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君
摘 要:水利項目是政府公共基礎建設的重要工程,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大事。近幾年來,我國的水利建設事業(yè)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項目預算中仍然存在著不小的問題。政府為解決這些問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水利項目預算的精細化管理打開了新篇章。本文針對政府的預算項目精細化管理方法出臺的背景和具體實施方法進行了一定程度分析,并對其價值和意義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水利項目;精細化管理;預算管理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用于水利項目建設的政府性撥款急劇增加。資金的增加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支持大型水利項目迅速開展,刺激內需,擴大就業(yè),但是同時也意味著資金的浪費和不科學管理和運用,甚至給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為此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改革水利部門對資金的管理水平。本文通過分析政府水利預算項目的精細化管理辦法的出臺背景和具體實施方法,進一步探討這些方法的價值和意義,供其他部門預算改革參考。
1 水利項目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在進行改革之前,水利項目的預算管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問題:
(1)預算專業(yè)人員缺乏,預算的設計缺乏科學性。我國長久以來的公務員選拔制度造成了政府部門專業(yè)人才缺失,缺乏資產管理、投資項目管理、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和對復雜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了解,工作人員的專業(yè)素質和水平不足以滿足政府部門對專業(yè)人才的需求,致使水利部門的預算實施一直不到位,大量資金管理不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資金浪費,甚至給不法分子有機可乘。
(2)對預算工作重視程度不足。一方面,水利部分的資金大多數來自政府撥款,資金充足,成本低,風險小,導致水利部門對預算的不重視。另一方面,我國政府整體存在著缺乏對資金有效管理的問題,缺乏對預算管理的深刻認識,認為預算管理是“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也有些人認為預算是財政部門的工作,水利部門只要管好水利項目就可以。這些原因都造成了水利部門對預算管理的忽視,給財政基金的有效管理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礙。
(3)缺乏對水利工程全過程的綜合性管理。由于水利工程一般具有時間長,投資大的缺點,一般對水利項目的管理是階段性的管理辦法,缺乏完整的針對整個項目的綜合性管理辦法,因此,一個項目完成后很難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其成本效益,這也對建立全過程的預算方法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2 政府對提高水利預算項目精細化管理水平的一些做法
針對上面的問題,近幾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對水利預算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效果顯著。
2.1 以項目管理為突破口
以前的水利項目預算都是分階段進行管理,一般是以年度為單位實施基本支出預算。在政府出臺的最新改革辦法中,將部門預算的支出按照用途和性質進行劃分,分為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兩個部門?;局С鍪侵杆块T的日常管理的支出,項目支出是針對某個水利項目為基礎的整體支出預算。針對這兩種類型的支出按照不同的方法進行預算管理。本次改革改變了以前對水利項目預算的不當認識。以前水利部門與財政部門在預算資金上銜接不夠,協調性差,財務部門對水利部門基金的管理只是進行簡單的輸出、匯總等工作,對資金的具體運用和監(jiān)督管理控制力度不足,也缺乏堅實有力的反饋力度,很容易造成資金浪費或流失。本次改革以項目管理為基礎,按照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增強對項目整體的監(jiān)管力度和控制力度,降低項目成本,增強資金利用率。
2.2 以項目庫滾動管理為核心
自2002年起,水利部就對其財政管理模式進行的改革,建立了水利部和二級單位在內的兩級項目庫。在編制預算表時,各單位全部按照統一的格式進行項目申報,申報完成后全部納入二級項目庫中進行統一管理,作為個二級項目部進行項目支出的依據。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項目庫滾動管理成為所有改革的核心,滾動管理為3至5年為一個預算期,將這段時期內的所有項目預算全部劃歸在內。與此同時,還有一并實施了專家評審制度等。這些制度的實施使得本次的改革更加科學化、實用化,為水利部門的項目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2.3 以項目的全部生命周期為重點
管理上要形成閉合,項目預算必須以項目的全部生命周期為重點進行管理。水利項目建設周期長,常常超過一年,有的甚至幾十年,因此對水利項目的預算管理必須結合其特點進行。也就是預算管理應當是對項目的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預算管理不僅是對資金的管理,也要對項目的整個實施過程從立項到具體的實施到項目完成驗收整個過程進行管理,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控制直接會影響到對項目資金的管理。水利部建立并實施了包括專家評審、方案申報、項目驗收和效益考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對水利預算資金在項目整個項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具有重大意義。此外,對已經進入“項目庫”中的項目,,每年度都要編制實施方案,編制該年度的項目實施計劃。對項目的管理不僅要求有規(guī)范的程序,更要求對具體內容進行管理。2008年開始,水利部開始探索將項目實施方案進行細化,進行分層管理,同時對各級別的項目要經過專家評審,既避免不科學的管理導致錯誤,也可以加強對項目的監(jiān)督。此后,針對水利項目全過程的預算管理還在進一步探討,以期建立健全更加科學化、實用化、高效化、精細化的項目預算管理方法。
2.4 加強信息化建設,用信息化手段對項目預算進行管理
近幾年來,信息化技術飛速發(fā)展,水利項目工程浩大,預算管理一步步細化到基層單位,靠人的手工勞動要完成這樣龐大的工作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現代信息技術的引進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對項目庫進行自動化管理,將所有的項目納入信息庫中,可以隨時隨地地對項目的實施情況、完工進度、階段性考核、以及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
3 水利項目預算精細化管理的價值和意義
(1)對水利項目的預算進行精細化管理可以有利于對項目的資金進行有效監(jiān)督和控制。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對項目實施全過程的控制,設立數據庫,將項目的進度和資金的進行有效統一,避免了以前將資金和項目分開的弊端,兩者的有效結合既有利于財政部門對資金的監(jiān)管,也有利于水利部門對資金的使用效率進行管理,減少了資金的閑置和資金不足對項目進度的影響,也有利于項目完成之后的績效考評。
(2)有利于各部門之間各司其職,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對項目資金進行精細化預算,將整個項目一層一層精細化到基層單位,各層級單位必須保質保量完成自己的工作,避免責任推諉和在其位不行其政的發(fā)生,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
(3)將信息技術引入水利項目預算管理中可以加強對項目的實時監(jiān)督,使得項目保質保量完成,同時也節(jié)約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也有利于對項目的實時評價,若發(fā)生偏離預期目標則可以及時進行更正。
4 結語
水利項目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建設周期長,資金投入力度大,因此必須要對該項資金的運用進行科學的管理。水利部門為此做了大量努力,建立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預算管理制度,針對水利項目的特點實施以項目管理為突破口,建立項目滾動庫,對項目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并且采用信息技術,對其進行信息化的管理。這樣的改革使得水利部門可以有效提高對項目的管理和控制,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有著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