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武
摘要: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學生正確的思想素質形成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人生價值觀的塑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對于世界的多種認識都是在小學品德與社會的課程中所獲悉,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引起對品德與課程的關注。但是在近幾年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出現(xiàn)不被教師和學生所重視等現(xiàn)象,需要品德與社會的教師注意自身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品德與社會;有效教學;策略研究
前言:小學的品德與生活的涉及范圍比較廣,屬于綜合性的人文兼自然的科學學科,不但采取小學生所喜聞樂見的形式向學生普及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等不同科學的基礎知識,還是兼顧著啟發(fā)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進而使得學生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學習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1目前小學“品德與社會”課存在的問題
1.1品德與社會不受重視。品德與社會在小學課堂上實施已有多年,但一直處于不受重視的地位,這主要是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品德與社會并沒有納入到小學統(tǒng)考的范圍內。因此,學校將品德與社會教學安排在被忽略的地位,不僅一周只安排一節(jié)課,而且如果其他主科有需要,便會占用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時間,使得品德與社會課處在教學的尷尬位置。得不到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重視。
1.2學生的學習興趣有限。由于學校對品德與社會課的不重視,學生也會認為這門課是放松課,并未在心中重視對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課堂上做小動作等不遵守課堂秩序的情況。此外,品德與社會涵蓋的知識比較廣,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學生的學習并不輕松,甚至需要記憶的知識點遠遠超過其他的學科,因此,學生很難對這門課程產(chǎn)生興趣。
1.3教師的教學質量不高。小學的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很少會安排專職的教師,大多數(shù)就是兼職教師或者是離退休的教師。因此,他們對這門課程并不熟悉,大多情況下是通過播放教學的幻燈片,并不對課堂的內容做過多的延伸,這也就導致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教學質量一直得不到提高。
2小學“品德與社會”課有效教學的策略
2.1在思想上提高對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重視。品德與社會雖然不納入到考試的范圍內,但不代表這門課程對學生沒有任何幫助。相反的是,由于這門課程的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的變化,向學生進行不同風格的課堂講授,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品德與社會和我們的社會息息相關,學生自然而然會對這門課程引起重視。比如在冀教版學習六年級第一單元第二課的《科學技術改變我們的生活》時,重點向學生介紹工業(yè)革命的文明成果,但是學生會認為雖然我們知道了火車的發(fā)明時間、電話是貝爾發(fā)明的,但是與自己的生活并未有什么幫助,教師可以向學生截取一段現(xiàn)代的影視劇表演供學生觀看,學生會發(fā)現(xiàn)明顯的史實的錯誤。另外,本次課程的主題也是強調“科技是一把雙刃劍”教育學生合理的對待現(xiàn)代的科學技術。不能過于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而荒廢學業(yè)。由此可以看出,品德與社會不僅向學生介紹各種各樣的知識,也是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活方式,使得學生能健康向上的學習和生活。
2.2在有趣的課堂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還處在愛玩的階段,游戲對于他們來說是最好的老師,有趣的課堂游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的融入課堂的學習狀態(tài),也會幫助學生增加對品德與社會課程的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品德與社會課程可以更加高效的開展。還是以《科學技術改變我們的生活》為例,學生們一直對“大家來找茬”的游戲感興趣,那么教師就可以將檢驗學生對每項科學技術的熟悉程度的測驗設計為“大家來找茬”的游戲,供學生來挑戰(zhàn),從中可以了解到學生的掌握程度。再有,模仿電視節(jié)目的知識競賽也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師可以將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要求學生自己上網(wǎng)去收集題目,并將得到的題目交給教師,作為知識競賽的題目使用,學生會很熱情的收集更多的題目,并將這些題目進行記憶,以使自己在知識競賽中取得好成績,但實際上,取得好成績是其次,關鍵是學生在上述的游戲過程中,忘記了記憶的枯燥,并愿意積極地學習與記憶,從而減少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不斷地鞏固與復習,使得品德與社會的課堂有效性得以實現(xiàn)。
2.3在實踐活動中提高教學的課堂質量。品德與社會的課程不但是在教室中空講一些道理,而是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加深認識并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這才是品德與社會對學生的最大的幫助。因此,品德與社會的實踐教學必不可少,需要教師為學生安排合理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認知程度。在小學六年級的品德與社會課中涉及的歷史知識比較多,所以就免不了帶學生去博物館去實踐的參觀,以抗日戰(zhàn)爭為例,學生在參觀的過程中會將課文的知識進一步的深化,并站在更為客觀的立場上看待對人民生活的摧殘。從而培養(yǎng)學生愛好和平的思想觀念,理解為什么家長和老師會一直向他們強調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需要去珍惜和愛護的含義,使得學生的強烈愛國情感得到激發(fā)。
結語:綜上所述,品德與社會是綜合性涉獵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在進行有效性教學時應注意在思想上提升學生對這門課的重視、并采用游戲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們的認知水平,從而提高了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