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萍
【摘 要】本文根據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心理特點,探索實現(xiàn)口語交際有效教學的“四說”,即敢說、樂說、能說和會說,以提高教學品質及中職學生的口語能力。
【關鍵詞】中職學生 口語交際 敢說 樂說 能說 會說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B-0120-02
傳統(tǒng)的中職口語交際教學往往只停留在“聽話、說話”的層次,而忽視了口頭語言表情達意、交流信息、相互溝通的功能,導致課堂上學生不愿交流。要讓學生做到“四說”,即敢說、樂說、能說和會說,筆者的具體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建立良好語境,促進學生“敢說”
部分中職學生由于環(huán)境、心理等因素,缺乏當眾表達的勇氣和清楚表達的能力與習慣,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理解,并予以幫助和引導。因此,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筆者把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氛圍擺在首位,鼓勵學生勇于登臺,培養(yǎng)和促進訓練學生敢于表達。
首先,轉換教師角色。教師應努力建立輕松、自主、愉悅的語言環(huán)境,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相信是彼此交流的前提和基礎。教師應相信成長中的每一名學生,他們都有著個體發(fā)展的空間和潛能。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筆者不擺“師尊”的威嚴,樂于扮演一位善于傾聽的朋友,與學生學中聊、聊中學。筆者常和學生進行自由、開放式交流,搭建師生心靈互通的橋梁。
其次,創(chuàng)設班級語境。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堂上無所事事,筆者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分組圍圈而坐,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作為引導者就是要努力讓學生善于交往,協(xié)同合作,學會傾聽,使學生能夠和諧舒暢地漸入佳境。當一員發(fā)言后組內其他成員點評,或者他組成員點評,每點評一次加一分。通過不斷地推進,引發(fā)課堂的“蝴蝶效應”,最終實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敢說”。
二、優(yōu)化評價機制,調動學生“樂說”
課堂教學中我們對學生的評價應表現(xiàn)在“三重”上,即重激勵、重發(fā)展和重能力?,F(xiàn)代評價理論也認為,評價的功能不僅在于甄別、選拔,更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善于利用評價這一工具,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動力源和助推器。
(一)運用激勵性評價方式鼓勵學生“說”
1.態(tài)勢語激勵。態(tài)勢語是教師口語教學的輔助手段,有效運用能使課堂變得輕松、和諧,學生心情愉悅,自然促進師生的教學相長。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表達過程中的亮點,予以中肯評價,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對不足之處要及時指出或延緩指出,使學生有前車之鑒和緩沖的心理準備。教師的語言褒獎在一定程度上會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使學生的個性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獲得發(fā)展。
2.量化激勵?,F(xiàn)代教育大力提倡量化管理,對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進行分值顯示。教學中我們不妨運用中職學生競爭意識強的個性心理特點,通過知識搶答、“一筆畫”、繞口令等比賽內容來吸引學生,分數(shù)可依題目的難易以及各組參與的人數(shù)進行量化評分。筆者將全班學生分為 6-7 個小組,各組分別起妙趣橫生的組名,有的叫“魔仙堡”,有的叫“遠航”,還有的叫“666”。在競賽中,各組學生使出渾身解數(shù)搶答爭分,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口語表達的效果,而且也使學生凝聚信心、增添動力、開拓進取。
3.興趣激勵??鬃釉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笨谡Z交際教學必須投生所好,采用興趣激勵的方式活躍學生思維,助推師生交流的成功。教師可以結合社會生活中新穎有趣的事例進行說理,比如“IPhone7 的最新發(fā)布”,讓學生就這一話題展開討論,進行買或不買雙方觀點的激烈辯論。這樣可使?jié)M足學生求新、好奇的心理特點,激發(fā)他們思考的興趣,促使他們在思辨中成長。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評價能力激發(fā)學生去“說”
側重引導學生對自己、他人的口語交際過程中的語言、情感態(tài)度進行評價。如在《介紹他人》一課中,筆者設計《你身邊的他(她)》的話題,學生相互評價。學生對他人的評價反應強烈,或否定,或肯定,或以激勵的語言鼓勵,或以委婉的語言勸誡。在自主評價中,學生聽和說的能力、合作意識均得到發(fā)展,學生是學習的真正主人,從而增強交際的信心,樂于交流。
三、注重形式多樣,訓練學生“能說”
(一)豐富內容,說得實
教師要用心挖掘教材,尊重學生個體,根據學生實際口語交際能力,放手讓學生進行多方位的口語交際訓練。
