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薇
?
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的權利沖突及其化解原則
蘭薇
摘要反興奮劑的斗爭過程,交織著個人、集體、政府等各個體育權利主體的相互權利關系,并引發(fā)權利主體間的各種權利沖突。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即是遵循法治的規(guī)律、采用法律的辦法對體育權利進行進一步分配和平衡,對體育權利沖突進行有效化解,使體育有機體在一次次地破解和重構中建立新的權利關系,并伴隨法律規(guī)制的不斷進步最終使體育獲得長久生存和前進的能力。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的權利沖突可以歸納為立法前提中的權利沖突、法律關系中的權利沖突、歸責原則中的權利沖突和法律程序中的權利沖突。權利沖突的實質(zhì),即是利益的沖突和價值的沖突,利益是客觀的物化的沖突,價值是內(nèi)在的觀念的沖突。權利沖突的化解,應當基于價值的權衡以達到利益的均衡。在實踐中,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權利沖突的化解,應當適用權利位階原則,即存在多個主體體育權利競合的情形下,著力于優(yōu)位權利的優(yōu)先實現(xiàn);比例原則,即經(jīng)整體評估后所選擇的解決辦法應能有效實現(xiàn)所指向目標價值,不能過分高于因此而對沖突權利的損害價值;公正程序原則,即規(guī)范權力行使,建立實現(xiàn)體育公共利益的程序機制,加大公共利益實現(xiàn)過程中的個人參與度。只有將社會與個人、國家等各個體育主體的各自利益進行整體協(xié)商與考量,使體育價值在人們當中最大范圍地分享,才能使體育贏得信任并獲得持久發(fā)展。
關鍵詞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權利沖突;化解原則
Rights Conflictsand Resolving Principlesinthe Legal Regulationof Anti-doping
LAN Wei
(Dept.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 There were full of complicated rights relationships in the subjects of rights in the struggle of anti-doping and it caused all kinds of rights con?flicts.The legal regulations of anti-doping can reallocate and balance the sports rights among all the subjects by following the rules of law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law.The sports rights conflicts will be solved effectively and the new sports rights relationships will be established with every destroying and rebuild?ing.Sports also can get the ability to develop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gal regulations.The rights conflicts in the legal regulation of anti-doping were mainly summarized to the rights conflicts in legislations,legal relationships,liability principles and legal procedures.The nature of rights conflicts is the con?flicts of benefits and value.Benefits conflicts are objective and real,but the value conflicts are internal and subjective.The resolving of conflicts of righ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balance of value and benefits.In practice,to resolve these conflicts of the law of anti-doping,there