業(yè)英語能力具體包括:①較為流利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學術交流能力,以適應廣泛的國際交流的需要;②熟悉科技英語結構及文體,能較為快速準確的閱讀和理解專業(yè)英語文獻的能力;③能較好地運用英文撰寫相關材料,包括摘要、報告、英文論文等。
2 基于勝任力的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
基于上一節(jié)提到的勝任力,本文從教學資源建設、課堂教學模式和課程考核模式創(chuàng)新等角度提出了以勝任力提升為核心的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模式。
2.1 教學資源建設
就教材而言,目前大部分教材都是針對本科學生,適合碩士研究生的較少。因此,筆者沒有拘泥于某一教材,而是綜合了多門教材,并搜集了大量相關資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內容。①專業(yè)英語詞匯表,涵蓋計算機專業(yè)多個領域的專業(yè)詞匯、短語和重要縮寫。②英文發(fā)音練習音頻和視頻材料、計算機行業(yè)相關的主題演講以及計算機專業(yè)英文在線課程等。③以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物聯(lián)網(wǎng)、智能信息處理等為主題的多篇學術論文,這些論文源自EI期刊并且均由母語為英語的作者撰寫,難度等級依次增加。④介紹如何撰寫英文學術論文、如何選擇學術期刊、如何投稿、如何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英文資料。endprint
2.2 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極大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計算機專業(yè)英語教學普遍存在多專業(yè)學生一起上課、學時數(shù)偏少的問題。以本學院為例,本課程授課對象為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和教育技術學三個專業(yè)的學生。課程開設在第一學年第二學期。課時為20課時,每周一次課,每次課二個課時。在總課時量非常少的情況下要達到對學生勝任力的培養(yǎng),任務非常艱巨,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因此,筆者引入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將學生按照專業(yè)進行分組,每組3位同學,在課前自主學習和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均采用小組協(xié)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協(xié)作學習對提升學習效果有較大幫助。而翻轉課堂的實施可以將大量知識內容的學習放在學生的課前預習階段,課堂上爭分奪秒的展開學習、討論、答疑、學習效果評價和反思[3-4],這樣的教學模式無疑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極大幫助。
翻轉課程教學模式具體安排如下。
⑴ 課前自主協(xié)作學習階段:課前將英文詞匯、音視頻資料和相關專業(yè)論文和資料發(fā)給學生。自主協(xié)作階段學習要求有以下幾點。
① 對于專業(yè)詞匯,要求學生每次課前必須記憶140個單詞和短語,即每天記憶20個。每天記憶的量不多,但是要求學生必須首先弄清楚每個單詞的正確讀音,然后大聲正確的朗讀,接下來再來記憶單詞的拼寫和含義。單詞都不能讀正確,怎么能夠正確讀出句子和文章,怎么能夠進行交流。所以準確讀出每個單詞是專業(yè)英語學習的最基本要求。
② 對于學術論文,要求學生采用三遍閱讀法進行閱讀。第一遍為快速閱讀,閱讀順序為Abstract-
Introduction-Section and Subsection headings-Conclusion,閱讀時間控制在20分鐘左右。快速閱讀后對文章的類型、涉及的主題、文章針對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解決方案、取得了什么成果就有了基本了解。第二遍需要比較仔細的閱讀論文,特別是論文中的表和圖,但是忽略證明之類的細節(jié),閱讀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通過這遍閱讀就能抓住論文的主要內容。第三遍為細節(jié)閱讀。要在仔細閱讀的基礎上,對于關鍵知識點做上標記,并記錄下自己閱讀的想法和體會。第三遍閱讀耗時較長,閱讀完成后,要求寫出論文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知識要點,取得了哪些突破,還存在什么問題等,這樣才能真正吃透論文。
論文的閱讀要求學生以小組方式進行,因為學生們剛開始閱讀英文論文,一看到大篇幅的英文加上大量生澀的專業(yè)詞匯,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如果一個人單槍匹馬進行閱讀,常常讀不了兩段就退縮甚至放棄,而小組成員坐在一起進行閱讀,可以相互鼓勵、互相幫助,遇到較難或生澀的內容還可以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閱讀完后,指定某個小組制作PPT,小組演練,為課堂Presentation做準備。
③ 每天用半個小時大聲朗讀英文科技短文、專業(yè)雜志短文或者是論文某些段落或者整篇文章。在朗讀前,必須弄明白每個單詞和短語的準確發(fā)音,然后再反復朗讀直到能流利、熟練、準確的讀出。
⑵ 課堂教學安排:課堂上特別注重學生口語、聽力的練習,輔以英語閱讀和寫作練習,使得學生的聽、說、讀、寫勝任力能得到較為全面的鍛煉和提高。課堂教學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聽寫測試,測試主要包括單詞、句子和段落的聽寫。實際上,以筆者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學習的經(jīng)歷,在該校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的很多課程,授課教師都會在課程一開始或快結束時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測試,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測試無疑會給學生增加壓力,能促進學生更加重視每一次課程的學習和復習,學習效果也自然得到了提高。對于聽寫測試,在前五次課主要是老師讀單詞和句子,學生寫。后面的課時就隨機請學生來讀單詞和句子,再逐漸過渡到段落。這種模式對朗讀的學生和聽寫的學生都提出了較大挑戰(zhàn),即朗讀的學生要注意每個單詞的發(fā)音、斷句等問題,聽的學生要全神貫注的聆聽,否則是很難聽懂的。這樣的訓練非常好,因為在真實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說一口標準的英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說的英文會有較大差別。此外,在聽的過程中學生肯定會有些地方?jīng)]聽懂,有可能是聽得學生自己沒有弄清楚聽到的單詞、短語或句子,也有可能是朗讀的學生發(fā)音有問題。通過這個過程,學生既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問題又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問題,互相糾正發(fā)音,共同提高。
