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愛珍
【摘要】音樂游戲是幼兒音樂教育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其對于提高幼兒的音樂興趣,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先對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的中的作用進行闡述,之后對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策略予以探討。
【關鍵詞】幼兒教育 音樂教育 音樂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196-02
音樂教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其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素質(zhì),實現(xiàn)幼兒的全面素質(zhì)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音樂教育效果,幼兒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來展開教學工作,音樂游戲教學模式因此而得以出現(xiàn),其在為幼兒音樂教育開創(chuàng)新方法的同時,也為幼兒音樂教育的進步打下了基礎。
一、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在幼兒音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音樂游戲作為以游戲為途徑的教學方法,其能夠通過游戲這一媒介將音樂知識傳遞給學生,這種傳遞是在游戲過程中潛移默化完成的,這對于完成幼兒音樂教育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1.能夠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音樂游戲的科學應用,能夠?qū)崿F(xiàn)對幼兒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fā),這對于實現(xiàn)幼兒音樂教育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一名幼兒來說,他們的行為完全依靠自己的興趣來予以支配,對于喜愛的東西他們往往愛不釋手,對于不喜歡的東西他們連看都不會看一眼。從幼兒的發(fā)展心理來看,他們對于音樂是有一定興趣的,但興趣的程度和持久度遠遠不及游戲。在這種前提下,教師可以借助游戲的方式來讓學生將他們對游戲的興趣遷移到音樂當中,最終達到理想的音樂教育目標。
2.能夠調(diào)動參與欲望
游戲之所以受到的幼兒的喜愛是因為其具備足夠的互動性,在游戲當中幼兒可以身體力行的參與,并在參與過程中體會和感受游戲的樂趣。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開展音樂游戲的教學方法,能夠很大程度上調(diào)動起學生對游戲的參與欲望,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游戲當中來,并在游戲中大膽的表現(xiàn)自己,這是其它音樂教學方法所不具備的優(yōu)勢。在音樂游戲的支持下,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學習的參與欲望高漲,游戲過程中他們也會因為精神上的集中,而對游戲中的音樂知識有更好的記憶效果,這對于提高音樂教學效果提供了重要支持。
3.能夠體現(xiàn)音樂價值
在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更側重幼兒在音樂技能方面的提升,而忽視了音樂價值的綜合性體現(xiàn),這種教育方法對于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構建是不夠科協(xié)而的。音樂游戲的教學方法,能夠在游戲模式的基礎上,將音樂趣味化,并能夠通過將音樂與美術、表演等其它知識的融合來實現(xiàn)對音樂價值的全方位體現(xiàn),幼兒能夠通過唱唱跳跳、寫寫畫畫的方式來完成對音樂的學習,這不僅讓音樂學習變得輕松,同時還能夠幫助幼兒更好的認識音樂、了解音樂、學習音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二、音樂游戲在音樂教育中的運用策略
在采取音樂游戲進行幼兒音樂教學過程中,要想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為幼兒音樂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提供支持,教師必須要做好對音樂游戲的科學設計,具體工作內(nèi)容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科學選擇音樂游戲
科學的選擇音樂游戲是確保其有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教師在進行音樂游戲設計時,出現(xiàn)了音樂或游戲選擇不當?shù)那闆r,那么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會引起學生對音樂、游戲興趣的降低,造成事半功倍的結果。在進行音樂游戲選擇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三方面問題。其一,所選擇音樂、游戲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思維水平,因為幼兒的心智非常有限,因此選擇的音樂和游戲必須要能夠讓他們聽得懂,才會有效果;其二,所選擇音樂、游戲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有興趣才會參與到音樂游戲當中來,因此所選擇的音樂、游戲必須要能夠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的興趣,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熱情參與到音樂游戲當中來;其三,所選擇音樂、游戲之間的契合性,契合性不好的音樂游戲會帶給學生不舒服的游戲感受,音樂教育效果也會因此大打折扣,擁有良好契合性的音樂游戲則能夠得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因此注意音樂與游戲之間的契合性也非常重要。
