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娟
內容摘要:思維導圖是一種組織性思維工具,具有發(fā)散性思維的特點,其核心思想是把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同時啟動人類的左右腦,將思維用圖畫有組織地呈現出來,該研究將思維導圖運用到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探討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對于教師和學習者的作用和意義。
關鍵詞:思維導圖 大學英語 應用研究
1.思維導圖的發(fā)展概述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卻又極其有效,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技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2.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是一種以發(fā)射性思維為基礎的收放自如方式,為學外語的學生提供了一個正確而快速的學習方法與工具,是一種展現個人智力潛能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增進記憶力、組織力與創(chuàng)造力。我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多人會有費時多、見效少的感覺,認為自己聽力和閱讀理解力差,一篇文章聽過或讀過之后往往不知所謂,抓不住文章中心;口頭和書面表達也顯得不知從何說起,或言之無物,邏輯性不強等。還有些學生聽課時不善做筆記,往往以記不下來為由最終放棄。而就英語教師而言,更新教學觀念,使課堂具有時代氣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本文擬就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進行探討,力求對英語教學中教與學的雙方提供建設性的思考。
2.1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1)課前教師備課。思維導圖是課前知識框架導入的有效工具。它能夠幫助教師建立完整的備課體系,對上課所要教授的內容有個總體的規(guī)劃,使課堂更加飽滿,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將每一個知識點制成思維導圖,這樣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相關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
(2)課堂組織學生活動。課堂上教師也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給班級成員進行小組分工合作,一方面它能夠有效地幫助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完成小組討論或作業(yè);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任課教師了解小組成員對小組作業(yè)的共享,督促學生認真參加小組作業(yè)。
(3)提高學生詞匯記憶效果。英語的詞匯記憶包括單詞的音、形、義,傳統(tǒng)的死記硬背單詞的方法多停留在標識和具體記憶方面,其中具體記憶單詞的過程中根據音標來記單詞和觀察單詞的形式,對單詞進行拆分和根據單詞的自身特點做的比較少。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對單詞進行聯想和采取相應的復習,能夠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同時通過思維導圖來復習鞏固,提高學生詞匯記憶效果。
(4)提高學生寫作技巧。思維導圖是圍繞一個中心將大腦中產生的思想以網狀圖形記錄下來的思維模式,英語寫作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分以下五個步驟進行,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技巧,使其文章結構更加清晰合理。
2.2對英語學習者的作用
(1)課堂筆記。在進行閱讀、課堂上課、自主學習、參加演講等需要記錄要點時,學習者接受的訊息可用思維導圖做記錄,將要點以詞語記下,將相關的意念用線連上,便于組織,方便記憶。用思維導圖的好處是無論信息表達的次序是如何,都能放在適當位置上,每個意念都是以詞語表達,容易記憶,畫思維導圖過程中,可幫助了解及總結信息及意念。
(2)課后溫習。在預備考試、預備演說及其他需要加深記憶的工作時,可將已知的資料或意念從記憶中以思維導圖畫出來,或將以往畫的思維導圖重復畫出,這能加深記憶,同時思維導圖也能幫助組織意念,使意念更加清晰。
(3)課堂展示。在課堂發(fā)言或演講等需要向別人講解自己的想法時,思維導圖可以協助我們在預備時清楚自己的構思,令我們演說更具組織性及更容易記憶。在演說時利用思維導圖可令聽眾容易明白,不用閱讀大篇文字。此外,用英語發(fā)音或演講比用漢語更容易使人產生緊張情緒,而用英語關鍵詞組成的思維導圖能提供對個人語料庫的快速搜索和導航作用,從而使演講者情緒穩(wěn)定,更好地進行演講展示。
3.意義
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意義也是極其重大的。我們在整理和回顧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通過查找關鍵詞和核心內容,幫助老師和學生加強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進一步深化,利用聯想和連線幫助學生組織相關知識并使之結構化,使知識的獲取、存儲和提取更加便捷高效。這種可視化過程的意義在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中得到體現。思維導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教學互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復習課中擴大課堂容量,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思維導圖無疑是一個新生事物,他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好處日益凸顯,師生均可受益。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嘗試和了解思維導圖,它在外語教學乃至其他領域的運用和發(fā)展空間將會不斷拓展。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