were some principles should be considered,for example,the rank of rights,the proportion rules and the fair procedures.Only when the respective benefits among the sports subjects of indi?vidual,social and country were considered,the values of sports were fully shared can sports win the trusts of society and get the chanc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nti-doping;legal regulation;rights conflicts;resolving principle
體育關乎人們的身體和精神健康,激勵著存在于社會之中關于生命的基本價值,如團隊,遵從運動規(guī)則、團結和專注。同時,體育也代表著給從事它的個人、團體和管理者帶來他們私人、社會、政治或是經(jīng)濟利益一種工具上的能力……在眾多情形下,它代表著社會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機遇[1]。而專業(yè)運動員的競爭正是對這種能力和機遇的角逐,并直接影響當今全球化世界中體育所擔負的復雜角色。對于運動員來說,心理、社會、文化和政治壓力促使他們?nèi)ペA得勝利和榮耀——不惜以任何代價和方法,而在這個過程中,興奮劑被奉若至寶。但這種用化學物質(zhì)和方法提高運動成績的方式不僅損害運動員個體及競爭對手的潛在健康,并且還存在如著名運動員違規(guī)使用而產(chǎn)生不良的示范作用,極大地損害社會公共健康,嚴重阻礙體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究之根本,但凡人世間紛繁復雜的訴訟紛爭之標的大都落腳于權利:公的權利主體(即國家權力主體)與私的權利主體(即公民)之間、私的權利主體彼此之間的權利沖突。而法律實質(zhì)上不過是為解決社會成員主體間的權利沖突而找到迄今為止相對完善的一種方式而已[2]。同樣,反興奮劑的過程亦交織著來自個人、集體、政府等眾多體育主體的權利關系,并引發(fā)主體間的各種權利沖突,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即是遵循法治的規(guī)律,采用法律的辦法,將各個體育主體的體育權利在整體考量和權衡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安排和配置,使體育這個有機體得以在一次次地破解和平衡中建立新的權利關系,并伴隨法律規(guī)制的不斷進步最終使體育獲得長久生存和前進的能力。因此,對現(xiàn)實存在、涉及各方各面的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的復雜權利沖突問題予以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尋求相應的化解原則,對促進我國反興奮劑工作以及體育事業(yè)的健康和諧發(fā)展均有重大意義。
如何對興奮劑進行法律規(guī)制自始至終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這緣于興奮劑問題的復雜性和興奮劑問題的動態(tài)多變性。復雜性體現(xiàn)在,反興奮劑的法律和政策制定,既需符合國內(nèi)環(huán)境,又要參照國際通行規(guī)范,并且涉及奧運會項目和非奧運會項目、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的政策標準,需要對各國的政策進行比照和協(xié)調(diào),并最終關系到數(shù)量龐大的參加國際比賽的各國運動員。而反興奮劑政策的動態(tài)多變性,突出表現(xiàn)在科技推動體育發(fā)展但其濫用也使興奮劑不斷更新,因而必須持續(xù)不斷和大范圍地成功跟蹤一部分濫用藥物的運動員,根據(jù)他們所使用的一些難以檢測的新物質(zhì)和新的作弊手段,對政策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更新。盡管如此困難,國際社會仍然在采取行動。
早于1961年,國際奧委會就成立了醫(yī)學委員會,于1962年通過了譴責使用興奮劑行為的決議??傮w上,在20世紀70到80年代,主導反興奮劑政策辯論和制定的任務是由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田聯(lián)承擔的,但歐洲委員會和許多國家政府均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皩嶋H上,當時反興奮劑政策的制定自然而然地迅速出現(xiàn)了‘雙軌制’現(xiàn)象,一邊是存在密切從屬關系的各種國際和國家體育組織,一邊是各國政府和國際政府間組織,兩大陣營之間既有相互支持合作、強化共同目標的愿望與需求,又存在互相猜疑對方有意破壞政策或企圖爭奪政策主導權的隔閡與芥蒂?!盵3]
