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費爾巴哈的人造上帝、人以自然為基的學說

      2017-08-24 19:31:31鄔焜
      西部學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費爾巴哈自然上帝

      摘要:費爾巴哈認為上帝是人的本質(zhì)的理想化存在形式,是人創(chuàng)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人和上帝的對立乃是人的本質(zhì)的自我分裂。他的人本主義只是相對于神本主義而言的。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他卻堅持了以自然為本的原則。

      關鍵詞:費爾巴哈;上帝;人;自然

      中圖分類號:B516.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近代德國哲學中,德國的哲學家、無神論者路德維希·費爾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是從人與上帝、人與自然、人與其肉身的關系的解讀中建立起他的唯物論學說的。雖然,按照一般的評價,他的唯物論是人本主義的唯物論,但是,他卻并不把人看作是世界最基礎的存在。他的人本主義只是相對于神本主義而言的。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他卻堅持了以自然為本的原則。重新解讀費爾巴哈的哲學,不僅有助于我們堅持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而且也有助于我們對西方意識哲學的基本理論進行批判。

      一、上帝是人的本質(zhì)的理想化的存在形式

      費爾巴哈哲學的基本觀點是:自然是第一性的存在,人以及人的思想都是在自然的基礎上產(chǎn)生出來的;不是上帝創(chuàng)造了人,而是人創(chuàng)造了上帝;在自然中本來不存在什么上帝,是人把自己的理想化的設計投射到自然,然后賦予自然以理想化的精神形式,并將其命名為“上帝”。

      費爾巴哈強調(diào)指出:宗教(至少是基督教)不是別的,而是人自己的本質(zhì)力量的對象化的產(chǎn)物,是人借助于其所虛構的“上帝”的名義映射出來的人對自身的關系。體現(xiàn)神的本質(zhì)的東西不屬于神自身,而屬于人,是人的本質(zhì)的體現(xiàn)。在費爾巴哈那里,上帝只不過是人的意識的投射物,因而,所謂上帝的意識、精神、認識、靈魂和心,也就是人自己的意識,精神、認識、靈魂和心。由此,人們既可以通過自己來認識上帝,也可以通過人所創(chuàng)造的上帝來認識人本身。正如費爾巴哈所說:“宗教是人的隱秘的寶藏的莊嚴揭幕”[1]18;“人在宗教中只是和他自身發(fā)生關系”。[2]475

      這樣,費爾巴哈首先把上帝降低為人,同時又把人提升為上帝。

      二、人和上帝的對立乃是人的本質(zhì)的自我分裂

      在人和上帝的關系上,費爾巴哈還強調(diào)了這樣一個觀點:人和上帝的對立乃是人的本質(zhì)的自我分裂,是人的有限性的存在和人的理想的無限性的追求之間的對立和分裂。

      費爾巴哈認為,上帝是人根據(jù)自己的理想設定一個與人的存在相對立的存在物。人們認識到自身存在的有限性、暫時性、相對性和不完善性,并且對人的存在的這種性質(zhì)感到不滿。于是,他們便通過主觀理想化的方式構造了一個上帝,并賦予這個上帝以無限性、完滿性、永恒性、絕對性、全智全能而神圣的存在論特征。這樣,便意味著“宗教是人跟自己的分裂”,“上帝跟人的這種對立、分裂……乃是人跟他自己的本質(zhì)的分裂”。[1]45

      他還說:“純粹的、完善的、無缺陷的屬神的本質(zhì),是理智之自我意識,是理智對自己的完善性的意識”,“是理智所固有的,客觀的本質(zhì)”。[1]46

      在這里,費爾巴哈對人、人的理智和上帝的關系的論述不僅是合理的,而且是辯證的。

      三、人存在的基礎是自然

      費爾巴哈在把上帝還原為人的同時,又把自然看作是人存在的基礎。所以,他的人本學唯物論是建立在承認自然物質(zhì)第一性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diào)說:自然是具有最普遍意義的存在,是一切現(xiàn)實存在的總和。而哲學不是別的,它只是關于真實存在的、現(xiàn)實的整體的科學?!白钌願W的秘密就在最簡單的自然物里面”,“只有回到自然,才是幸福的源泉”。[2]457

      基于自然的觀點,費爾巴哈批判了黑格爾的頭腳倒置的哲學,他要把黑格爾以抽象概念的存在為開端的哲學再顛倒過來,并主張建立一種以現(xiàn)實的存在(人和自然)為開端的新哲學。

      他說:黑格爾的荒謬之處在于,他僅僅把人的主觀認識的表象當作是絕對的客觀的真理,而不去探索這些表象產(chǎn)生的原因和根據(jù),這樣,在黑格爾那里,第二性的存在便變成了第一性的存在,而那些真正第一性的存在卻被他當作可疑的東西拋棄了。[2]455

      他還說:“黑格爾是從存在開始,也就是說,是從存在的概念或抽象的存在開始。為什么我就不能從存在本身,亦即從現(xiàn)實的存在開始呢?”“新哲學將人連同作為人的基礎的自然當作哲學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對象”。[2]453

      四、肉體屬于人的本質(zhì)

