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珊
【摘要】音樂文化是人類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音樂文化的傳承主要通過對音樂的學習才能實現(xiàn),而音樂教育就是音樂傳承的主要方式。我國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的國家,音樂教育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而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多元化 音樂教育 民族音樂 傳承 作用
一、引言
音樂文化是人類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包括了所有的音樂理念與音樂行為活動,音樂文化的傳承主要通過對音樂的學習才能實現(xiàn),而音樂教育就是對音樂有組織、有目的的進行教育的行為,它是音樂傳承的主要方式,同時它也是音樂形成與發(fā)展的前提條件。我國是一個多民族文化的國家,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都反映著民族特色,并形成了民族音樂教育的特點。所以,我國音樂教育具有多元文化的特色,而多元文化的音樂教育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傳承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概述
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是兩個密切相關、但又非常獨立的概念。音樂文化包含了人類思想的結晶,并且受到民族傳統(tǒng)的影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而音樂教育是對這些民族音樂文化進行傳承的載體,它是民族音樂傳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比如,音樂教育可以對有價值的民族音樂進行保存與推廣,因此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音樂教育是屬于音樂文化的一部分,它對音樂文化的形態(tài)保存與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而音樂教育主要的陣地是學校音樂教育,學校音樂教育承擔著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重任,學校音樂教育給了音樂教育一種規(guī)范與制度化的形態(tài),使得音樂教育更加的系統(tǒng)、更加的科學。總之,音樂教育與音樂文化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離開音樂教育則民族音樂文化則無法傳承,而離開民族音樂則音樂教育失去了教育內容。
多元化的音樂教育形式主要體現(xiàn)在音樂教育中多元化傳承的方式上:一是由于我國多民族的特點,使得民族音樂的產生大多直接來源于語音的音調高低,這就使得該民族在音樂文化的發(fā)展中不斷地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風格,這種風格不僅以該民族的語音音調為基礎,同時也受到該地區(qū)審美觀與價值觀的影響。二是多元化的音樂文化符號形成了多元化的音樂教育觀念與音樂教育內容。教育觀念與教育內容影響著教育方式的形成,這些影響因素都無不受著該民族傳統(tǒng)文化、心理需求、思維方式的支配,使得我國音樂教育呈現(xiàn)出地域性、民族性等多元化的特點。
多元化音樂教育理念,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具有包容性的視野,可以從不同的角度批判性地分析民族音樂之間的差異性,需要讓學生了解多元音樂文化教育所包含的內容。比如,多元音樂文化包含了本民族音樂文化與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然而需要強調的是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在多元化音樂教育中的位置;以及掌握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用包容性的視野區(qū)別不同的音樂風格化,了解現(xiàn)代音樂教育的發(fā)展趨勢以及面臨的教育改革。學校音樂教育的首要職責是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進而理解其他民族的音樂文化,這樣才能夠發(fā)揮學校音樂教育對多元化民族音樂傳承的作用。
三、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對民族音樂傳承的作用
第一,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所謂音樂文化,就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通過音樂的形式所形成的一種文化形式,并且成為一種音樂教育的過程。民族音樂文化是一個與民族的特色緊密相關的音樂文化,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除了在本民族中進行有效的傳承和發(fā)展之外,必須將其放置于多民族以及多元化的環(huán)境當中,通過與多元文化的人融合互動,形成一種更為有機的、更具生命力的民族音樂文化。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基本功能就是將多元性的音樂文化內容進行不斷地組織重構,找到最易于教育者所接受的教育方式,保障多元音樂文化的有效傳承和發(fā)展。因此,通過多元文化音樂教育進行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和發(fā)展,是非常具有實踐意義的有效途徑。
第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能夠有效促進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具體實踐中,對那些不斷產生的新的音樂文化元素進行有效的吸納整理,是多元文化音樂教育的重要功能和內容之一。從某種角度來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其實也是一種創(chuàng)造音樂文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之中,受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之間的個體差異以及思想觀念的不同,導致多元音樂文化教育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復制前人音樂文化的行為,而是要在借鑒前人的音樂文化的同時,不斷的進行融合整理,并且吸納新的音樂文化,碰撞出新的音樂文化火花,進而達到更優(yōu)的多元音樂化教育效果。因此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能夠為本土的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以供新鮮的養(yǎng)料,讓本土的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更具光彩。
第三,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能夠有效增強民族音樂文化的凝聚力。
不光是音樂文化,社會中的任何一種文化都不能脫離人類社會而獨立存在,每一種文化都是與社會經濟、科技、政治相配套和相適應的。音樂文化教育功能的發(fā)揮,必須是結合和融入到社會當中去,取決于社會經濟、科技、政治等人不同的方面獲得協(xié)調統(tǒng)一,才是一種有效的音樂文化,才能在文化教育中發(fā)揮出應有的作用。在民族音樂文化中,所謂的民族其實指的也就是一個特定社會經濟、科技、政治的綜合特征。在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通過對多元文化的學習和借鑒,能夠使民族音樂更加的具有國際化視野和本土化特征,能夠使本民族的音樂文化更加的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更加有利于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讓民族音樂文化的教育功能發(fā)揮的更加的突出。
參考文獻:
[1]侯可心.新時期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遞的關系及實現(xiàn)策略[J]. 戲劇之家. 2016(21).
[2]趙海英.高校音樂教育中急需展開多元文化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 2005(01).
[3]馮光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與學校音樂教育[J].中國音樂.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