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枚
【摘 要】本文選取高中化學中“溶液的濃度”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作為探討對象,分教學目標、教學工具、教學策略三個步驟對其進行教學設計,詳述幫助學生區(qū)分和記憶概念、結合講授式與啟發(fā)式的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輔以習題訓練等教學策略,以期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 化學教學 溶液的濃度 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6B-0072-02
教學有方法,但沒有固定的方法,教師常年講課,要不斷創(chuàng)新,從各種教學方法中選擇最合適的、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的方法,從而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筆者根據(jù)多年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化學“溶液的濃度”這個章節(jié)的教學進行探討。
一、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溶液的百分比濃度、質量分數(shù)、體積分數(shù)、物質的量濃度等概念定義及其計算方法。
二、教學工具
量瓶、燒杯、玻璃棒。
三、高中化學溶液的濃度的教學策略
(一)幫助學生記憶相關概念。教師在講解溶液的百分比濃度時,應該先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在化學中提出“濃度”這個概念,并向學生介紹“溶液的濃度”的含義,然后再舉例說明溶液的濃度的概念定義、關于溶液百分比濃度的計算方法和一定百分比濃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幫助學生掌握“溶解度”和“濃度”的區(qū)別。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明確指出“百分比濃度”是用來表示一定量的溶液中包含溶質的數(shù)量;而“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 100g 溶劑中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教師可以進一步用公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溶解度”和“百分比濃度”的區(qū)別:
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相同溫度下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100%
百分比濃度= 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溶液的質量×100%
學生了解和掌握公式之后,教師再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1.已知溫度為 40℃ 時蔗糖的溶解度為 406g,試計算此溫度下飽和蔗糖溶液的百分比濃度?
2.已知溫度為 40℃ 時,將 10g 的某種物質全部溶解在 40g 的水中,溶液呈飽和狀態(tài),計算該溫度下此物質的溶解度及溶液的百分比濃度。如果加熱此溶液至80℃而其溶劑不蒸發(fā),請問此物質的溶解度是否發(fā)生改變,此溶液的百分比濃度是否發(fā)生變化,為什么?
3.將 10g 某種鹽溶解于 100g 水中,形成的溶液的濃度是否為 10%?為什么?
以上問題的設置由易到難,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對百分比濃度概念的理解,并能夠正確區(qū)分“溶解度”和“濃度”,且能夠熟練運用公式進行計算。
(三)講授式與啟發(fā)式教學相結合?!叭芤旱臐舛取闭鹿?jié)的首要教學目標就是向學生講述溶液濃度的概念定義。筆者為了完成這個教學目標,結合講授式和啟發(fā)式教學兩種方式進行教學。筆者先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特點進行教學,避免出現(xiàn)啟而不發(fā)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設疑、提問、填空、列舉等方法來提高教學效果,做到有啟則發(fā)。其中設疑可以啟發(fā)學生回顧之前已學過的和溶液有關的基本概念,待學生復習了有關溶液的概念之后,筆者再接著提出問題:“醫(yī)學上有哪些知識和溶液的濃度有關系?有什么關系?”通過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思考。最后結合日常生活,列舉一些和學生生活聯(lián)系緊密、比較容易理解的事例來說明,例如:人生病了去醫(yī)院看病,必須遵照醫(yī)生囑咐的服藥時間和服藥劑量;醫(yī)生給患者大量輸液時必須使用等滲溶液,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例都和溶液的濃度有關系,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溶液的濃度非常有必要,這樣一來,我們就順利地完成了第一個教學目標。
(四)創(chuàng)設情境,直觀教學。溶液的濃度有很多種表示方法。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是按照教材上的定義讓學生背誦公式,然后結合例題來講解。這種教學方式是被動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內容枯燥,學習效率可想而知。筆者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改進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利用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課堂上做了幾個簡單的演示實驗。
實驗l:用 5g NaOH (氫氧化鈉)配制成 200 毫升溶液。
實驗2:用 1g NaCl(氯化鈉)配制成 100 毫升溶液。
實驗3:用 150ml 酒精配制成 200毫升溶液。
學生對這樣的實驗很感興趣,注意力都集中在實驗上,這時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達到最佳。筆者利用這個時機引導學生一起來探索不同溶液中體積、溶質、濃度三者之間的關系,并讓學生用表格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便能及時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并歸納總結各種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利用演示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給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極大地提高了化學課堂的教學效果,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五)通過實例幫助學生掌握溶液的配制方法。教師可以列舉一些實驗室或生物醫(yī)藥方面常用的溶液,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配制。
例如:
1.如果要配制 40kg 溶液百分比濃度為 0.04% 的高錳酸鉀溶液,需要多少克高錳酸鉀?多少升水?
這個問題很實際,因為高錳酸鉀溶液常常在醫(yī)療上被用作消毒殺菌的洗滌劑或治療口腔疾病的含漱劑。當學生學習了溶液的百分比濃度之后,他們就可以直接配制消毒殺菌用的高錳酸鉀溶液。
2.大家都知道日常用的碘酒濃度為2%,如果配制 40g 此溶液,需要多少克酒精,多少克碘?如果使用的酒精比重為 0.75,那么需要多少毫升的水?
該問題同樣也和醫(yī)學聯(lián)系緊密,學生運用所學公式計算之后就可以得出答案。
3.化學實驗中常常用到硫酸,現(xiàn)在我們要配制濃度為 30% 的稀硫酸 50g,請問需要多少克硫酸,多少升水?如果使用濃度為 90%,比重為 1.726 的濃硫酸來配制,請問需要多少毫升濃硫酸,多少毫升水?
該問題比前兩個題目復雜,學生計算出答案后,需要確定配制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再進行配制。配制的溶液可以留作實驗使用。通過讓學生自己計算,親手配制溶液,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所學知識的用處,使學生體會到將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的成就感。
(六)重視課堂訓練,鞏固所學知識。通過以上步驟的教學,學生基本記住了相關的概念和計算公式,本節(jié)的學習重點在于靈活運用各種計算公式計算溶液的濃度,這也是本節(jié)的學習難點。因此,教師有必要安排學生進行適量的習題訓練,通過習題訓練幫助學生理解、消化所學的知識。筆者采用的是在教師把控下的課堂訓練方法。課堂訓練人人都可以參與訓練和評價。要想充分發(fā)揮課堂訓練法的作用,教師應該做好以下幾點:(1)選擇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習題;(2)合理把控題目的質量;(3)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采用適當?shù)挠柧毷侄?;?)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的不同,進行適當?shù)闹笇?;?)引導學生參與訓練效果評估。
訓練題目難度應該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既要包括適合低水平學生訓練的直接套用公式計算的入門題型,也要包括適合中等水平的學生訓練使用的提供間接條件的爬坡題,還必須包括適合高水平的學生訓練使用的綜合性較強的題目。利用學生不甘落后、好勝心強的心理,通過比賽的訓練形式,比誰做習題做得又快又準。請做題速度快的學生在黑板上寫出解題過程,讓其他學生來評價和參考,最后通過集體討論確定其解題是否正確。對于解題正確的學生,教師應該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而對于解題錯誤的學生,教師要中肯地指出其錯誤之處,并對其積極參與的態(tài)度表示肯定,用“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來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爭取下次能正確解題。
綜上所述,筆者在溶液的濃度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努力營造了一個和諧的課堂氛圍,同時注意兼顧讓學習水平中、低程度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化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王 宏.《溶液的濃度》一節(jié)教學方法的探討[J].商情,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