      在認識發(fā)生的根源上,費爾巴哈堅持了從感覺到思維的唯物主義路線,反對將思維和人的肉體割裂,并強調(diào)人的意識和理智是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他寫道:“舊哲學的出發(fā)點是這樣一個命題:‘我是一個抽象的實體,一個僅僅思維的實體,肉體是不屬于我的本質(zhì)的;新哲學則以另一個命題為出發(fā)點:‘我是一個實在的感覺實體:肉體屬于我的本質(zhì);肉體的總體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實體本身?!薄敖?jīng)驗論認為我們的觀點起源于感覺,是正確的,只是經(jīng)驗論忘了人的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感覺對象乃是人自己,忘了意識和理智的光輝只在人注視人的視線中才呈現(xiàn)出來。由此可見,唯心論在人里面尋找觀念的起源,是正確的,但是唯心論卻不正確地要想從孤立的,被固定為獨立存在的實體、固定為靈魂的人中引導出觀念的起源,總之,要想從那個并無感性對象‘你的‘自我中引導出觀念的起源。觀念只是通過傳達,通過人與人的談話而產(chǎn)生的。”[2]501

      費爾巴哈哲學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在于:第一次用人的本質(zhì)說明上帝的本質(zhì),第一次強調(diào)黑格爾哲學是頭腳倒置的哲學。主張建立一種基于自然基礎之上的人本主義哲學,強調(diào)人的意識是在類的社會性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出來的觀點,則是費爾巴哈哲學的重要特色。其中不僅體現(xiàn)了基本的唯物論立場,而且也具有某種程度的辯證分析韻味。

      正因為是這樣,費爾巴哈的哲學才成了之后馬克思和恩格斯創(chuàng)立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時的基本理論來源之一。

      五、幾點結論

      西方意識哲學的發(fā)展,從柏拉圖的客觀理念到基督教的宗教神學(上帝),從黑格爾的絕對精神到現(xiàn)象學的主觀意向活動的意向構造,固守了一個基本的理論原則:物質(zhì)和精神的絕對割裂。最初是客觀精神(上帝)與人的精神直接溝通,隨著科學昌明的發(fā)展,客觀精神(上帝)被逐步消解,人的精神發(fā)生的原因失去了客觀精神源頭的支撐,于是,還要固守物質(zhì)和精神絕對割裂的原則,便只能在人的意識自身之中尋找意識發(fā)生的原因。這就是當代西方意識哲學——現(xiàn)象學運動的基本取向。

      今天重溫費爾巴哈的哲學,其積極意義在于:如何以自然自身現(xiàn)實的存在作為我們哲學理論建構的出發(fā)點,并由此過渡到人本身,過渡到人的意識、人的社會,從而更為有效地消解西方意識哲學中對物質(zhì)與精神、自然與人、自然與人的意識、肉體與人的精神進行絕對割裂的傳統(tǒng)。

      物質(zhì)和精神的統(tǒng)一不應當簡單地把對立的某一方直接歸結到另一方之中,更不能采取將某一方懸置起來的掩耳盜鈴策略。在現(xiàn)實存在和運動的維度上,必須科學而合理地闡明從物質(zhì)到精神、從精神到物質(zhì)的中介過渡環(huán)節(jié)。當代信息科學和信息哲學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已經(jīng)給出了一個基本的方案。這就是,物質(zhì)和精神可以通過自在信息的中介相互過渡、轉(zhuǎn)化,而人的精神又只能是信息世界進化中發(fā)展出來的信息的高級形態(tài)。這樣,由于信息中介的介入,物質(zhì)和精神的關系便不可能再是孤立的兩極對立,其絕對割裂的原則便被有效地清除了。[3]128

      如此看來,費爾巴哈當年所強調(diào)的從自然到人、到人的意識、再到上帝的構造的基本哲學路徑便有了一個合理而科學的清晰闡明。

      參考文獻:

      [1](德)費爾巴哈.基督教的本質(zhì)》[M].榮震華譯.商務印書館,2009.

      [2]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下卷)[M].商務印書

      館,1982.

      [3]鄔焜.信息哲學對哲學的根本變革[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6(6).

      作者簡介:鄔焜(1953-),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國際信息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石鳴)

      基金項目: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信息哲學的基礎理論研究”(13AZD096)。

      猜你喜歡
      費爾巴哈自然上帝
      他者的批判與實踐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立——《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第一條的重新解讀
      從《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看馬克思認識論的變革
      120秒的“上帝”
      費爾巴哈與孔子“愛”的差異及當代意義
      費爾巴哈之火:一個現(xiàn)象學的分析
      哲學評論(2018年1期)2018-09-14 02:34:30
      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請你為自己打開一扇窗
      當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請你自己打開一扇窗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是否氣人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5
      新营市| 高淳县| 开化县| 安塞县| 晋宁县| 华亭县| 无锡市| 荆州市| 深州市| 石门县| 红桥区| 广安市| 长白| 黑山县| 通山县| 临泽县| 兴义市| 新兴县| 镇安县| 清新县| 乐平市| 平泉县| 孝感市| 义马市| 沾益县| 镇赉县| 西充县| 富宁县| 天水市| 耒阳市| 大冶市| 贺州市| 四子王旗| 武安市| 平泉县| 三亚市| 葫芦岛市| 永善县| 郧西县| 安国市| 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