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自平
【關(guān)鍵詞】 朗讀教學;示范;指導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9—0096—01
朗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朗讀教學的水平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質(zhì)量。如何才能抓好朗讀教學呢?我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從以下四個方面抓起:
一、做好示范朗讀
要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示范朗讀十分重要。教師要根據(jù)文學的審美特性,通過對語言文字反復(fù)朗讀,將文學作品中具體生動的形象滲入學生的心靈,使學生在一種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審美教育?!耙淮纬晒Φ睦首x,勝過一百次蹩腳的分析?!痹谑痉缎苑矫妫首x錄音的示范和老師的范讀都是很好的方法。教師成功的范讀,對學生更具感染力,效果更佳?!拔恼虏皇菬o情物”,老師通過鏗鏘有力、清楚圓潤、抑揚頓挫、飽含感情的語言讀出來,把學生帶入一種充滿情趣的藝術(shù)境地,從而受到藝術(shù)的熏陶和感染。成功的范讀要求教師有過硬的基本功。技巧成功的范讀能收到直觀、生動、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明確詞義和了解詞的感情色彩,以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很重視發(fā)揮范讀的作用。如我在范讀杜甫《望岳》一文時,主要抓住了“積極樂觀”這一全篇的主旨,朗讀充滿了自信,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雄心壯志,使學生感同身受。在學習杜甫《春望》一課時,我指導學生抓住“自傷身世中寓國破之痛”這一情感基調(diào),讓學生在讀中與作者一起傾訴、同悲同恨。
二、加強朗讀指導
1.傳授朗讀技巧
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指導,教師可以從朗讀速度的快慢、朗讀的停連、讀音的輕重和語調(diào)的抑揚等方面進行指導,讓學生掌握朗讀的一般規(guī)律。朗讀訓練可分三步走:聽,讓學生聽錄音帶或教師范讀;學,學生試讀,老師糾正語調(diào)、節(jié)奏、停頓、輕重、情感等朗讀方面的問題;練,讓學生按老師的指導反復(fù)朗讀,仔細揣摩。
2.把握思想情感
朗讀技巧的熟練運用是建立在對文本的理解和對作品思想感情的準確把握上?!拔囊郧閯尤恕?,“情動而辭發(fā)”。思想感情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文章蘊涵的情感決定著朗讀的基調(diào)、語調(diào)的輕重、抑揚和舒緩的變化。讀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應(yīng)充分體現(xiàn)出豪放之情;讀李清照的《聲聲慢》,應(yīng)盡量表現(xiàn)出那種老年無依、失落孤寂之情。朗讀者只有領(lǐng)會了“情”,才能讀出“情”,才會達到聲情并茂的朗讀效果。因此,教師要在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和把握情感上下功夫。
三、合理安排步驟
朗讀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要盡可能讓學生進入角色。因此,教師要針對朗讀材料的特點,選擇恰當?shù)睦首x方法,安排合理的朗讀順序,確定明確的朗讀目標,營造良好的朗讀氣氛。如教艾青的抒情詩《我愛這土地》時,我確定了以下朗讀步驟:創(chuàng)設(shè)情境。教師先用飽滿深情的凝重的語調(diào)敘述詩歌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日本侵掠者的仇恨,感受詩人對處于苦難中的祖國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熱愛之情。在學生情緒高漲時,放錄音。分步朗讀。即聽了錄音和教師范讀后,讓學生試讀,然后指名學生帶著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比讀等。要求一讀注意押韻和節(jié)奏,感受音韻美;二讀整體感知,了解大意;三讀把握形象,醞釀感情;四讀體會思想感情,領(lǐng)會主旨。這樣,不但順利完成了教學任務(wù),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的熱情,陶冶了性情,提高了鑒賞水平。
四、探索朗讀新法
朗讀的形式如一味地齊讀,個別讀,課堂教學就會十分單一乏味,大大影響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采取如領(lǐng)讀、個別讀、分角色讀、輕聲讀、評讀、快速讀、競賽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可以引起學生朗讀的興趣與熱情?;驕\吟低唱,或慷慨陳詞,或配樂,或分角色。依據(jù)不同文體及達到的目的,還可采用不同的朗讀方法:范讀、引讀、指名朗讀、分組朗讀、輪流讀、自由讀、評讀、競賽讀、分組賽讀、配樂讀、演課本劇……只有不拘一格,靈活多樣的朗讀,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質(zhì)量。如:評讀。評讀可以是自評,或是師評生,或是生評師,既評朗讀的感情,又評朗讀技巧,這種方法長期堅持,則會逐步形成良好的朗讀意識,對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有明顯的作用。又如競賽讀。學生的好勝心較強,采用競賽朗讀,不但可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熱情,還可以激發(fā)他們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精神。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