1998年,教科文組織各國體育部長和高級官員會議通過《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奧林匹克憲章》,這是第1部指導國際反興奮劑斗爭的綱領性文件。1999年2月,由于1998年環(huán)法自行車比賽的興奮劑丑聞促使國際奧委會決定“建立一個獨立的國際反興奮劑機構”。1999年11月,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正式成立。2003年,第2屆世界反興奮劑大會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會議通過的《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統(tǒng)一了全球各體育項目和各國反興奮劑規(guī)則,給出了各國和各機構規(guī)范反興奮劑的基本框架。2013年,世界反興奮劑大會通過了新版條例,并于2015年1月1日生效,將世界反興奮劑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升到更高層次。此外,考慮到各國政府或無法完全受到《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等非政府條例的約束,200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在其33屆會議上通過《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公約》,此公約作為重要的國際公法,形成對締約國政府的重要拘束力。至2013年6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共計174個國家正式締結了本項公約[4]。
在中國,反興奮劑的法律規(guī)制工作同樣經(jīng)歷了漫長過程。1989年5月,國家體委提出對興奮劑問題實行“嚴令禁止、嚴格檢查、嚴肅處理”的“三嚴方針”,并頒布《全國性體育競賽檢查禁用藥物的暫行規(guī)定》。1995年3月,國家體委頒布《禁止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的暫行規(guī)定》。1995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正式頒布實施,明確提出“在體育運動中嚴禁使用禁用的藥物和方法”。1998年12月,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1號令《關于嚴格禁止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行為的規(guī)定(暫行)》。2003年3月,中國政府簽署《哥本哈根宣言》,2003年起,簽署執(zhí)行《世界反興奮劑條例》。2004年3月1日,國務院第398號令《反興奮劑條例》頒布實施,使反興奮劑工作從行業(yè)管理上升到國家管理,明確了國家反興奮劑工作的主管部門和相關部門的責任。2006年8月,中國政府簽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反對在體育運動中使用興奮劑國際公約》。2015年1月1日,國家體育總局《反興奮劑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施行,取代了已有17年歷史的總局1號令,成為體育界反興奮劑的主干法,標志著我國反興奮劑工作更加法治化和規(guī)范化。《辦法》繼承了“三嚴方針”,在遵循《世界反興奮劑條例》、國務院《反興奮劑條例》的相關內(nèi)容和精神基礎上,結合我國反興奮劑工作的先進做法,強調(diào)中國特色。此外,同時頒布實施了與其相配套的規(guī)范性文件《體育運動中興奮劑管制通則》(簡稱《通則》)。行政管理、處分方面的內(nèi)容由《辦法》規(guī)定,反興奮劑工作技術和操作層面的內(nèi)容則納入《通則》,《通則》在兼顧《世界反興奮劑條例》強制性規(guī)范的同時,根據(jù)我國問題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和完善了相應措施。法律規(guī)制的升級,標志著我國反興奮劑工作進入了全新階段。