第二階段主要是觀看相關英文發(fā)音視頻教程。在觀看的同時要求學生跟著視頻大聲、準確的讀每個音標及相應單詞、經(jīng)典句子。跟著英文發(fā)音視頻教程學習,可以讓學生快速掌握英文的正確發(fā)音,并及時糾正自己的發(fā)音。課堂上大家一起練習,互相比賽,看誰讀的流利又清晰。學生在進行跟讀練習后,英文發(fā)音都有非常大的進步。此外,每個經(jīng)典句型都要求學生能夠背誦,這樣學生不僅僅是掌握了單詞的發(fā)音,而且知道了單詞、短語、句型到底怎么用才地道。
第三階段主要是課堂模擬國際學術會議。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課前預習階段閱讀的論文,由指定制作PPT的小組做Presentation,要求三位小組成員每人講解一部分。講解完畢后,其他學生對該小組所做Presentation的各個方面做綜合的評價。接下來是互相提問時間。要求沒有做Presentation的小組都必須事先準備1-2個問題,做Presentation的小組事先準備三個問題。一問一答,在學生的互動交流和教師的引導下,不僅學生的英文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論文的理解[5]。
第四階段主要是穿插講解英文學術論文的寫作規(guī)范,包括學術論文標題、摘要、結論和文章主體的寫作方法,以及如何進行專業(yè)文章的翻譯等知識。此外,不定期給學生播放國外學術界和企業(yè)界專家的演講、介紹計算機領域科技動態(tài)的視頻、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等世界知名大學的Moocs視頻。Moocs課程選取較為基礎的課程,如JAVA程序設計、數(shù)據(jù)庫原理,數(shù)據(jù)結構等,適當加入Machine Learning、Big Data等課程[6]。所有視頻都比較短小,控制在6-8分鐘左右。視頻播放三遍,第一遍只讓學生聽而不看視頻。學生將全神貫注地聽,了解視頻主要講了什么內容。第二遍同樣只讓學生聽,但要求邊聽邊做筆記,記錄聽到的要點。第三遍才讓學生看視頻,這樣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視頻的主要內容和細節(jié)??赐旰筮M行討論,包括視頻主要講了什么內容,涉及到哪些知識點等。學生剛開始聽都比較困難,經(jīng)過多次課的練習,讓學生不斷沉浸在原汁原味的英語環(huán)境中,學生的聽力都有了比較大的進步。endprint
2.3 重在能力和學習過程的課程考核
考核方式從單純期末紙質考試或小論文方式改為基于學習過程的考核方式。學生每次上課的聽寫測試、Presentation、提問、回答問題、討論等都計入每次課的學習成績,期末匯總,這部分成績占70%。期末要求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就某一研究課題,搜集閱讀相關英文論文八篇以上,通過論文的閱讀了解目前該研究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熱點、存在問題、哪些是可突破點等。閱讀后撰寫關于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的英文論文。當然,如果有的學生或者小組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具體的研究工作,那么也可以就自己的研究成果撰寫相應的英文論文。這個工作耗時比較長,學生可以在學期末提交,這樣學生基本上有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來完成論文,論文完成后也需要制作PPT,并做英文Presentation。這部分成績占30%。這種考核模式更加注重學習過程,注重學生的聽、說訓練,讓學生真正通過專業(yè)英語的學習提升自己在學術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勝任力。
3 結束語
我國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對計算機專業(y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業(yè)英語的學習有利于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在專業(yè)英語聽、說、讀、寫方面的提高,從而更好的適應經(jīng)濟技術全球化的趨勢。本文從勝任力的角度探討了計算機專業(yè)碩士研究生應該具備的專業(yè)英語勝任能力,然后從課程資源建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及課程考核角度提出了基于勝任力的專業(yè)英語培養(yǎng)模式。通過近三年的教學實踐,該模式得到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認可,學生們普遍認為對專業(yè)英語的興趣度提升了,口語和聽力都有大的進步,特別是原來不敢開口講英文的學生,通過多項教學實踐變得更加自信,敢講敢說英文了。此外,學生也認為自己閱讀大篇幅的英文資料變得很輕松了,寫作能力也有一定進步。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還將進一步堅持以聽說為核心,繼續(xù)完善和提升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白鳳娥,戴仁俊,朱廣萍等.應用型計算機類本科專業(yè)的教育
與學生就業(yè)特征分析與對策——以江蘇理工學院計算機類專業(yè)為例[J].大學教育,2016.5:101-103
[2] 曲海英,井西學,張臻等.高??萍既藛T勝任特征模型的理論
構架[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8(4):27-29
[3] 陳怡,趙呈領.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J].
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4.2:49-54
[4] 羅凌,楊有,馬燕.基于微課程的翻轉課堂自主協(xié)作教學模式[J].
計算機教育,2015.19:72-76
[5] 姜玉松.研究生專業(yè)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安徽理工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2007.9(2):73-76
[6] 計琳,徐晶晶.慕課浪潮沖擊中國大學課堂[J].上海教育,
2013.28: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