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
【摘要】人本主義理論成為目前全球十分流行且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理論,這一理論對學科教學以及教育界具有較大的作用。人本主義理論提倡以加快學生自我實現(xiàn)為目的,注重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追尋激發(fā)其個性、創(chuàng)造力及潛能等方面,并需要老師可以以學生的視角著手,真正信任學生、尊重學生,這些人本主義教育理念能夠有效加快當前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人本主義 ; 大學英語 ; 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35-0016-01
人本主義教學理念注重激勵學生的自我選擇以及自我責任感,教育需為個人學習打造絕佳的環(huán)境。也可以說,人本主義教育理論的教學目的不僅包含了知識以及認知能力,還包含了情感意志的發(fā)展。人本理論深切影響著全球范圍內的教育革新。其令教育逐漸脫離了文本局限,不斷朝著人本方向前進。特別是在英語閱讀課程建設中具有較大的意義。
閱讀是一項內隱方式,閱讀的過程則為心理過程,身為一個學習方式,其結論展現(xiàn)出閱讀者在心理層面的改變。透過閱讀,不單單能夠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提高語感,加強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加快聽、說、讀能力的發(fā)展??梢酝高^閱讀,建立并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一、激發(fā)閱讀熱情
人本主義理論注重學生的主動性意識,受到情感及價值觀等方面的影響,人本主義理論中的教育觀,注重人的個性及價值,加快人的全面發(fā)展,以此完成自我實現(xiàn)的終極目標,并需要老師可以從學生視角入手,真正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讓學生可以在完全自由的情況下進行學習,注重學生的內在動機。可以讓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通過趣味教學法而發(fā)覺閱讀文本中的豐富內涵。
二、調動閱讀思考
人本主義理論也被稱之為人性中心理論,注重尊重學生的本性,課程需具備社會適應性。這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符合學生自身所需。通過對某班級的40人進行調查,結果如下:
從上表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已經(jīng)具備以學生為核心的概念,可是依舊沒有完全融入到當前的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當中。英語老師還會徘徊于教和學之間,為何學生會對英文的歌曲、電影產生極高的熱情,卻不能對英語閱讀產生興趣?這是由于老師并未真正意識到學生閱讀的需求,英語閱讀課的教學方式及內容也不符合學生的興趣點。并且,老師自身也未融入到學生的閱讀當中,學生并未處于閱讀學習的核心位置,所以無法對本身的發(fā)展進行有利的閱讀思考??梢酝ㄟ^讓學生當家作主,注重泛讀,與他人進行共享及分享,以此激發(fā)沉靜良久的思索意識[1]。
三、感受高峰體會
人不單單是理性的存在,也屬于感性的存在,情感屬于人類認知的結晶,認知學習必須和情感、情意相融合,心智發(fā)展需與情緒發(fā)展相融合。英語閱讀教學僅透過老師和學生以及文本相互間進行多方向碰觸,才會令學生在閱讀中體會閱讀的美妙,完成人本主義中的高峰體會。高峰體會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1)通過主觀體會而言,其屬于人生命中最為歡樂的時間點;
(2)其也屬于自我體會、終極體會、存在體會;
(3)由持續(xù)時間方面可以看出,雖然具有長期的影響及作用,可是感受產生的一瞬間,卻尤為短暫。
四、執(zhí)行閱讀評價
人本主義理論所追尋的教育核心為以人為本,加快人的自我實現(xiàn),透過教育,令人變成一個自我實現(xiàn)的人。自我實現(xiàn)的人則為更加真實的做自己,更加完善的展現(xiàn)自身的潛力,更加貼近其存在的核心,變成更為完善的人。綜合英語閱讀教學的具體因素,則涵蓋到英語閱讀的評價模式問題。這是由于,教育的目標不僅僅是教育評價的主要標準,還是教學所要實現(xiàn)的一項終極目標??墒?,當前的英語閱讀教學評價模式還就具有評價理念狹隘,評價形式匱乏,評價內容低級,評價主題單一等現(xiàn)象。顯然,如此的閱讀評價方式會極大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與信心,較大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激情,對學生自我閱讀能力以及身心發(fā)展的培養(yǎng)尤為不利。人本主義心理學注重人的自我實現(xiàn),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評價方式需以此為準則,以便實現(xiàn)這一目標。應當以加快學生自律為準則,創(chuàng)建小組合作互評制度。通過調動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即時測評以及當面表揚。通過鼓勵學生自強,依照自我評價制定學習計劃[2]。
五、建立科學的教學心理氛圍
以往將老師視為課堂核心,過于注重老師的控制及權威性,老師并不充分信任學生,且將自身的理解施加給學生。這不但對建立師生之間良好的關系具有影響,還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獨立性,影響學生的發(fā)展,加大學生在閱讀時的挫敗感及焦躁感,且令學生對閱讀產生厭煩感[3]。
老師可以透過和學生搭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來打造對學習有利的科學、健康的心理氛圍。老師需將學生看做具備獨立人格、有思想、有情感,具備自我實現(xiàn)愿望的個體以及教學活動的主體,需要真正信任所有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以及個人抉擇,以此與學生建立起平等、真誠的溝通方式,且可以通過學生的視角感受文本對學生的價值。并且老師需起到促進作用,依照學生的需求為學生給予盡量豐富的學習資源。比如可以依照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提供一份課后閱讀書單,激勵學生在讀完文本之后和自己進行溝通,協(xié)助學生處理閱讀中遇到的問題。這也對老師給予了更高的標準,需要老師持續(xù)學習,持續(xù)發(fā)覺自我。從而建立起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不斷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人本主義教學理論普遍將老師當做教學活動總體的組織者以及監(jiān)控者,需要真正意識到自身在教學當中的主導作用,做好本身的輔導教學工作。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當中,老師還需激勵學生以自身的角度著手,依照自身的興趣制定具體的規(guī)劃。并且,老師還需盡自身最大的力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不斷學習的習慣。也要對學生給予公平、公正的評價,以便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英語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李建.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0.(36):129-130.
[2]林琳,單小艷.試析我國高校英語專業(yè)閱讀課程的教學模式[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1):173-175.
[3]王雪青.英語專業(yè)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策略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15):53-5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