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東
摘 要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創(chuàng)新型辦學模式,體現(xiàn)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宗旨,把市場資源和高等教育資源結合,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但是獨立學院與普通公辦高校有所不同,本文著重研究目前我國獨立學院學生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尋求解決辦法從而促進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完善,確保獨立學院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學生管理 弊端
1學生管理體制問題
一般而言,由于獨立院校是由公辦高校按照新的辦學機制,采取新的模式與市場即企業(yè)合作辦學,獨立院校能夠充分利用母校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聲譽以及民辦高校的新機制,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然而在現(xiàn)實中,獨立學院中的多種體制因素未能充分融合,利益相關方未能充分協(xié)調,不但未能充分發(fā)揮獨立院校的優(yōu)勢,還形成相互制約的不利局面,阻礙了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
1.1“公立”與“民辦”的關系
在學生管理機制上,獨立學院未能采用市場化的民辦高校的機制,實行績效年薪、目標管理等制度來調動管理隊伍的積極性,而是在減少改革成本和維系關系等因素考慮下依舊采用母體高校的精英式教育模式,采取放養(yǎng)式管理。管理人員指導理念以約束為主,工作方法古板陳舊,缺乏創(chuàng)新,這使得民辦高校本該具有的靈活機制難以發(fā)揮。
1.2“質量”與“效益”的關系
與高校合作辦學的民營企業(yè)的目的是追求經濟利潤,而獨立學院沒有國家經費支持,其經濟來源主要是學生學費,因此它的辦學目的與高校建立初衷有不同之處。企業(yè)希望不斷擴大招生規(guī)模,增加自身收益,教學質量不是其首要目標,這給學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學生管理過程都帶來了不良影響。雖然獨立院校多采用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但是多方利益糾纏,且難以有效和解與溝通一致,這都不利于學風與校風建設。
2管理團隊的問題
2.1返聘的高校退休管理干部
這部分人通常擔任獨立學院領導職務,領導學生管理工作,具有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經驗,具有高度責任心和事業(yè)心,但是由于年齡相對較大,經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繼承傳統(tǒng)高校的學生管理方法。對于新問題,新情況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學生管理思想落后,環(huán)境出現(xiàn)變化,難以做到因材施教,以人為本。
2.2公立高校派遣的學生管理人員
這部分人擔任獨立院校的中層管理人員,他們正值中年,思維活躍,能力較強,經驗也比較豐富,本應成為獨立學院新型學生管理機制的中堅力量。但是他們來自公辦高校,不愿意放棄曾經的鐵飯碗,試圖維持與公辦高校的聯(lián)系,寄希望于重回故地。因此在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害怕與原公辦高校領導意見不同,盡量沿襲原單位的管理方式,不思改革進取。
2.3公開招聘的青年教師
他們主要在獨立學院擔任輔導員,是基層的學生工作管理者,人數(shù)占總管理人員的80%。由于剛開始參加工作,往往熱情高漲,精力旺盛,但是沒有經過系統(tǒng)專業(yè)的培訓,在工作中會麻煩不斷,一段時間下來,工作熱情會大大降低。而獨立學院又不愿意大量出資為這些青年工作人員提供高質量的培訓,這種學生管理團隊狀況與滿足民辦要求的管理隊伍相差甚遠。最終,學生管理工作不能得到足夠重視。
3管理對象特殊性
獨立學院所招收的學生與普通公辦高校招收的學生相比,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xiàn)在成績差異、獨立性差異。
(1)就成績而言,獨立學院學生錄取成績與公立高校差異較大。同時,都獨立院校中成績兩極分化比較嚴重。有些是由于高考發(fā)揮失常,他們學習動力十足,希望得到認可,而還有一部分成績較差,不思進取,只是等待畢業(yè),因而兩極分化嚴重。
(2)就學生獨立性而言。獨立院校有相當一部分在校生由于家庭條件優(yōu)越,從小被家長寵愛,生活上缺乏自理能力,學習上也靠父母督促。進入大學離開父母后,由于無自覺性致使學業(yè)荒廢,也害怕與外界接觸,能力得不到鍛煉。加之學校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有力的培養(yǎng)模式,這些都給學生未來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4管理質量評價的問題
我國獨立院校興起于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浪潮,其人才培養(yǎng)質量是其長期生存和發(fā)展的基礎,質量問題又是人才質量的考核評價問題。獨立院校的培養(yǎng)考核模式首先應當考慮自身的特殊性,建立適合自身特點和學生特點的培養(yǎng)考核模式,而不是隨大流。但是,大多數(shù)獨立院校都沿襲了母體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考核模式,采用傳統(tǒng)的培養(yǎng)計劃的質量評價,未能根據(jù)獨立院校學生的特殊性、學院教學目標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復雜性進行創(chuàng)新來實現(xiàn)各方利益最大化。
5建議及結論
(1)建立健全管理體制,深入?yún)f(xié)調各方利益,抓住主要矛盾,堅持質量優(yōu)先,加強管理隊伍建設,落實以績效為導向的管理團隊建設,協(xié)調老中青三代管理人員,加強青年教師的培訓,提高中堅管理者的歸屬感,減小高層管理者的負擔,鼓勵其帶領青年教師創(chuàng)新。(2)根據(jù)學生特殊性,督促基層輔導員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思想狀況和生活情況,讓學生感受到來自學校和老師的關愛,促進學生心智的成長,為其融入社會打好基礎。(3)在學生質量評價上,校方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符合自身條件和目標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努力構建具有特色的教學專業(yè),嚴格把控質量關,通過各方努力為獨立學院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彭華安,彭滿陽.利益相關者理論與獨立學院治理結構的建構[J].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2).
[2] 李賜平,李邦銘.湖北省的獨立學院走向獨立的困境分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