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小玲
【摘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以及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的提出,學校的教學正在發(fā)生著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因此,教學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诖耍疚奶岢鲆环N新型的教學模式——案例導學模式,并對其進行詳細的闡述,通過優(yōu)劣勢的分析來探討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實踐。
【關鍵詞】學案導學模式 高中 生物教學 應用
【課題項目】基于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高中生物論證式教學的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180-01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國家逐步加大對教育的支持力度,傳統(tǒng)的人才培養(yǎng)觀已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分數至上論已經逐漸遭到摒棄,而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人是當前教育改革中的重點。案例教學模式是為適應當前教學改革提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要將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作為第一要素,且將師生在人格上處于平等地位作為核心思想,實現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
一、案例教學模式的特征
(一)學生自主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的實現主要是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獲得。采用案例導學模式進行高中生物教學,通過選取案例的生動性和真實性,不僅能夠使學生獲得豐富的課內外知識,還能激發(fā)學生對生物科學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進行學習最好的動力,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生自主的和主動的進行學習。
(二)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學生的發(fā)展不僅是全面的發(fā)展,同時也是個性的發(fā)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案例導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能夠充分的尊重學生的個性,在教學中不搞“一刀切”,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后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真正實現所有學生的發(fā)展。
二、當今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案例導學模式的優(yōu)缺點
(一)應用案例導學模式的優(yōu)點分析
案例導學模式的提出是按照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發(fā)展的要求,此種模式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從現今高中生物教學的成果來看,案例導學模式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一方面改變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改變了傳統(tǒng)課堂上的單項溝通,形成雙項溝通的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師生間的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二)應用案例導學模式的缺點分析
由于學生之間具有差異性,不同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也不盡相同,在案例導學模式教學中忽視了全體學生的學科基礎水平。但在實際教學中并非如此,由于每個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努力程度的不一樣,因此對生物學科知識的掌握程度也就不一樣?;A較差的學生由于跟不上教學進度,往往會因感到疲倦、學習壓力過大,而產生厭學甚至放棄的心理。除此之外,教師對案例導學理解上的片面也會造成該模式應用的缺陷,如認為實行案例導學就是讓學生起主導作用,不需要教師的講解,學生自己進行學習。
三、案例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應用
(一)案例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步驟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在課堂中的有效運用,都必須按照一定的實施步驟來進行,只有嚴格按照操作步驟,才能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案例導學模式的實行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操作模式,必須要有明確的操作步驟:首先,案例導學準備階段。在準備階段中教師要詳細了解所有學生的信息和班級的整體情況,制定出初步的教學計劃。其次,教學計劃的實施。教師對前期初步的計劃進行潤色和修改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之中,此步驟是案例導學模式的關鍵,教師要注重學生主動性的調動,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最后,評價及反饋階段。在結束案例導學教學之后,要留有充足的課堂時間,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并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準確評價,便于學生改進學習水平。
(二)案例導學模式的應用原則
1.主體性原則
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是案例導學教學模式實施的重要原則。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首先要使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使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主動的獲取知識,而被動的由教師進行傳授,致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而案例導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改變這一現狀,著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其次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摒棄以分數作為學生評價的唯一標準,減輕學生的分數壓力,使學生向著綜合型素質人才的方向發(fā)展。
2.引導性原則
引導性原則主要關注的是在案例導學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性。案例導學模式教學改變了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地位,但不是完全否定教師的作用,不是將教師看成“閑人”,相反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的任務將更重。傳統(tǒng)教學上,教師在教學前只要進行認真的備課,掌握教學內容就能夠教學,但在案例導學模式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熟練掌握,還要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將所有的知識進行融合,使知識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創(chuàng)新性。除此之外,充分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中能夠因材施教,提供必要的引導。
3.層次性原則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層次性原則能夠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實現。案例導學模式在應用中的層次性原則:一方面是學生學習的漸進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實時了解,調整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差異性開展教學,使學生正確認知自身的學習水平,提高學習效果。另一方面的層次性主要體現在教師的授課上,實行具有階梯式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有針對性的消化教學知識,在完全掌握此階段的知識后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學能夠更好的實現教學效果。
四、結語
案例導學教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目前還不普及,雖然在應用中還有一定的不足,但其效果是顯著的,且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吳根旺.論學案導學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學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