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
摘要:本文明確了IT項目風險的內涵,以IT項目管理各階段為導向,研究IT項目在項目啟動期、建設期及運營期不同階段所面臨的內部風險,結合IT項目面臨的六大外部風險,構建IT項目風險體系,旨在讓IT項目組織對IT項目風險有全面清晰的認識。
關鍵詞:IT項目;風險;風險體系
一、IT項目風險內涵
美國著名咨詢機構Standish Group對信息技術項目的研究表明只有16%的項目實現(xiàn)其目標,50%的項目需要補救,34%的項目徹底失敗。大多數(shù)項目失敗的原因是對IT項目風險沒有及早的識別,且沒有相關的應對措施。
IT項目風險是指IT項目由于項目本身的復雜性以及項目外部環(huán)境的不確定性,對項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造成一定的影響,致使IT項目的特定目標沒有按照要求實現(xiàn)或者不能實現(xiàn)的結果。對于一個IT項目來說,究竟存在什么樣的風險,一方面取決于IT項目所處的外部環(huán)境,另一方面取決于IT項目本身的特點。這些風險會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IT項目的不同階段,特別是在項目的建設期影響會更大。如果沒有及早識別IT項目風險,就有可能延遲IT項目進度,增加IT項目成本,甚至使IT項目目標不能實現(xiàn)。
二、IT項目生命周期
IT項目在實施時,通常會被分解為幾個階段,以便更好的管理和控制項目。IT項目的各個階段便構成了項目的生命周期。根據(jù)時間先后順序,往往把IT項目生命周期分成三個階段:從需求被提出開始到項目決策稱為IT項目啟動期;項目建設、項目驗收稱為IT項目建設期;項目運營和評價稱為IT項目運營期。不同階段需要完成的任務是不同的,所從事的活動也不一樣,所以面臨的風險也大不相同。
1.IT項目啟動期
IT項目啟動期主要是識別用戶需求,明確項目的目標,并綜合考慮內外環(huán)境,論證IT項目的可行性。主要工作內容是:需求分析、項目定義和可行性研究。在IT項目啟動期存在著不確定因素,也是導致風險的相關因素。如:用戶需求不清晰導致IT項目目標不明確;項目決策是否批準,能否立項,項目方案是否可行,團隊是否配合等。
2.IT項目建設期
IT項目建設期主要是進行項目的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付諸實施并進行測試驗收。主要工作內容是:項目設計、研制開發(fā)和實施驗收。整個IT項目建設期是IT項目生命周期至關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出現(xiàn)問題,必然會導致項目目標的失敗。這個階段面臨的主要問題有:技術十分復雜或者使用不成熟的技術;工期拖延;費用增加;質量不合格等。
3.IT項目運營期
IT項目運營期主要是對IT項目系統(tǒng)進行運營與維護,保證系統(tǒng)正常運行。主要工作是運營維護、項目后評價。在這個階段,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有:系統(tǒng)升級困難;運行不暢;與客戶溝通協(xié)商頻繁,費用增加。
三、IT項目風險體系
在IT項目生命周期中,面臨的風險各種各樣,按照IT項目風險的來源,把IT項目風險劃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結合IT項目的特點以及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構建IT項目風險體系如圖1所示。
1.外部風險
外部風險指那些項目組無法通過努力消除或者規(guī)避的、超出項目組管理范圍的、阻礙項目目標實現(xiàn)的風險。常見的外部風險有以下六種:
(1)市場政策變化。據(jù)統(tǒng)計,在中國的與IT行業(yè)有關的企業(yè)早已超過5000家,規(guī),競爭空前激烈。同時,盜版、侵權現(xiàn)象使得原本激烈的競爭變得更為復雜。同時企業(yè)必然會受到政策的影響。政策制度不斷發(fā)展完善,對IT項目的約束也越來越多。
(2)行業(yè)自身發(fā)展。IT行業(yè)自身的發(fā)展可以用“日異月新”這個詞語來表示。信息技術高度發(fā)展的今天,IT行業(yè)的發(fā)展更是迅猛的。原型軟件(不更新的)使用壽命只有那么一兩年。只有不斷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才是IT行業(yè)的生存之道。