正如巴里·霍利亨(BARRIE HOULIHAN)指出:“想為某項體育反興奮劑政策尋求一整套既有普遍意義又無懈可擊的原理是不可能的,……事實上,首先應該認識到的是,從來都沒有無人反對的政策,政策永遠需要進行自我辯護、獲得支持和作出改進。體育管理當局所面臨的挑戰(zhàn),是為‘使用興奮劑’確立令人信服的定義,并研究制定政策實施計劃,事先考慮到怎么使大多數(shù)人贊成和禁止使用興奮劑。如果反興奮劑政策得不到全社會的有力支持,就會遭遇與其他基于原理的政策相同的命運,如體育業(yè)余化的政策由于缺乏公眾的支持和信任,終于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亡?!盵3]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要得到認可并取得成效,要做到科學立法、公正執(zhí)法、高效救濟,促使各方面的利益和要求最大程度地得以滿足和均衡。在反興奮劑的實踐過程中梳理出其中所隱含的主要權利沖突是至關重要的。
2.1立法前提中的權利沖突
從體育產(chǎn)生之初,它就顯示著個人的精彩表演,是個人主義的完美體現(xiàn),體育之中所蘊含的個人自由主義的價值觀念使其作為個體的權利倍受推崇,甚至優(yōu)先于團體或社會群體的權利和利益。這種與體育相伴而生的強大的自由主義傳統(tǒng),可能在“體育運動的商業(yè)化逾演逾烈”時,“進一步為那些批評當前反興奮劑政策的人提供了說辭,他們聲稱必須保護運動員自由掙錢謀生的權利”[3],這種為使用興奮劑辯護的聲音,直接對反興奮劑的立法前提進行了質(zhì)疑,體現(xiàn)為個人自由權利和集體權利的沖突,個人自由權和公平競賽權、健康權的沖突,以及個人自由權相互之間的沖突。具體而言,反興奮劑的法律規(guī)制首先面臨著以下幾組權利沖突的決擇。(1)個體權利與集體權利的沖突,這是關系使用或禁止使用興奮劑的第一個邏輯前提。應當看到,如今的體育,運動員僅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運動員有追求自身利益的權利,但不能損害體育發(fā)展的共同利益,不能損害因體育活動而具有共同利益的團體、社會乃至國家集體的利益。(2)個人自由權與公平競賽權的沖突。每一次的角逐和競技并非只是一個人的秀場,每一個運動員都不能珍視自己的自由權利而忽視同場競技人的公平競賽權,因為沒有整個運動員群體的存在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比賽,這是個人自由權與公平競賽權的沖突。(3)自由權與健康權的沖突。就運動員個人而言,倘若使用興奮劑,其本身也將遇到自由權與健康權的沖突和糾纏,只能選擇其一。(4)個人自由權與他人自由權的沖突。奧利里(O’LEARY)認為,為什么體育組織在此問題上感到他們負有責任?因為這將會導致其他運動員非自愿地服用興奮劑?!斑\動員服用興奮劑是因為他們被告知若不采取此種措施就不可能擁有成功的機會,但是,接下來的問題是,一個運動員如果服用興奮劑獲取競爭優(yōu)勢也就意味著逼迫其他運動員不得不因為同樣的原因采取同樣的措施”[5]。
2.2法律關系中的權利沖突
法律關系是人們之間相互的權利、義務關系,這種關系是法律在規(guī)范調(diào)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形成的。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是對體育活動中運動員的競賽行為進行調(diào)整,形成公正有序的競賽秩序,體現(xiàn)為反興奮劑管理機構和運動員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反興奮劑法律關系的特點在于:不同于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平等性,反興奮劑法律關系的主體處于不平等或不對等的地位。反興奮劑執(zhí)法機關與運動員主體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命令與服從、監(jiān)督與被監(jiān)督方面的差別;法律主體權利與義務具有強制屬性,即主體權利和義務不能隨意被轉讓或放棄。正是因為這種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因而代表公權利的反興奮劑管理機構與代表私權利的運動員個體不可避免地產(chǎn)生了沖突。具體體現(xiàn)為:公權利(權力)與運動員自由權的沖突;公權利(權力)與運動員隱私權的沖突等結構性的權利沖突。運動員行蹤報告制度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運動員行蹤報告制度是從2009年始,國際反興奮劑組織所推行的一種新的藥檢制度。該制度規(guī)定,在一些運動項目范圍同,運動員一周7天,從早上6點到晚上7點,都要向主管單位提供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并在1 h之內(nèi)趕到臨時抽檢的實驗室。該制度實施之初即遭到國際足聯(lián)和歐足聯(lián)的拒絕,他們指出,鑒于集體項目與個體項目之間的差異,應考慮以隊伍而非以個人為單位進行行蹤報告,其發(fā)表聲明說道:國際足聯(lián)和歐足聯(lián)不同意在球員短期休假時也對他們進行興奮劑檢測。不尊重球員私生活的做法是否合法,是否違背了個人自由的最基本因素。在這里,行政權力(公權力)與私權利產(chǎn)生了沖突,興奮劑的檢測權觸及了運動員個人的自由權和隱私權,從而遭到來自運動員個體及代表其權益的行業(yè)聯(lián)合會本能的反抗。
