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書妍
【摘要】《人體解剖學》包含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其內容繁雜,名詞術語眾多且抽象。結合醫(yī)學護理??茖W生的特點及多年的教學體會,介紹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缺點及如何將多媒體教學和傳統教學結合,更好的滿足教和學。
【關鍵詞】人體解剖學 ; 護理專業(yè) ; 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23-0258-01 《人體解剖學》包含系統解剖學、組織胚胎學,是一門重要的醫(yī)學基礎課,其內容繁雜,名詞術語眾多且抽象。而醫(yī)學專科生在校學習時間短,但要完成的科目多,所以每門課的學時分配有限,加上??粕A稍差,護理專業(yè)女生為主,學習氛圍不活躍,自學鉆研能力還未完全形成,依賴老師的現象較嚴重?!度梭w解剖學》又是醫(yī)學生第一學期開設的課程,對于剛入大學的學生來講,還不能很快的適應大學的教學和生活,在這個學習的過渡階段,傳統的標本、模型、掛圖、板書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學生上課思考、反應、記憶的需要,但不夠直觀,教學進程慢?,F在多媒體教學已經得到廣泛運用,教學課件能直觀顯示人體結構,且教學進程得以加快。通過最初的傳統教學到現在的多媒體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點
1.1多媒體教學比傳統教學更形象直觀,易于理解
《人體解剖學》傳統教學多以掛圖、模型、標本為輔助教學工具,有些內容無法直觀的顯示出來。多媒體教學突破了傳統教學的限制,以全方位、立體化的方式把信息形象、生動地呈現給學生,把抽象難記的內容用圖片、視頻等演示出來,例如血液循環(huán)和神經傳導通路等其動態(tài)性比較強,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圖像、動畫、視頻和音頻等多種信息與教學內容有機地整合起來,讓學生通過多種感官接受知識,提高對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大大提高課堂利用率。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就可以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理解,增強記憶。
1.2多媒體教學能有效的增加課堂信息量,加快教學進程
《人體解剖學》多媒體教學顯著地增加了課堂的信息量,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解決了學時少內容多的問題。采用多媒體教學,相同的內容比利用掛圖、模型等傳統方式節(jié)省1/3的時間,比使用板書繪畫方式節(jié)省2/3的時間,從而使課堂有效時間大大增加。多媒體可以很快地調出大量的信息有選擇性的應用于教學,可實現醫(yī)學課程間的內容交叉,有利于知識之間的聯系互補,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1]。
1.3多媒體教學能增進教和學的交流,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互享多媒體課件的辦法,可使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經驗與淵博的知識得以廣泛的傳播應用。在制作課件過程中,老師們能夠更好更快的交流信息,制定出高質量的課件,實現教師之間的交流。由于學時緊張,課堂上不能很好的去解答每一個學生的疑問,這時學生可以上網查閱課件,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過網絡及時和老師進行溝通學習,實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1.4多媒體教學能真實直觀的反應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課避免教師上課時大量的板書,節(jié)省時間和精力來組織和講授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學到了很多教師在課堂上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東西,使有些抽象的解剖知識形象化,使學生能夠從文字到圖像、從抽象到形象、從靜止到動態(tài),邊看、邊聽、邊想、邊理解、便掌握。例如在講視器時,可把眼球壁的層次從不同的層面展示出來,一層一層的展示和拼湊,讓學生很明顯的看到各層結構,在講眼球外肌的運動時,更能通過瞳孔的轉動來動態(tài)顯示各肌的作用。這樣上課就很形象逼真,像真的在解剖一樣,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多媒體教學的不足
2.1多媒體教學容易導致課堂氣氛沉悶
多媒體教學無形中讓老師的注意力集中在課件上,而不是學生身上,學生的注意力也只是集中在課件上,所以老師和學生之間缺少目光的交流。《人體解剖學》往往一節(jié)課下來有幾十張幻燈片,老師在講課時為了完成教學對著課件不停的解釋說明,而學生看的眼花繚亂,根本沒有反應思考的時間,更別提做筆記了[2]。在上課時為了使投影更加清晰,往往還要關閉門窗、拉上窗簾,使教室內光線很暗,學生也不再邊看教材邊聽講,而像看電影一樣,一些跟不上節(jié)奏的學生就昏昏欲睡,使學習的積極性大大降低,傳統教學通過教師和學生直接的目光交流,能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反應,來調整教學進程和方法,通過板書的時間,學生也能得以思考和記憶,使學習持續(xù)化。而多媒體教學顯然缺少了這一點。
2.2多媒體教學使教師過分依賴課件
多媒體教學是省去了攜帶大量掛圖、模型的麻煩,但是往往會出現這種情況,一旦停電或者多媒體系統故障,教學不得不中止,這就說明,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完全不能在特殊情況下使用傳統的粉筆和畫圖的教學方法。也有一些青年教師,對教學內容不能充分掌握,反正課件上什么東西都有,到時間一念都行了,抱著這種心態(tài),怎能教好課呢?所以說,過分依賴課件,對教學是非常不利的。
3.結論
綜上所述,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手段相比,有許多優(yōu)越性,但也存在許多不足。針對《人體解剖學》教學,多媒體的作用關鍵在于使用者如何合理的利用,我們要發(fā)揮它的優(yōu)越性,避免它的不足。首先,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多媒體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而不是教學的全部,不能讓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喧賓奪主,課堂上真正的扮演者是教師和學生,教師要發(fā)揮其引導和啟發(fā)的作用,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反應和情緒,并適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不是充當多媒體的放映者。其次,在制作課件時避免為了吸引學生使用大量的圖片,以至于在上課時不得不不停的翻動,導致學生沒有時間思考,要選擇好的圖片,制作出高質量的課件,文字不要填滿圖片,這樣不利于學生思考,適當的提問和空白能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要有適當的粉筆板書來提示要點,給學生思考調整狀態(tài)的時間,避免單一的說教產生聽覺的疲勞感。第三,很多學校多媒體操作臺位置設計不合理,導致教師站著講課操作很累,也不能很好的發(fā)揮肢體語言,建議在設計多媒體操作臺時要考慮全面,便于教師發(fā)揮教學。演示是《人體解剖學》教學必不可少的方式,例如在講解肌肉的運動時,教師如果躲在一個角落里坐著上課,就不利于發(fā)揮肢體的演示,所以教師應該在講課時保持站立,走動,目光對著學生,這樣才有利于發(fā)揮形象的肢體語言,讓自己的形象和語言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總之,只有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將傳統教學中有利的方面結合其中,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人體解剖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曾曉云.淺談《人體解剖學》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與不足[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27(8):167.
[2]鄭和平,關夷,張發(fā)惠.人體解剖學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效果的初步評估.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1999,5:51-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