2.營造良好游戲氛圍
良好的氛圍能夠?qū)θ说那榫w帶來感染作用,在幼兒音樂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想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音樂游戲的作用,就必須要做好游戲氛圍的營造,以此來實現(xiàn)對幼兒參與音樂游戲情緒的調(diào)動,為音樂游戲的有效展開提供支持。在營造音樂游戲氛圍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的音樂內(nèi)容來對游戲氛圍進行營造,以確保音樂游戲氛圍能夠與音樂游戲保持一致,為音樂教育提供支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既可以根據(jù)音樂內(nèi)容獨立營造音樂游戲場景,也可以通過多個游戲場景的交叉來帶給學生豐富的音樂游戲體現(xiàn),實現(xiàn)交叉性的音樂教學工作。例如在進行《找朋友》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營造一個以友誼為主題的氛圍,給予學生情感上的感染。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進行《找朋友》的學習中,穿插《丟手絹》的音樂游戲內(nèi)容,在帶給學生豐富游戲體驗的同時,也為學生在兩首歌曲的學習方面帶來支持。
3.體現(xiàn)游戲的趣味性
從幼兒的生理發(fā)展規(guī)律角度來看,由于幼兒的思維水平有限,因此他們很難依靠自己的理解力去完成對音樂欣賞性、趣味性的感知,在這種情況下,音樂游戲作為以游戲為途徑的教學方法,其想要發(fā)揮出實際作用,就必須要體現(xiàn)出游戲的趣味性本質(zhì),這是幼兒音樂游戲教育模式的基本要求,需要每一個教師在教學時予以注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到能夠?qū)⒁魳酚螒虍斨械闹R故事化、清晰化,讓學生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并有所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要通過對故事和游戲之間的科學聯(lián)系,來讓幼兒能夠感受到音樂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從而吸引他們參與到音樂游戲當中來,為音樂游戲的有效進行,音樂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帶來支持,增強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為他們以后的音樂學習打下基礎。
4.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教師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音樂游戲教學中亦是如此。教師作為音樂游戲的設計者,其能夠最為準確的把握音樂游戲當中每一個游戲點設置的目的和實現(xiàn)的方法。因此,當幼兒進行音樂游戲時,教師要發(fā)揮出自己在音樂游戲當中的關鍵性作用,給予學生正確的游戲指導和幫助,讓幼兒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完成音樂游戲,實現(xiàn)音樂學習。因為音樂游戲是由幼兒來進行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指導時,要做到恰到好處,切忌過多指導而讓學生失去了在音樂游戲當中的主體地位,干擾了他們的游戲欲望,影響音樂游戲教育效果。為此,建議教師多以觀察為主,當學生出現(xiàn)了較大程度偏差或出現(xiàn)嚴重錯誤時在予以指導,指導時以點撥為主,以達到既可以完成指導,又不會影響學生主體地位的目的,為幼兒音樂游戲的有效開展提供支持,也為幼兒音樂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打下基礎。
總結:
綜上所述,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科學運用,是現(xiàn)代教育方法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實現(xiàn)途徑,其對于提高幼兒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音樂游戲的有效性,教師一定要做好對音樂游戲的科學設計,保證其能夠符合幼兒的心理需求,并且能夠激發(fā)出他們的學習興趣,在為幼兒音樂教育提供基礎支持的同時,也為幼兒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夢飛.幼兒音樂教育中音樂與游戲交互作用的意義[D].浙江師范大學,2013.
[2]劉莎.淺論“游戲”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性[J].黃河之聲,2015,03:23.
[3]唐艷紅.幼兒音樂教育活動游戲化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5,05:135.
[4]張慧萍.幼兒音樂教育中的游戲互動探討[J].快樂閱讀,201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