2.3歸責原則中的權利沖突
規(guī)范責任論認為,法的規(guī)范引導和評價人的行為,是一定程度社會價值觀念的體現(xiàn),它肯定(贊許)符合規(guī)范的行為,否定(不贊許)違反規(guī)范的行為,否定的態(tài)度體現(xiàn)在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中[6]。一般而言,法律責任的認定和歸結要求有行為有應責性(或“應受譴責性”,culpability),應責性取決于當事人相關的精神狀況和身體能力。假如當事人對其行為無法達成基本的理解,無法實行基本的控制,則其不應當承擔相應責任,除非這種理解和控制的缺乏是其應責行為所導致的。這就是過錯責任,也即行為只有在它是有意(intentional)或故意(deliberate)而為的時候才應責。還有一種課責情形是不以“過錯”為基礎的,這就是嚴格責任,即不以主觀過錯的存在為必要條件而認定的責任,嚴格責任是較之過錯責任更為嚴厲的情形。皮特·凱恩(PETER CANE)將嚴格課責作為一種分配正義,而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他認為,責任至少是法律責任,純粹是“矯正性”正義而不是“分配性”正義的想法是錯誤的。當我們對行為發(fā)生的環(huán)境缺乏控制時,在法律和道德里同樣需要一個原則確定在什么時候免除或減輕責任,什么時候不能。這些原則是分配正義的一個方面[7]。
在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主要適用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根據(jù)嚴格責任原則,案件主觀方面的因素并不加以考察,運動員的過錯是推定的[8]。如我國《體育運動中興奮劑管制通則》第2章第6條規(guī)定:在運動員的樣本中,發(fā)現(xiàn)禁用物質(zhì)或其代謝物或標記物的,為檢測結果陽性,構成興奮劑違規(guī)。國際體育仲裁院在仲裁此類案件中同樣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在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確立嚴格責任原則大致基于以下原因:(1)運動員服用興奮劑即是對其他運動員公平競賽權利的侵害,當體育比賽的公正面臨威脅時,必須不加任何改動地適用嚴格責任原則;(2)倘若適用法律的一般原則“無過錯,不處罰”,在每一起案件中,體育機構都不得不證明某一行為的主觀性質(zhì)以確定是否構成違規(guī)行為,則反對興奮劑的斗爭將變得極其困難;(3)正如新版《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第2條指出,確保沒有禁用物質(zhì)進入自己體內(nèi)是每個運動員的個人責任。運動員應對從其體內(nèi)采集的樣本中發(fā)現(xiàn)的任何禁用物質(zhì)或其代謝物承擔責任,因此,沒有必要為證實運動員的興奮劑違規(guī)而闡明運動員的企圖、過錯、疏忽或故意使用。
但是,嚴格責任原則的適用卻會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困境從而被認為是不公平的,它可能會影響無辜運動員的職業(yè)生涯和運動利益。因此,一些體育組織認為嚴格責任過于嚴厲而呼吁弱化嚴格責任的做法?;诖耍诜磁d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對興奮劑違規(guī)的處罰上會考量運動員的主觀過錯來確定處罰措施的輕重。如新版《世界反興奮劑條例》第10條第4款規(guī)定,如果運動員或其他當事人在個案中能證實自己無過錯或無疏忽則將免除其禁賽期。但無論如何,在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沖突因為嚴格責任原則和過錯原則的不同適用主張而產(chǎn)生,這種沖突和博弈也將長期地存在于反興奮劑的斗爭過程中。
2.4法律程序中的權利沖突