1.說新聞?!罢f新聞”欄目已在電視新聞類節(jié)目中占據了頗為重要的位置,也是目前比較新潮的新聞類節(jié)目。如鳳凰衛(wèi)視的《傾傾百老匯》、山東衛(wèi)視的《秀才來了》以及廣西衛(wèi)視的《觀點致勝》,等等。課前筆者布置學生搜集新聞,課上分批上臺交流。學生不僅增長了見聞,而且從不同的視角闡述新的觀點,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善思的習慣。
2.談分享。部分的中職學生,心中只有他人給予,卻從未想過付出和分享。因此將學習任務前置,讓學生準備一則故事、一篇佳作、一部電影或一道菜的制作等,內容寬泛,不刻意框定話題。課上學生交流順暢,傾情分享。這個環(huán)節(jié)不僅使學生培養(yǎng)了品德,鍛煉了膽量,而且達到情感和表達的有效統(tǒng)合。
(二)指導精當,說得準
教師的精講體現(xiàn)在言簡意賅,用寥寥數(shù)語便使學生開竅,將內容講到“點”上,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依據中職學生的可接受性及領悟程度采取靈活的教學策略。學生的發(fā)言往往是只言片語,零碎的、不連貫的,甚至還會出現(xiàn)偏差。教師應適當點撥,引導學生正確思考和準確表達。
(三)情境表演,說得活
根據專業(yè)的不同,從具體的對話語言中,學生可以領悟到對話的應答性,體驗到人物對話由于情境、身份、說話內容的不同,而變換語氣、語調。在訓練初期,主要是模仿、體驗,以后再逐步讓學生通過想象,向創(chuàng)造性對話推進。在“居間介紹”一課中,學生根據不同角色扮演中間人和陌生雙方,對于不相識的雙方進行人事部經理、銷售部經理、財務科科長、出納、同事以及父母等不同的角色定位,并根據職場、家居、公交車上、娛樂場所等不同語境設計對話,通過不斷地演練提升交際能力。
四、關注日常生活,培養(yǎng)學生“會說”
會說是在能說的基礎上更高層次的說,也是職場對人才的所需所求。提高學生“會說”的能力可以有以下幾種方式:
(一)教師親身示范
教師的語言交際應成為學生模仿的標準。對于交際語言中的語氣、語調、語速教師應做到掌控。而口齒清楚、條理清晰、用詞準確、語言精練則是對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最基本要求,同時也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要恰當?shù)剡\用眼神、表情、手勢等態(tài)勢語,做到自然、得體、規(guī)范、和諧,成為學生學習的模板,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說話的技巧。
(二)信息手段介入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僅為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同時與為翻轉課堂提供了前延保障。結合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經驗習得以及認知水平,布置學生利用周末時間有效利用網絡平臺,觀看并下載與課題相關的訪談類、綜藝性節(jié)目的音、視頻等,通過一系列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觀看和仿說中提高表達的技巧。
(三)社會實踐鍛煉
中職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充分利用社會實踐這一重要的輔助渠道。筆者經常引導和鼓勵學生在社會交往中實踐,開展各種社會交往實踐活動。目的旨在通過實踐活動,真正實現(xiàn)理實一體化,從而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如“商品介紹”一課中,筆者設計了“超市大贏家”的話題。學生都有去過超市購物的親身體驗,因此易于表達。在教師未點撥的情況下,學生對超市所購買的實惠商品,從名稱、質量、包裝、功能、價位等方面進行解說,分享購物的樂趣。教師適時進行點撥,學生再次上臺介紹,經驗提升,逐步會說。
(四)資料搜集整合
學生已有的個人知識、直接經驗、生活世界是最重要的資源,教師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搜集資料可以增加知識儲備,課上可以實現(xiàn)有話可說,只有可說才能最終實現(xiàn)會說。如“漫談假期生活”,學生課前搜集假期相關照片、圖片和錄像,依次上臺與大家分享假期點滴,聊過程,談感想,說收獲,互動效果較好??梢姡c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往往能激發(fā)學生表達的熱情。不僅如此,學生吸取前者的經驗,不斷思考說話的內容,進行推敲提煉,最終實現(xiàn)“會說”。
總之,要讓中職學生的口語課堂充滿活力,就應該把它變成學生樂于展示的舞臺,賦予學生學習的權利,他們的個性一定會在課堂上青春飛揚。只要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得法,輕松、平等地與學生對話,學生一定會敢說、樂說、能說和會說。同時,職業(yè)教育多元化的發(fā)展也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業(yè)務素質,轉變舊觀念,掌握新信息,真正實現(xiàn)中職學生口語素質最優(yōu)化。
【參考文獻】
[1]蘭心蕙質.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會說[EB/OL].(2014-05-21)[2015-04-08].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9f9efa0101ij0k.html
[2]霍文英.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讓孩子們敢說、樂說[J].學周刊,2015(4)
(責編 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