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翔+周青呈+劉睿強
摘要:運用SMART原則,優(yōu)化案例式教學活動的過程。聚焦90分鐘課堂,設置明確的、可衡量的、可達成的教學目標,借助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有限的時間內,達成教學目標。
關鍵詞:案例式教學;SMART原則;可衡量的;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14-0072-02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時代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模式越來越不能適應以創(chuàng)新為主的知識經(jīng)濟社會。由此,學者們借鑒國外大學的優(yōu)秀教學經(jīng)驗,開發(fā)了多種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案例式教學主張“先練后講,先學后教”,讓學生主動參與,從嘗試入手,從練習開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積極性,學生唱“主角”,而老師轉為“配角”,實現(xiàn)了教師角色的換位,有利于加強對學生自學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一、案例式教學的特點及問題
案例式教學活動具有以下四個特點:①情境性:要求學生參與到特定情境之中來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②主體性: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親自去搜集和分析資料,主動參與和解決案例或項目中的各種問題;③互動性: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④實踐性:案例需要源自實踐,滿足真實性。
依據(jù)案例式教學課程的特點,在實施教學方法過程中,通常存在以下幾點問題:①情境案例內容不具有現(xiàn)實性和可操作性。例如,案例內容設計不符合實際,沒有涵蓋本領域在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典型問題。②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學生沒有按照教師預先規(guī)劃的路線不斷思考。③教師在情境案例設置中,沒有充分考慮個體的差異性,導致學生的主體性沒有得以充分發(fā)揮。④學生對任務目標無法清晰認識,互動性交流往往不充分。
二、SMART原則介紹
SMART原則是目標管理中的一種方法。目標管理的任務是有效地進行成員的組織與目標的制定和控制以達到更好的工作績效,SMART原則便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而提出的一種方法,由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于1954年首先提出,目前在企業(yè)界有廣泛的應用。
SMART原則中的“S”“M”“A”“R”“T”五個字母分別對應了五個英文單詞:Specific(明確性)、Measurable(可衡量性)、Attainable(可達成性)、Relevant(相關性)和Time-bound(時限性)。同時,SMART原則還有另一種變體——SMARTER,前五個字母與上述原則相同,而后兩個字母“E”和“R”則分別對應了單詞Evaluated(被評估的)和Reviewed(被檢驗的)。
三、運用SMART原則設計案例式教學的過程
(一)SMART原則的實施要求
根據(jù)SMART原則的具體含義,結合案例教學活動中的基本內容,用X-Mind思維導圖軟件,總結了教學活動的具體實施要求;如圖1所示,從五個原則入手,結合教學活動的目標、內容及方法,總結出的16個要點,可以方便高效地幫助教師快速完成精細化設計,有效解決案例式課堂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二)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運用SMART原則將《AUTOCAD工程繪圖及實訓》課程(共兩個學時的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設計了90分鐘的教學活動,設計思路用X-mind思維導圖軟件完成。如圖2所示,課程任務是讓同學們在20分鐘內,分6個小組完成5件零件圖的繪制,任務衡量標準是需滿足5類樣式屬性的繪圖要求(圖層,文字,線型,表格和尺寸);任務的達成措施,分為6個步驟,在步驟3和步驟6給出兩個評估測試點,由教師進行評估確認,確實保證任務過程按預期結果進行。
(三)SMART原則在教學活動中的效果
在本次90分鐘的課堂后,我們對47位學生做了一份調查問卷。如圖3所示,調查問卷的題目選自《案例教學法課堂質量評價量表》,選取了與案例教學內容相關的六個問題,統(tǒng)計出了它們各自的評價分數(shù)。我們得到的結論如下:與沒有運用SMART原則的案例教學內容質量相比,SMART原則可以優(yōu)化案例式的教學活動的質量。
四、結語
運用SMART原則的目的是高效管理我們的課堂,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案例式教學的理念真正落實在每一節(jié)課中,提升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滿意度,同時實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確定的培養(yǎng)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的總體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喻淇,李永波.基于SMART原則的經(jīng)濟學課程實驗教學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10):203-205.
[2]王建武.用SMART原則指導學習型組織共同愿景建設研究[J].科教文匯,2010,(20):186-187.
[3]周彥斐.運用SMART原則優(yōu)化項目教學過程探究[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13,15(4):94-96.
[4]白琳,黃冬梅,陳慶海,王愛繼.運用SMART原則設計“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目標[J].計算機教育,2010,(20):134-135.
Abstract:The use of SMART principles can be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f case based teaching activities.Focusing on teaching 90 minutes in the classroom and making full use of SAMRT principles,you can set a clear,measurable,achievable goal,finally,with the relevant curriculum resources,we can achieve teaching objectives in a limited time.
Key words:case based teaching;SMART principles;measurable;teaching purp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