羅爾斯(JOHN RAWLS)指出,法治在于程序,也即一定形式的正當過程。純粹程序正義,即所有要素滿足于程序要件,無關結果是否正當。程序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具有同樣重要的功能。公正性,即排除恣意因素以保證決定的客觀正確;合理性則考慮決定過程的制度條件、目的、角色作用、功能等的整合與效率,以及討論的理由充分性等[9]。那么,現(xiàn)代程序如何選擇并到達理性?(1)程序結構基于職業(yè)主義的原理,角色承擔者經(jīng)專業(yè)訓練和經(jīng)驗積累使其行為合理及規(guī)范。(2)程序公開,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決策過程中的錯誤。(3)程序提供了根據(jù)證據(jù)資料進行自由對話的情境,在此情境中各自觀點和方案充分交流并據(jù)此進行優(yōu)化選擇。(4)因不確定的預期結果以及具拘束力的實際后果,極易激發(fā)程序參與者各自角色的行為積極性,基于各自的利害關系所引發(fā)的踴躍參與將促進其合理化的選擇[9]。
在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仲裁規(guī)則、聽證程序規(guī)則、立法、決策程序規(guī)則等構成了調(diào)節(jié)現(xiàn)代反興奮劑立法和執(zhí)法活動中的程序規(guī)則系統(tǒng),這其中各種決策過程的主持者、參與者的資格、圍繞各角色的行為模式而設定的相應的程序權利、義務及責任等,直接影響運動員的個體及集體的權利。因此,在反興奮劑法律關系中的各個主體在法律規(guī)制問題上“自己的尺度”和“內(nèi)心的呼聲”,即各個主體對法的認識和主張,對“應然的法”的訴求,使之與客觀上“存在的法”產(chǎn)生一定的緊張,體現(xiàn)為一定范圍內(nèi)的權利沖突,主要體現(xiàn)為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的程序設置、行使與當事主體對正當程序要求間的權利沖突,具體體現(xiàn)如下。
(1)體育組織的程序設置與運動員正當程序權利之間的沖突。在實踐中,由于爭端的頻繁出現(xiàn),各體育組織均被要求遵循正當程序的標準,如被指控人對其被指控的具體事項、內(nèi)容及其可能后果應享有知情權;被指控者應享有答辯的權利,并應給予其答辯的合理準備時間;聽證的權利,獲取法律幫助的權利;提供證人以及提供口頭和書面證據(jù),陳述的權利;反對偏私,由一個公平、不偏私的仲裁機構進行裁決;獲得救濟的權利,告知上訴,損害賠償?shù)?。但實際中的程序規(guī)則是否合乎正義?恐怕事實并非完全如此。因此,國際體育仲裁院在一項裁決中明確指出:“反對興奮劑的任務艱巨,其需要嚴厲的規(guī)則,但是規(guī)則的制定者與實施者亦應當一開始就嚴格約束自己。可能影響獻身體育的運動員的職業(yè)規(guī)則必須具有可預見性,它們必須出自于真正的有權機構之手,它們必須是通過合法的有效方式制定的,它們不能是自發(fā)的產(chǎn)物。運動員與體育官員們面對的不能是互有歧義甚至自相矛盾的規(guī)則”[10]。
(2)體育處罰程序過程中發(fā)生的違法行為導致了其與運動員正當權利之間的沖突。如在體育紀律處罰程序中,以某一有瑕疵的指控為基礎確認違規(guī)行為;錯誤地理解或錯誤地適用了被適用的紀律規(guī)則;在確認某一事實時,該事實完全得不到任何證據(jù)的證明;惡意行事;裁決一起紀律案件時未對被指控者進行聽證;某一紀律案件中裁決組織由決策機構或某一個人擔任,而其對該案件的結果具有某種經(jīng)濟上的或者其他方面的利益,在某種程度上給被指控者帶來一種現(xiàn)實的偏私危險;所施加的處罰措施超出有權使用的范圍等[10]。反奮劑處罰權代表了處罰主體的公權力,其強大往往導致私權利的弱小,其行使過程中的違法行為加劇了被處罰主體與處罰者的抗衡,也就產(chǎn)生了私權利與公權力的沖突。
(3)各個體育組織程序規(guī)則設定的差別使運動員公平對待權無法得以實現(xiàn)并由此產(chǎn)生沖突。在興奮劑管轄體系中,存在國際奧委會、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國家奧委會和國家單項體育協(xié)會等不同管轄主體,在興奮劑管理和爭端處理過程中,各體育組織的規(guī)則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和沖突,導致處理結果的巨大差異和無法預期,侵犯了運動員公平對待的正當權利。
權利沖突的實質(zhì),即是利益的沖突、價值的沖突,利益是客觀的物化的沖突,價值是內(nèi)在的觀念的沖突,那么,權利沖突的化解,應當是基于價值的權衡以達到利益的均衡。利益對法的客觀要求在于,法的創(chuàng)制活動的起點應當是發(fā)現(xiàn)與認識利益,法的創(chuàng)制活動的關鍵則是對利益的抉擇和協(xié)調(diào)[11]。而所謂“價值”,是一種“所期望的事物”“滿足需要的各種事物”,法律的目標就是為了促進各種價值在人們當中最大范圍的分享[12]。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權利沖突的化解,如何權衡各方主體的利益,而使體育價值在人們當中最大范圍地分享,便是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這也就要求,如何科學地認識、分配、抉擇、協(xié)調(diào)、增進利益,要求在社會與個人、國家等各個體育主體的各自利益方面平衡與權衡,為沖突的化解尋求合理化的方法與根據(jù)。
