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玲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6.32.178
[摘要] 目的 評價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應用在腦梗塞導致偏癱老年患者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整群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該院收治的腦梗塞導致偏癱的老年患者68例,分為兩組,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則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分析兩組護理的效果。 結果 護理后,研究組BartheI指數(shù)為(62.35±2.19)分、FMA評分為(63.59±5.34)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43.96±3.75)分、(52.19±4.57)分,P<0.05;研究組NIHSS評分為(6.32±0.58)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14.25±2.33)分,P<0.05;且研究組總有效率94.12%,高于總有效率76.47%,P<0.05。結論 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應用于腦梗塞導致偏癱老年患者中的臨床效果顯著,可推廣。
[關鍵詞] 綜合康復護理路徑;腦梗塞;偏癱;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 R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6)11(b)-0178-03
腦梗塞是臨床常見的一種腦血管疾病,該病的患病率、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隨著我國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腦梗塞的病死率有所緩解,但其導致偏癱的幾率仍居高不下。腦梗塞致偏癱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生活的質量,而且還會增加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有調(diào)查顯示,在腦梗塞導致偏癱患者中開展規(guī)范化、系統(tǒng)化的護理措施,有利于促進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提升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質量[1]。該文主要就該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68例腦梗塞導致偏癱老年患者中分別開展常規(guī)護理及綜合康復護理路徑的臨床價值進行研究,并總結結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次所選68例研究對象均整群選自于該院接收并治療的老年腦梗塞導致偏癱患者中,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進行分組,每組均34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范圍在60~76歲之間,平均(68±1.25)歲;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范圍在61~78歲之間,平均(69±1.63)歲;研究組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兩組在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的比較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作進一步對比研究。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該次所選研究對象均參照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擬定的診斷標準[2]確診,且均經(jīng)頭顱CT及MRI證實。該次研究經(jīng)該院醫(yī)學倫理會、患者家屬簽字同意;均為單側偏癱,無肢體畸形者。所選研究對象均排除合并肝腎功能異常者,排除短暫性腦缺血者,排除合并出血液性疾病者;剔除治療中出現(xiàn)感染、呼吸衰竭及出血者。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包括:入院宣教、病情監(jiān)測、用藥護理及出院指導等,研究組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路徑,具體措施如下:①體位護理:護理人員應盡量給予患者健側臥位,保持患側上肢的前伸,并在上肢的下方置一高枕,并在患側下肢放置一個長枕;同時,保持患側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處于屈曲位。選擇患側臥位時,護理人員應保持患者患側肩前伸,前臂旋后、掌心向上;健側的下肢在前、患側髖關節(jié)、膝關節(jié)自然彎曲。此外,護理人員應每隔2 h變換一次體位,以防壓瘡;但在變換體位時,護理人員應避免頭部的扭曲。②給予患者關節(jié)功能康復訓練: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先進行大關節(jié)的活動,然后再進行小關節(jié)活動;先活動健側,再活動患側;3次/d;活動期間,應以關節(jié)不痛為最佳。待患者肢體功能逐漸恢復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主動訓練,包括:屈膝、屈肘等,但在進行康復訓練時,護理人員應把握好訓練的強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③加強對患者語言認知功能的訓練:護理人員可通過播放音樂、廣播等來刺激患者大腦,增強其語言感覺;同時,護理人員還可通過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來提升患者語言能力;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預和疏導,并耐心引導患者開口說話。訓練時,首先以單句為主,然后在提升訓練的難度。④日常生活指導: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進行穿衣、洗簌、解扣、如廁、握筆等,同時,根據(jù)患者病情恢復情況,給予其站立行等訓練。⑤心、肺及腦部康復護理:護理人員應定期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包括呼吸、瞳孔等,有輕微腦水腫者,可給予其冰枕以降低顱內(nèi)壓力;對于病情較重者,可給予其呼吸機輔助治療;對于呼吸功能較弱者,護理人員可遵醫(yī)囑給予患者插管通氣。
1.4 效果評定
采用BartheI指數(shù)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定,其中,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能力越強;采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量表(FMA)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運動功能進行評定,其中,評分越高,表示患者運動能力越好;根據(jù)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量表(NIHSS)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進行評定,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越嚴重[3]。同時,對兩組護理后康復效果進行評定,其中:護理后患者肌力強度至五級,日常生活基本能夠自理為顯效;護理后患者癱瘓肢體的機體提高二級,部分生活能自理為有效;肌力無變化,日常生活無法自理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5 統(tǒng)計方法
該組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BartheI指數(shù)、FMA評分
護理前,兩組BartheI指數(shù)、FMA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護理后BartheI指數(shù)、FMA評分與護理前比較呈上升趨勢,且研究組上升程度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護理前后兩組NIHSS評分
護理前,研究組NIHSS評分為(22.36±2.31)分,對照組NIHSS評分為(21.96±3.26)分,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NIHSS評分為(6.32±0.58)分,對照組NIHSS評分為(14.25±2.33)分;兩組護理后NIHSS評分呈下降趨勢,且研究組下降程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3 對比護理后兩組的康復效果
護理后,研究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的意義,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勢的加劇,使得老年腦梗塞患者的數(shù)量逐年增多;加之,老年患者機體功能逐漸衰退、合并基礎疾病較多,致使腦梗塞后發(fā)生偏癱的幾率較高,給患者生活及生存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相關調(diào)查研究顯示,在給予老年腦梗塞致偏癱患者臨床治療的同時,還應加強對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進而促進患者受損大腦的修復和重建,提升其生活及生存的質量[5]。
綜合康復護理路徑的內(nèi)容較多,不僅包括體位、關節(jié)功能、語言功能、日常生活功能的護理,而且還包括心肺功能的康復護理;將其用于老年腦梗塞致偏癱患者中,能夠大大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體運動功能[6]。該次研究中,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路徑的研究組,其護理后,研究組BartheI指數(shù)為(62.35±2.19)分、FMA評分為(63.59±5.34)分,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43.96±3.75)分、(52.19±4.57)分,P<0.05;且研究組護理后NIHSS評分為(6.32±0.58)分,優(yōu)于對照組的(14.25±2.33)分,P<0.05;與柴華等[7-8]治療后的NIHSS評分(6.75±5.44)分相比,結果相似,提示,在老年腦梗塞致偏癱患者中實施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有利于促進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及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此外,研究結果還顯示了,研究組護理后的總有效率94.12%,高于總有效率76.47%,P<0.05,提示,綜合康復護理路徑有利于提升腦梗塞導致偏癱老年患者的肌力,進而提升其生活及生存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腦梗塞導致偏癱老年患者中開展綜合康復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顯著,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袁清強,王同慧,王永峰,等.分析早期綜合康復治療應用于腦外傷偏癱患者治療中的價值[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11):125.
[2] 梅杰民.早期綜合康復對腦出血偏癱患者術后康復進程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33):278-279.
[3] 劉宣,王美玲.綜合康復治療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康復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6,19(8):79-81.
[4] 陳艷,李春利.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在腦出血偏癱患者護理中的應用評價[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5,19(10):8-10.
[5] 蔡美娟.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J].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4,27(5):513-514.
[6] 趙習明.腦梗死偏癱患者早期綜合康復訓練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3(11):1357-1358.
[7] 張延紅,趙曉麗,王東.早期綜合康復干預對腦卒中偏癱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河北醫(yī)藥,2014,36(10):1564-1566.
[8] 柴華.綜合康復護理干預模式在腦出血偏癱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6,20(11):1558-1559.
(收稿日期:2016-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