(3)自然災害發(fā)生。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屬于一種不可抗力,它對任何企業(yè)造成的傷害都是不可小覷的,IT項目的建設也不例外。
(4)威脅安全因素。威脅安全因素是對IT項目構成潛在破壞能力的那些因素。如非人為的設備故障、斷電、靜電、灰塵等。惡意人為的計算機犯罪、黑客、商業(yè)間諜等。
(5)政治法律問題。這是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問題,如:版權問題,從業(yè)人員道德問題。而這些問題一旦忽略,對IT項目會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失。
(6)經(jīng)濟文化約束。經(jīng)濟環(huán)境對IT項目的影響體現(xiàn)在項目組織的運行機制、工作內容、方法體系等方面。文化對IT項目的約束主要反映在項目組織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上。一個開拓型的項目組織往往能接受高風險。
2.內部風險
內部風險指的是IT項目內部產(chǎn)生的,可以通過一定的機制消除或減少的風險。而在IT項目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內部風險是不同的。
啟動期面臨的風險主要有:需求變化風險、立項風險、計劃風險和團隊風險。
(1)需求變化風險。它是指用戶需求不一致,頻繁變化;或者用戶提出不切合實際的期望。另一方面指的是IT項目組織對系統(tǒng)需求定義不清晰;或者對需求的分析不準確、不充分、有遺漏等。
(2)立項風險。它是指由于某些原因,IT項目建設方案不被批準。如:IT項目建設方案不符合企業(yè)發(fā)展方向;資金不到位或者利益不達標;IT項目人力資源稀缺等。
(3)計劃風險。它是指對IT項目計劃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或者計劃制定的很糟糕;沒有清晰的設置里程碑;沒有制定合理的時間、費用計劃;沒有對變更做好預先準備等。
(4)團隊風險。它是指團隊成員頻繁變動或流失嚴重;IT項目團隊成員意見不一致;成員技術水平不熟練,缺乏專業(yè)技能,沒有得到充分的培訓;團隊成員對自己的任務理解不透徹等。
建設期面臨的風險主要有:技術風險、進度風險、費用風險和質量風險。
(1)技術風險。該風險指由于與項目有關的技術因素變化而給項目建設帶來的風險。如:使用不成熟或者以前未曾使用過的新技術;技術相當復雜;需要與其他信息系統(tǒng)進行較多的集成等。
(2)進度風險。該風險是指由于種種不確定的原因導致IT項目延期完工的風險。該風險更多的和計劃的合理性、資源的充分性、經(jīng)驗的豐富性、技術的熟練性相關。
(3)費用風險。該風險主要指由于某些因素導致項目費用超支的可能性。如:IT項目預算不準確;研制開發(fā)采用高成本技術;IT項目進度延期使得費用增加等。
(4)質量風險。該風險主要指IT項目沒有按照預期實現(xiàn)項目目標或者說沒有達到或超過顧客滿意。如:系統(tǒng)基本功能不能實現(xiàn)、模塊設計不全面;系統(tǒng)設計不完整、不安全;系統(tǒng)不能移植或重用等。
運營期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升級維護風險、運行風險、溝通風險和費用危險。
(1)升級維護風險。該風險主要是指致使IT項目設計出的系統(tǒng)不能正常運行和維護的風險。如:硬件設備不能更新、升級或擴容;軟件方面系統(tǒng)不穩(wěn)定,故障次數(shù)較多;不能進一步挖掘系統(tǒng)功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等。
(2)運行風險。該風險是指造成系統(tǒng)不能正常運行的風險。如:系統(tǒng)運行緩慢;系統(tǒng)出現(xiàn)死機現(xiàn)象等。
(3)溝通風險。該風險主要指在IT項目運營期需要項目維護人員與顧客進行溝通解決,如果溝通不利,沒有達到顧客期望,也屬于項目不達標的一種現(xiàn)象。
(4)費用風險。項目運營期時間不確定,往往時間較長,而時間越長,維護成本越高,所以面臨著超支的風險。所以,應該在前期盡可能的做好一切工作,使得后期維護時間縮短,降低費用。
四、總結
IT項目風險體系是基于IT項目生命周期的三個階段來開展討論的,包括內部風險12種,外部風險6種,內部風險比較容易規(guī)避,而外部風險要求企業(yè)及時應對解決,將損失降到最低。該體系比較全面的分析了IT項目所面臨的風險,希望能幫助IT項目組織對IT項目風險有一個全面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