3.1權利位階原則的適用
德國憲法學者認為,有權利沖突就必有權利位階,權利位階是解決權利沖突的必然措施[13]。因為,無論從純粹的法學理論上還是從實定法的實際動作上來看,權利類型之間的平等,恐怕都是一種獨特的臆想[14]。權利位階是基于價值考量而在權利實現(xiàn)過程中生成的幾種權利之間的效力次序。具體而言,是指在權利發(fā)生沖突時,不否定任何一項權利,但經(jīng)事實情境中的整體考量之后,高位階的權利效力壓制住低位階的權利效力,產(chǎn)生權利實現(xiàn)優(yōu)位,此優(yōu)位也即只有高位階的權利效力得以滿足,低位階的權利要求才能實現(xiàn)。權利位階規(guī)則中的優(yōu)先權具有2種效力:(1)在實現(xiàn)時間上,優(yōu)先于劣勢地位的權利;(2)優(yōu)勢地位權利效力壓制劣勢地位權利效力,或者劣勢地位權利的效力應服從優(yōu)勢地位的權利效力的壓制[15]。但此優(yōu)先效力并不是對劣勢權利的消滅或全盤否定,而只限于特定領域內(nèi)權利的優(yōu)級位效力。在存在多個主體體育權利競合的情形下,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著力于優(yōu)位權利的優(yōu)先實現(xiàn),避免權利沖突將有序推向無序,在實現(xiàn)優(yōu)級位權利的同時間接實現(xiàn)了后位權利,為體育沖突的化解、體育公平的實現(xiàn)提供了基本方法和依據(jù)。
3.2比例原則的適用
法律體系中,絕對權利無法存在,各個權利的實現(xiàn)都要有協(xié)商、平衡的過程,均有可能與其他基于規(guī)范的法定權利或基于道德的自然權利相沖突,事實上,所有權利的實現(xiàn)也都因此而受到或多或少的限制。在權利沖突和排斥情形下,通過權衡來降低甚至抵消這種權利之間的緊張狀況,是最通常的做法。在權衡的過程中,就出現(xiàn)了比例原則的適用。法學之中的比例原則又基于3個具體的次要原則:適當性原則,須是采取有助于目的達成的必要手段;必要性原則,須是采取能夠同等達成目標的各種方案中對公共利益損害最小的方法;狹義的比例原則,須對相關的各種法益作整體比較及權衡。比例原則是當今國家公權力行使的最高指導原則,它由最初的憲法和行政法領域逐漸向其他部門法的領域擴展適用,在公法領域,它要求國家機關應當妥善、審慎地行使喚國家公權力,在公共利益所必要的范圍內(nèi),必須要選擇對公民權利造成損害或限制最小的手段。至于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的權利沖突,集中體現(xiàn)為立法過程中個體權利與群體權利的沖突,個案處罰過程中公權力與私權利的沖突。因此,將比例原則適用于反興奮劑過程中權利沖突的化解,關鍵在于對相關利益的整體評估和考量,所選擇的解決辦法應有效實現(xiàn)所指向目標價值,亦不能過分高于因此而對沖突權利的損害價值。
3.3公正程序原則的適用
由于反興奮劑法律關系的主體處于隸屬地位,因而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更具行政法的特性。彼得·凱恩(PETER CANE)認為,行政法的管制性目標就是確保遵守以下原則:履行公共職能應該遵循公正的程序;公職人員應當遵守其權力的法律界限;他們應該尊重個人的權利。公正程序的概念在自然正義的2項原則中得到了概括:排除偏見原則和公平聽證原則。“法律界限”觀念關注的是實體問題:公職人員應該根據(jù)相關的法律行事,他們應該在可容忍的錯誤限度內(nèi)解決相關的事實問題,應該理性地運用其權力,并且是為了實現(xiàn)賦予那些權力的目的?!白鹬貍€人權利”則要求,如公職人員不應使合理的預期落空,他們應該尊重基本人權[16]。因此,反興奮劑的法律規(guī)制中,公職人員履行公共職能應當遵循公正程序的原則,應當在法律界限內(nèi)尊重個人權利。也即在解決反興奮劑過程中出現(xiàn)權利沖突時,應當注重程序原則的適用,規(guī)范權力行使,建立實現(xiàn)體育公共利益的程序機制,加大公共利益實現(xiàn)過程中的個人參與度。(1)代表體育公共利益的各個機構,其所代表的公共利益應在法定權限之中,其所代理的事項及其內(nèi)容應具有相當?shù)谋匾院驼斝?,應基于此需要而設置公平、公正的代理組織和相關人員;(2)在實現(xiàn)體育公共利益過程中,若使個人利益形成負擔,則需要設置正當程序以保護個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聽證權等權利;(3)如因體育公共利益原由而需對當事主體的個人利益進行減損,受減損人需擁有申訴權、補償權、訴訟權和賠償權等得到法律救濟的相應權利。
