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陽
【摘要】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是以提高外語(主要是英語)水平為主的教育,其目標是培養(yǎng)大批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交際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雙語教學是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的重要手段,大學英語教學要為雙語教學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教師能用全英語講授專業(yè)課,學生達到中等以上英語水平,是搞好雙語教學必備的條件。
【關鍵詞】大學英語 雙語教學教學 依托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8-0038-01
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以適應我國社會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同時也為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打下英語基礎。教育部在2007年頒布的《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zhì)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鼓勵高校開展雙語教學:“推動雙語教學課程建設,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專業(yè)英語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的能力?!钡珡目傮w上看,我國高校雙語教學還處在起始階段,本文擬結合對高校雙語教學的目的、任務和性質(zhì)以及教學基本理念等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高校雙語教學的性質(zhì)和任務
在經(jīng)濟全球化和文化國際化背景下,隨著我國加入WTO和國際交流的日益頻繁,英語作為交際工具,已經(jīng)成為我國僅次于漢語的“第二語言”。因此,高校雙語教學,其目標是培養(yǎng)能同時使用漢語和英語進行交際,具有高水平專業(yè)技術和外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這也就是說,在我國開展雙語教學的學校里,英語和漢語一樣成為教學媒介語,雙語教學和作為外語的英語教學的根本性區(qū)別之一就在于前者并非通過語言課程來實現(xiàn)英語教學的目標,而是通過學校教育中其他科目教學來達到幫助學習者掌握英語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英語也就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外語”了。由于英語已成為課堂外的一種交際手段,它也具有“第二語言”的一些屬性,我們更有理由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來教,作為“第二語言”來學。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這門語言,有三個層次,一是把英語作為外語;二是把英語作為第二語言,三是把英語作為雙語之一。到了第三層次,“學習者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思維,能在這兩種語言之間根據(jù)交際對象和工作環(huán)境的需要進行自由的切換?!蔽覀冋J為,高校雙語教學的最高目標就是把我國高校,特別是重點大學學生的英語學習帶入這個層次,這對我們這個沒有英語大環(huán)境的國家來說,是一個空前的挑戰(zhàn)。要迎接這一挑戰(zhàn),我們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理念和方法也得改變。
二、雙語教學是改變應試型
雙語教學能消除英語學習的五大障礙雙語教學與“費時較多”、“收效較低”的傳統(tǒng)外語課堂相比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它代表了語言學習模式的根本轉變。學生集中反映英語學習有以下五個障礙:(1)學習目標不明確;(2)沒有學習興趣;(3)沒有學習壓力;(4)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5)過分依賴課本。確實,目前在校大學生從小學(最遲也是初中)開始學英語,學到大學至少也有6到8年的時間但不管教材怎么變,教學方法怎么改,傳統(tǒng)的外語課堂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始終都是為學好語言而學語言,而評估學生語言學得好壞的手段基本上是測驗。
三、高校雙語教學的成功標志
要體現(xiàn)雙語教學的優(yōu)越性,就必須做到在不增加學時的前提下,使上雙語課的學生在學科學上不亞于上常規(guī)課的學生,同時其英語也能取得長足的進步??拷档蛯W科成績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的雙語課當然不足為取,而學生英語得不到提高或依靠增加課時來完成學科學習的雙語課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我們認為學科知識和語言能力的雙豐收是我國高校雙語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也是檢驗雙語教學是否成功的惟一標準。在外語/第二語言教學上,國外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兩種教學觀點:一種觀點認為語言教師要對語言形式、功能、語篇進行單獨的教學;另一種觀點認為,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內(nèi)容上,學習者在學習內(nèi)容的同時就可以習得外語,把語言教學和課程內(nèi)容教學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用目標語進行課程教學,學生在獲取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因而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參照依托式教學模式,探索我國高校雙語教學成功之路
(一)依托式教學的教學理念
第一,特定目標英語教學法認為,如果要進行成功的外語教學,教學大綱的設計必須考慮到學習者學習外語的目的,而依托式教學與此相一致。第二,學習者良好的學習動機是學好外語的關鍵之一,依托式教學是建立在學習者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之上的,因而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動機。第三,教學原則規(guī)定了語言教學應該建立在學習者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之上,依托式教學不僅考慮到學習者現(xiàn)有的語言知識水平,同時還考慮到學習者的專業(yè)知識水平。第四,成功的外語學習應該建立在接受“可理解性輸入”上,而依托式教學模式正是以“可理解性輸入”為基礎的。
(二)探索我國高校雙語教學成功之路
目前我國高校里確實有百分之百用英語授課的雙語班,但更多的是英漢夾雜的“雙語班”。這種混雜型的“雙語班”無法充分體現(xiàn)文中所論述的先進教學理念。這種教學法即使有一定的教學效果,也是非常有限的。能否用全英語授課,除了教師的因素外,還有學生的因素。學生的英語水平要達到不僅能聽懂學科內(nèi)容,而且還要能表達自己學到的內(nèi)容(比如回答教師問題,做作業(yè),考試等)的程度。由于教師和學生的英語水平的限制,目前要在我國高校全面推廣全英語雙語課程還有一定難度,現(xiàn)提出如下建議。
第一,在目前過渡階段,可以容許雙語教學有不同的層次,但不鼓勵低層次的教學(指英文教材、中文講授),提倡以英語為主的講課,可以“采用原版英文教材,但教師用漢語和英語講課,使用外文板書”。對有條件以全英語講課的教師應予以支持,并作為雙語教學的樣板在校內(nèi)進行大力宣傳和積極推廣。第二,要培養(yǎng)一支高質(zhì)量的雙語教師隊伍,他們必須是專業(yè)/外語類復合型人才。這里要著重指出的是,通過在職培訓、出國進修等方式加強學科教師的語言功底固然重要和有效,但同樣不可缺少的是要培養(yǎng)雙語教師的語言教師意識。
第三,提倡英語教師和學科教師相結合。目前國內(nèi)高校普遍存在的情況是英語教師不了解學科課程內(nèi)容,而學科教師往往過不了英語關。第四,為了給全英語的雙語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可以在大學一年級英語教學階段就開展依托式教學。當然,英語課堂的依托式教學和雙語課堂的依托式教學是有根本性區(qū)別的,前者以學好英語為宗旨,后者則以掌握學科為目標。
我國高校的雙語教學是以提高外語(主要是英語)水平為主的教育,其目標是培養(yǎng)大批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進行交際的復合型專業(yè)人才。高校雙語教學為打破大學英語教學的嚴重的應試傾向開辟了道路。要搞好雙語教學,必須借鑒一些成功經(jīng)驗,采用依托式教學模式。教師能用全英語講授專業(yè)課,形成一條龍教學,相信會出現(xiàn)雙語教學和大學英語教學互補互促的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