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心浩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理念當中,生本課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其不僅尊重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也讓教師突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其基礎知識與多元化的生本教育形式相結合。文章主要結合筆者的工作實踐,對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生本理念 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方式
隨著教育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早已無法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也逐漸被時代摒棄。在新課程改革理念下,對于教學活動中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于生本思想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指導,則正是順應新課程理念進行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生本教育的概念及其特點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樂教授所創(chuàng)立的一種教育思想與方式,是一種為了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同時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其既是一種教育方式,也是一種教育理念[1]。生本教育理念,針對的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弊端,在教學活動中主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fā),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體來講,生本教育理念的特點有以下幾點:
1.以學生興趣為切入點
生本教育理念對于學生興趣極為重視,并且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以此為切入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能夠激發(fā)其興趣的良好學習氛圍,通過興趣去驅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而進行自主探究,提升學習效率。
2.教學方式多樣化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更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對學生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基本情況的了解,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發(fā)展與心理變化予以關注,進而探索出更為多樣且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式。
3.評價方式豐富化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對每一位學生的了解,進而構建更為科學的評價方式,并且多用豐富且積極的評價方式去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充分激發(fā)其潛在的學習能力。
二、立足生本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分析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提升學生的教學參與積極性
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確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中心,通過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動參與積極性,以學生的親身感受去深化對所教知識內容的理解與認識[2]。反觀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所習慣采用的“灌輸式”被動教學,完全無法體現(xiàn)出生本理念指導下的學生主體地位,所以教師要準確把握這一點,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
比如,在講解《草船借箭》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進行“草船”的制作,并且用牙簽去呈現(xiàn)“箭”的形態(tài),通過直觀的展示去強化學生的認識,加深學生的感受,并且將草船制作留作學生的課后實踐活動,進一步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再如講解《秋天的圖畫》相關內容時,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前往公園進行寫生,通過找準學生興趣點去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進而深化學生對秋天的體驗。
2.開展多樣化語文實踐活動,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具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而不再是以傳統(tǒng)的知識灌輸為主要形式。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學目標要求,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通過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去幫助其感受更深刻的教學體驗。
比如,在講解《精彩極了與糟糕透了》相關內容時,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以“是母親的精彩極了的鼓勵效果好,還是父親糟糕透了的批評效果好?”為題目,開展一場班級辯論比賽,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觀點自然分成兩組,進而進行激烈的思想碰撞,教師則可在旁給予一定引導,從學生辯論中去找尋閃光點。這種別開生面的語文教學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在辯論中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其思辨能力與對學生的熱情都有著顯著提升,在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使其學習主動性得以提升。
3.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
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尊重,但這并不代表教師作用全無,實質上學生主體地位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基礎就在于教師主導作用的有效發(fā)揮,所以,在實際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況,以此進行生本教育理念的滲透。
比如,在講解《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創(chuàng)設出迷路的情境,并且向學生拋出問題:“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會怎么做?”,通過這一教學情境的設定,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討論,通過學生們的相互交流以及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感悟去尋求答案。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思考,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有力體現(xiàn),不僅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也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助推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4.構建合理的學生評價體系,全方位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教學評價不能夠僅僅是單向評價,而需要雙向評價、互動評價,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尊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前提下進行[3]。教師的評價要更為嚴謹,不可給出過于主觀的評價,要多聽取其他教師、學生的意見才能更合理的完成評價,進而讓學生了解到自身的優(yōu)點與缺點,在今后學習中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彌補。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從“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三個角度去構建更為合理的語文學習評價體系,讓學生能夠全方位地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加強班級內部的交流溝通。此外,教師還可嘗試著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向教師提出改進意見,這種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同樣也是生本教育理念的有力踐行。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程改革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言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立足生本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給予了學生自由的發(fā)揮空間,但這并不代表教學要求的降低,而是要求教師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去激發(fā)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進而幫助學生建構自身的語文知識體系,進而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參考文獻
[1]朱麗娜. 立足生本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 科教文匯旬刊, 2015(2):107-108.
[2]張聯(lián)合. 立足生本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 吉林教育:綜合, 2016(38).
[3]高春艷. 生本理念下小學語文多課型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J]. 經(jīng)營管理者, 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