在整個法哲學學科體系,權利法哲學無疑是其中最具基礎性和重要性的學科理論,是指導和指征其他部門法和法學其他學科發(fā)展的學術源泉。而在權利法哲學中,權利沖突理論無疑是重要組成部分。觀之體育,在舉國體制和社會化的并存發(fā)展模式下,體育問題更多地從法的層面予以規(guī)范和解決,皆因隨體育迅猛發(fā)展帶來的新問題惟舊式體育觀念方法和難以解困釋惑、定紛止爭。因此,將權利沖突理論適用于反興奮劑領域,梳理反興奮劑法律規(guī)制中的權利沖突問題并探尋解決原則,也即依托權利法哲學的理論體系,以體育問題為框架,將法哲學中的權利視野投向體育問題并加以權利法哲學的考察和思量,應是有益的思路和辦法。
參考文獻:
[1]AITH F M A.Anti-doping control and public health:limits to the expo?sure of human health to risk in the name of sporting glory[J].Rev.Saúde Pública,2013,47(5):1015-1018.
[2]范進學.權利沖突與權利濫用[N].法制日報,2002-03-17(3).
[3]巴里·霍利亨.孤注一擲:現(xiàn)代體育的反興奮劑斗爭:體育運動中的使用興奮劑現(xiàn)象及反興奮劑政策的制定[M].鄭斌,譯.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4]UNESCO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gainst Doping in Sport[D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World_Anti-Doping_Agency.
[5]JANWILLEM SOEK.The Strict Liability Principle and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Athlete in Dopign Cases[M].T.M.C.Asser Press,2006.
[6]鄭成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7]皮特·凱恩.法律與道德中的責任[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8]李智.體育爭端解決法律與仲裁實務[M].北京: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2.
[9]季衛(wèi)東.法律程序的意義(增訂版)[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2.
[10]米歇爾·貝洛夫,蒂姆·克爾,瑪麗·德米特里.體育法[M].郭樹理,譯.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
[11]孫國華.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研究:關于法的概念和本質(zhì)的原理[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
[12]呂世倫.現(xiàn)代西方法學流派[M].下卷.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
[13]權寧星.基本權利的競合與沖突[J].韓大元,譯.外國法譯評,1996 (4):76-82.
[14]林來梵,張卓明.論權利沖突中的權利位階:規(guī)范法學視角下的透析[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33(6):5-13.
[15]張平華.私法視野里的權利沖突導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16]彼德·凱恩.作為管制的行政法[M]//羅毫才,畢洪海.行政法的新視野.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專題研究Special Lecture
作者簡介:蘭薇(1974-)女,浙江麗水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法學。
收稿日期:2015-10-17;修回日期:2015-12-24;錄用日期:2015-12-25
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6.01.009
中圖分類號:G 80-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00(2016)01-046-05
作者單位:北京體育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部,北京1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