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蘇木戈
【摘 要】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較多,有些知識點較為晦澀難懂,學生在進行政治知識學習時,容易產生認知障礙和學習困難,不利于學生政治課程學習質量的改進和提升。而將案例教學法引入初中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則可以有效的改進課程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政治 課程教學 案例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2.025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政治課程教學理念的革新,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進行政治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學習水平,更要將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素養(yǎng)和邏輯思維能力等,作為教學的重點和關鍵。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升學生搜集政治資料、解析資料以及運用資料信息的能力和意識,最終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養(yǎng)成獨立思考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能力和品質。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習慣于向學生進行純政治理論的講解,也就是采取以政治教材為主,根據(jù)教材教學內容的排列順序,進行政治知識點的講解和分析。這種傳統(tǒng)的政治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使政治教學呈現(xiàn)出一種理論性和抽象性的教學狀態(tài),教師對于很多政治知識的講解,缺乏必要的案例解析和支撐,使得教師的政治課程教學流于表面,沒有深入到政治知識的內部,也沒有突出政治課程的實用性和實踐性教學特征,導致政治課程教學的過于僵化和片面。同時對于學生而言,缺乏案例教學的政治課程知識點,難以使學生深入的理解知識點的本質和屬性,學生在進行政治課程學習時,往往容易陷入“云山霧罩”的學習氛圍,對于政治知識點產生一種“似懂非懂”的學習感受,不利于學生明確把握知識點內容,影響政治課程教學質量的改進和學生政治課程學習水平的提升。因此,重視政治課程的案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科學的案例穿插講解和案例滲透,切實豐富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內容,提升課程教學質量等,成為現(xiàn)階段初中政治教學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教師應該以一種全面而深刻的教學眼光,看待案例教學在政治教學中的展開和實施,切實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完善教學體系。在初中政治課程教學中進行案例教學的滲透,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
一、以案例為引導,激發(fā)學生的政治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的學生,相較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雖然在語言理解能力和學習自制力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和改觀。在進行政治課程學習時,可以有效的規(guī)范自身的學習行為,提升學習質量,但是由于政治課程本身所具有的高度理論性的學科屬性,使學生在進行政治課程學習時,很難對課程教學中講解的各種理論知識產生興趣。學生的課程學習熱情也很難在這種純理論性的教學過程中得以調動和提升,最終使得學生在進行政治課程學習時,呈現(xiàn)出一種低迷的學習狀態(tài),不利于課程教學的順利展開和實施。而將案例教學引入其中,則可以有效的改變學生的這一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能夠在案例的引導之下,發(fā)現(xiàn)政治學習中存在的樂趣和愉悅,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課程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改進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抽象的政治理論在案例教學中得以生動形象的展示和演繹,提升政治教學的具象化程度,改進課程教學質量
政治課程教學中包含諸多的政治理論性知識,這些理論性知識存在著抽象性的學習特點。對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有著較大的學習困難和認知難度,不利于學生政治學習水平的提升和改進。而將案例教學引入政治課程教學中,則可以將抽象的政治理論,轉化為具象的案例內容。教師對案例的分析和講解,就是將政治理論形象化和生動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在教師的案例分析中獲得學習的快樂,同時還能夠對于政治理論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和感知,從而有效的改善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習水平。
三、刺激學生在案例教學中進行思考和分析,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
案例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對各種生動的、豐富的政治學科案例,進行抽絲剝繭式的解析和探索的過程,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和發(fā)散性特點。因此學生在進行案例學習時,案例中的問題和事件,可以有效的刺激學生進行思考和分析,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案例事件探索中,發(fā)揮自身的政治學科創(chuàng)造力和探究能力,從而在提升學生政治學科學習水平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邏輯思維能力和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四、加強教師對于政治教材的研讀和解析,突出案例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案例教學是對純政治理論教學的一種補充,其應用目的是為了開闊政治課程的教學范疇,加強學生對政治理論知識的認知和理解,其最終目的是為提升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因此教師在運用案例教學時,應該對政治教材進行深入的研讀和整合,根據(jù)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案例的選擇和提煉,使得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案例,能夠和課程教學內容相互配合、呼應,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理論,能夠在教師所選擇的案例中得以展示,從而提升案例選擇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升案例教學水平。
五、注重案例教學的運用頻率和運用數(shù)量,避免教學時間的浪費和學生學習關注點的轉移
教師在向學生進行案例教學時,應該清晰的認識到案例教學和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尊重理論教學的主體性地位,發(fā)揮好案例教學的輔助性功能。在課程教學中,應該合理安排案例教學出現(xiàn)和運用的時間和頻率,不能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大量的進行案例教學的穿插和使用,避免使得政治課程教學淪為“故事會”,切實發(fā)揮案例教學的教學功能,提升政治課程教學質量。
六、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理解能力進行案例選擇,注重案例選擇的適度性原則
教師在進行案例選擇時,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和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出發(fā),選擇適合學生進行分析和探究的案例,避免出現(xiàn)超出學生理解范圍或者接受能力的案例,避免案例中出現(xiàn)過于暴力、血腥的元素和內容,防止案例教學對學生形成不良的影響和引導,突出案例教學的正向性和積極性引導,使案例教學能夠更好的輔助學生的政治課程學習,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水平。
案例教學在改進初中政治課程教學質量,提升課程教學水平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課程教學實際出發(fā),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策略,將案例教學融入政治教學過程之中,使其發(fā)揮應有的教學功能,提升初中政治課程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