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娜
[摘 要]翻轉課堂有助于學習過程的重建,微課為其實現(xiàn)提供了技術工具。文章以“國際商法”課程中“信用證支付”一節(jié)為例,以微課為載體,構建基于知識傳遞-知識內化-課堂反饋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討論“國際商法”課程對新教學模式的適應性問題。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國際商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1.219
“國際商法”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存在諸多問題,亟須引入新的課堂教學模式。新近興起的“翻轉課堂”可實現(xiàn)“國際商法”學習過程的重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必須依賴信息技術。《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fā)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北疚囊浴皣H商法”課程中“信用證支付”一節(jié)為例,進行教學設計與實踐,并對微課的課程適用性進行分析。
1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1 微課的概念與應用
國外提出“微課”這一名稱由來已久,其內涵不盡相同。美國高級教學設計師David Penrose稱微課為“知識脈沖”,Educause 將微課定義為“一節(jié)短小的視音頻,呈現(xiàn)某個單一的、嚴格定義的主題”。國內關于微課有“微型課程”“微課程”“微課”等不同提法。胡鐵生認為微課是以短小精悍的視頻來闡釋某一知識點,利用相應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等教學支持資源,構成一種半結構化、主題突出的資源單元應用生態(tài)環(huán)境。李玉平認為微課程主要以數(shù)字故事為呈現(xiàn)方式,倡導利用碎片化學習時間。
1.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現(xiàn)狀
國外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實踐起步較早。Marco Renchetti探討了教學視頻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Moravec在生物課上對現(xiàn)行教育方法進行改革,要求學生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并完成作業(yè)。國內關于翻轉課堂實踐研究主要針對特定課程開設。楊九民等構建了基于微視頻資源翻轉課堂的實驗教學模式,研究表明該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及實驗操作的正確率。謝春苗則針對“基礎會計”課程理論性強、學生課堂參與度差等缺陷,構建了以學生自學為主,以微視頻為輔的教學模式。
2 目前“國際商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該課程理論性強,專業(yè)術語眾多,關聯(lián)概念難以厘清,導致教師基礎理論知識學時過多,課堂難以互動;另外由于學時限制,“擠出效應”致使課堂上案例教學不充分,學生對理論性內容的掌握無法很好地與實際經濟現(xiàn)象結合,理論內容的高難度,加之案例教學的缺失最終會導致學習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喪失對該課程的學習興趣。
2.2 教學模式過于傳統(tǒng)單一
對課堂教學而言,仍處于傳統(tǒng)的兩階段教學模式,即通過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師生互動實現(xiàn)“信息傳遞”過程;通過學生課后復習和練習完成“吸收內化”過程,其考核方式也只能依賴于考試,這就造成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差等問題。
2.3 接觸實踐教學機會不多
若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理論聯(lián)系實際,為學生提供接觸國際貿易爭端處理的實踐機會。目前,出于多方面的考量,能夠聯(lián)系到的實踐教學基地寥寥無幾。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大多落后于貿易實際十年以上,進入工作單位后難以靈活處理與所學知識差距巨大的實際貿易問題,造成理論與實踐的脫離。
3 翻轉課堂的流程設計
本文選擇“國際商法”中實踐性最強的“信用證支付”一節(jié)為例,構建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3.1 知識傳遞
課前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將信用證支付案例中所涉及的要點細化成相對較小且完整的小知識單元,應用錄頻軟件錄制視頻。錄制過程中對信用證的含義、種類、特點和信用證欺詐例外原則錄制PPT,對一些重點難點用屏幕畫筆工具表明;對信用證當事人關系、權利義務和信用證支付流程采取動畫形式。錄制完畢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供學生下載、觀看,并將視頻分享,同時布置思考問題和部分課堂討論任務,如信用證欺詐的單獨案例等。學生在課前通過在線或下載觀看學習視頻,同時借助各種社交工具進行協(xié)助學習,完成任務。教師也可以在線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指導、答疑。
3.2 知識內化
知識內化的過程可通過對課前布置好的問題和任務分析討論實現(xiàn)。首先將學生分組。根據(jù)平時學生的學習特點,將中上下等學生混編,4~8名同學為一組,確定組長。此法可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對課前任務的理解能力和解釋效果,有助于教師確定下一步教學任務的難易程度。其次在課堂上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情況,分別邀請小組選出代表對主要知識點進行講解,提出疑難之處,教師有針對性地解答;學生對于課前布置的思考問題進行回答,教師肯定正確答案并進行評價;對于課前作業(yè)采用組間交換的形式,由學生一對一地共同找錯并更正錯誤。期間學生如果有疑問可以內部互相討論,或有針對性地再次學習視頻。
3.3 課堂反饋
教師在課堂上拋出與信用證支付相關的總結性案例,要求分組討論,并找代表回答,以此再次檢驗本節(jié)課知識重點的學習效果。在下課前,教師應分別從學生個體、學生組別、班級集體三個角度,對其表現(xiàn)進行公平公正的評價,并根據(jù)其表現(xiàn)確定每個學生的課堂成績。課后,教師通過對任務完成結果的分析及學生的反饋意見,對教學模式、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修正,并擬定下次課程的課前思考問題。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不是強調用視頻學習代替教師,也不是單純的網上課程,而是一種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有助于教學步驟的逐步完善,提升教學效果,也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4 翻轉課堂適用性問題分析
現(xiàn)有研究表明,翻轉課堂在項目教學法或以技能任務型為主的課程中具有一定優(yōu)勢?!皣H商法”基本上不能歸入上述類型,但實踐證明,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兼顧理論與實踐的課程更具優(yōu)勢。
然而必須指出,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并非對“國際商法”的全部課程內容均適用?!皣H商法”課程知識點分布寬泛,在某些章節(jié)中,要面對較為復雜的邏輯體系知識,此時采用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會遜于具有較大容量的學科教育方式,應沿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對于知識點突出,與實踐案例貼合性較強的章節(jié),翻轉課堂提升學習效果的優(yōu)勢明顯。因此判斷并選擇最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知識點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胡鐵生.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8):36-42.
[2]吳云.淺談微課在數(shù)據(jù)庫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無線互聯(lián)科技,2014(4):243.
[3]程瀟.微課在《現(xiàn)代物流學》精品課程建設中的融合[J].經營管理者,2013(12):360.
[4]張崎靜.基于微課程的高職英語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3(12):57-58.
[5]楊九民.基于微視頻資源的翻轉課堂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10):36-40.
[6]謝春苗.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基礎會計》實訓課為例[J].新課程研究,2014(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