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芳
摘 要 當今時代,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改變著人們生活的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認知方式?!爸R爆炸”,使得高等教育應更加側重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針對在網絡環(huán)境下應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嘗試性探析,基于對在校大學生問卷調查的分析,試得出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科學合理模式,為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 網絡環(huán)境 自主學習能力 培養(yǎng)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自主學習一直是教育學和心理學共同關注的問題。在今天這個網絡技術不斷發(fā)展,各種信息膨脹的時代,對大學生而言,自主學習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祁小梅等人對某高校大學生的學情調查表明: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差,主要表現在:(1)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2)部分學生厭學;(3)學生過分依賴老師;(4)大多數學生并不清楚什么是自主學習和如何自主學習。本文對自主學習的概念加以梳理,重點以在校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狀況的調查為基礎,以“世界文學作品鑒賞“自主授課模式為例,探析當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現狀以及制約他們自主學習的因素,從而探析得出有效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模式。
1自主學習的實質
“自主學習”已非新的概念,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外教育學、心理學專家即將該學習理論引入教學領域中,并根據研究給出不同的術語與定義。盡管對此概念的界定還有分歧,核心內容卻大致趨同。所謂自主學習,絕非學習者完全撇開教育者完全自由的學習,而是指自身具有良好素質的教育者為被教育者建構結構良好的完整學習體系,從而促使被教育者產生興趣,并主動學習的過程。其實質仍是在教師主導下的學習過程,只是教師的主導不再是直接的只是傳授,而是組織、引導與支持。網絡環(huán)境下的自主學習,就是在運用網絡優(yōu)勢的基礎上,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引導、幫助學生以一種積極的情緒和意志去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以不斷求索的方法自主參與學習,以更加科學的研究方法探索問題,從而達到解決疑問,掌握相應知識技能的目的。
2 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
2.1調查的對象與方法
2.1.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對象是文學院12級新聞學專業(yè)學生,共計102人。本次的調查對象為本科大三學生,已形成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意識,其學習能力也已發(fā)展成熟;他們均選修了“世界文學作品鑒賞”課程,是自主學習培養(yǎng)模式的切身參與者;在發(fā)放問卷之前,已向被調查的同學們說明了調查的目的與調查要求,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實施,問卷回收率100%。
2.1.2調查方法
調查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根據“世界文學作品鑒賞”自主教學模式的實施情況,站在學生的角度從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學習效果、阻礙因素、考核方式等方面,制定了《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問卷調查》,全面系統(tǒng)地考察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其結果對于自主學習模式的建立與完善,具有啟示作用。
2.2調查結果與分析
2.2.1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95%的調查對象都認為自主學習能力對自身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具體的學習模式上,90%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學生實踐與老師理論指導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由此可見,學生對于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有所認知,對自主學習的模式有所傾向,在信息化社會,自主學習的能力受到大學生的重視。然而,根據調查結果,絕大多數被調查者,不會在“世界文學作品鑒賞”課前做預習準備,也不會在課后做相關的知識回顧與復習,對于考試,大多被調查者均存著“臨時抱佛腳”的態(tài)度??梢?,大學生盡管意識到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卻很難將自主學習變成一種自覺性行為。
2.2.2自主學習的效果
“世界文學作品鑒賞”課程主要采取了教師給定題目,先予以理論指導,繼而分組討論,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教學模式。學生課后對專題的信息搜集、處理、概括,從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興趣點,是這一教學模式的特點。根據調查結果,將近半數的調查者對此教學模式持不認可態(tài)度;對該教學模式給學生帶來的收獲,75%的學生認為,這種模式對提高自身搜集信息、處理信息,概括、分析、歸納的能力有所幫助,也有不少調查者認為,通過該課程,主要還是獲得了一些理論知識。
2.2.3阻礙自主學習的因素
(1)大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理想的自主學習是學習者有能力決定自己學習的目標、時間、地點、方式、學習內容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有效的監(jiān)控、調整和評估??墒乾F在的大學生,在學習目的上,存在嚴重的功利性趨向,對于一些對自己未來找工作的課程,興趣不大,更談不上自我監(jiān)控和自我評估。
(2)學習資源利用低下,缺乏信息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作為一種高級的認知技能,構成大學生在新時期進行知識創(chuàng)新和學會自主學習的基礎。但根據調查結果,大部分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普遍較低,面對網絡這個大電子圖書館,許多學生還存在著不知如何利用的問題。大多數學生只會使用搜索引擎,下載一些不具專業(yè)性的知識。
(3)網絡信息資源泛濫,缺乏有效管理。網絡信息的傳遞速度和大容量,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然而,必要的質量監(jiān)控和篩選體制存在管理不足等問題,致使網絡資源良莠不齊、泥沙俱下。在網絡學習環(huán)境中,教師主導作用的角色逐步減弱,學習管理機制弱化,學生在無盡的網絡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難度非常大。
3 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
自主學習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素質具體化的理論框架,就一定意義上來說,把握住了素質教育的實質和核心。通過以上的問卷調查及其課題組的討論分析,我們認為,網絡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3.1確立自主學習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高校要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看成是現代高等教育的目標而不是手段,所以,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下轉第36頁)(上接第34頁)“應試教育”的理念,轉變以課堂為中心的思想和方法,注重大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改變以應試教育為主導的考核和評價方式,使學生明確大學階段不是為分數,而是為生存、為發(fā)展、為完善而學習,從而確立“學會學習”。
3.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觀
當前學生的學習目的還主要定位在找工作、謀出路上,僅僅把學習當成一種可有可無的手段。這種物化學習目的的狀況極度削弱了學習的有效性。因此,自主學習的前提之一是要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觀念。使他們認識到自主學習的目的不僅僅為應付考試,不僅僅為謀得一個好的出路,而把學習定位在自我發(fā)展、自我實現的水平上,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這不僅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利益,也符合國家發(fā)展的需要。
3.3加強教學管理
高校在制定培養(yǎng)計劃的過程中,應淡化專業(yè)界限,拓寬專業(yè)口徑,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的情況,調整專業(yè)設置,以此作為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基礎。加強實踐教學,使學生通過實踐,逐漸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氛圍;學校應樹立人文觀念,在日常管理中,不要只注意形式上的秩序,更要注重內涵文化建設,努力營造一個使學生安心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的環(huán)境;改變課堂授課所占學生學習比例過大的現狀,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積極推行導師制,努力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
3.4創(chuàng)設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良好環(huán)境
首先,要加強高校教師自身素質建設。教師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者,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學術觀點,使學生對所教課程產生研究和探討的興趣,都離不開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其次,要有針對性地開設一些信息檢索類課程,使大學生能夠掌握一些基本的信息檢索的技術和意識,并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等資源,提供豐富的教學參考資料。第三,要積極開展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鼓勵大學生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項目或自主選題等多種形式開展研究,為大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提供物質上的幫助和鼓勵。
4結語
在網路環(huán)境中,掌握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時代對人才的需要,也是大學生自身長遠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素質。因此,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探索科學有效的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模式,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重要的課題。通過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我們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現狀和培養(yǎng)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模式進行了初步的探索,其中肯定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一定可以探尋到一些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切實有效的模式。
基金項目:本文為齊魯理工學院2013年校級課題“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評價研究”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劉艷霞,呂萍.影響大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因素[J].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學報,2012,3(1).
[2] 郭勝偉,等.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評價[J].江蘇高教,2012(2).
[3] 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4] 毛國紅.工科大學生自主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