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詩人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類傳送生命的氣息。”教育之“育”應當從尊重生命開始。生命宛如盛開的花朵,要讓它綻放得美麗舒展、絢麗多姿。學生就像一朵朵嬌嫩的生命之花,如何讓這生命綻放光芒、活出色彩?東涌第一小學以“熱愛生命、光輝生命”為德育主線,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健康、積極向上的思想,全力打造彰顯生命色彩的陽光校園。
一、用禮儀鋪墊生命的底蘊
德國著名作家歌德說過:“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比藗兛偸歉鶕愕难哉勁e止評價你。禮貌是人類和諧相處的金鑰匙,只有擁有它才會幸福、快樂。禮儀是傳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彰顯生命素養(yǎng)的需要。提高學生的文明禮儀水平,才能為孩子的生命著上一抹美麗的底色。為此,學校大力開展文明禮儀進校園活動,強化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和行為,進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營造和諧校園。
1.主題活動常規(guī)化。如九月份“遵規(guī)守紀月”、十月份的“良好習慣養(yǎng)成月”、十一月份的“文明禮貌養(yǎng)成月”。 月月遞進、層層深入,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每星期的國旗下講話,通過有趣的情境表演,向同學們闡述文明禮儀的思想,進一步強調文明禮貌用語使用規(guī)范的重要性。此外,學校還明確了放學離校制度,實行人車分流、排隊放學、有序離校的規(guī)定,讓文明禮儀成為學生生活的習慣。
2.專題教育特色化?!拔拿鞫Y儀樂爭章”系列活動包括“文明用語考考你”“文明禮儀問答題”“文明禮儀小故事演講比賽”,通過比賽爭章的形式,收集文明禮儀小勛章,不斷提醒和鼓勵孩子踐行文明禮儀習慣。還利用有趣的班會課,結合班級實際,召開文明禮儀的班會課,通過文明禮儀情境表演、齊唱文明禮儀歌等多樣新穎的形式,讓孩子在生動有趣的體驗中,于內心播下文明禮儀的種子。
3.師生參與普及化。樹人先樹德,嚴人先律己,學校對教師開展了文明禮儀的專題培訓,以此來提高教師的文明禮儀素養(yǎng),并把教師的文明禮儀表現(xiàn)作為師德考核的重要部分,這樣更能幫助教師樹立師德表率。學校還成立了“文明禮儀紅領巾小隊”,紅領巾小隊在樓道、梯間定期“巡視”,對學生文明行為和文明用語進行監(jiān)督和提醒,讓學生共同參與學校的文明禮儀教育工作。
4.實踐活動社會化。“小黃帽”義工隊、綜合實踐探究小隊、啄木鳥辯論社、韓軒書畫社,學校的社團逐漸走出校門,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孩子慢慢提升了禮儀素養(yǎng)。此外,每個學期我們要評選文明禮儀先進班和文明禮儀小天使,在學校樹立標桿,以榜樣的力量不斷深化文明禮儀教育,讓孩子們的生命彰顯文明儒雅,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內遍地開放。
二、用書香浸潤生命的靈魂
雨果說過:“書籍是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需要的是富有啟發(fā)性的養(yǎng)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yǎng)料?!币粋€人的精神發(fā)育史,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生命到底是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就看閱讀能植根多深。因此,要以建設書香校園為平臺,培養(yǎng)學生讀書的習慣,拓寬學生知識視野,讓生命更富內涵,更有色彩。
1.詩化學習環(huán)境,營造書香氛圍。學校是孩子們的樂園,為構筑書香校園,我們在校園文化上下了一番功夫:在學校大堂介紹名人事跡,并用小篆書寫著學習和做人的成語,營造書香雅致韻味;在教學樓橫梁上題寫讀書名言;圖書室前的櫥窗,定期進行好書推薦,張貼學生讀書心得。這些都是為了讓校園的每一個走廊、每一個櫥窗、每一個角落都散發(fā)書香氣息。這樣,學生走進校園就能舉目見人文、放眼品經典,在濃濃的書香氣氛中感受文化的浸潤,同時感受濃烈的生命氣息。
2.體現(xiàn)班級特色,縈繞書卷氣息。班級氛圍對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學校在規(guī)劃上做到“三個統(tǒng)一”。一是統(tǒng)一教室門口的班級牌,二是統(tǒng)一教室布置,三是統(tǒng)一圖書柜。每學年,學校還會組織“書香班級”評比活動,對上榜班級給予適當獎勵,授予榮譽獎狀和“書香班級”標志牌。一系列措施,讓學生感受閱讀、快樂閱讀。
3.借閱方式靈活,開鑿書山之路。學校圖書館的宗旨是以書育人,為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借書服務。對于學生借閱工作,學校采用“見縫插針”式的借閱方法。倡導建立“家庭書櫥”。每個班級建立班級圖書角,配備流動圖書箱,教師從學校圖書館集體借閱圖書,這樣既方便管理,又大大提高了書籍的使用頻率,更能在班級營造出濃厚的讀書氛圍。為了保障閱讀時間,學校每星期一騰出半小時,作為課外閱讀時間。不僅如此,學校許多語文教師都在每星期的課程中,抽出一節(jié)課作為閱讀課,閱讀課上,教師或是與學生共讀一本書,或是指導學生閱讀。閱讀時間有了保證,孩子們課外閱讀的興趣就更加濃厚了。
4.閱讀活動推進,飄逸濃濃書香。學校各年級配備經典誦讀書目,利用早讀吟誦,讓每個清晨的校園都飄蕩書香。開展“讀后感征文比賽”“經典名著剪影活動”,“六·一”兒童節(jié)期間,學校還舉行了“經典與快樂同行,兒童與幸福永存”的經典美文誦讀比賽,全校學生以滿腔的熱情、朗朗的書聲投入到比賽,在誦讀中心靈更加充實、生命更加活躍。在濃濃書香的熏陶下,鐘家園、許美靜兩位同學獲得區(qū)書香文化節(jié)征文比賽一等獎;古詩文誦讀《春韻》獲廣州市“晨讀晚誦,小學生美文誦讀”活動二等獎。
三、用運動熔鑄生命的活力
“生命在于運動”,健康的生命才能彰顯生命的活力。為打造“陽光校園”,學校根據實際情況設立了“體藝2+1”實施項目,確定了每天4:05—4:40的全校性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體育活動時間達1小時以上。踢毽子、乒乓球、羽毛球、跳繩等一系列有趣的體育活動,不僅充實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而且也促進了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為充滿活力的生命鼓氣加油。
學校更與國際熱愛大自然促進會攜手,以“大自然快樂操”為載體,引領師生樹立“維護生命、熱愛生命、光輝生命”的理念,結合體育課與快樂操的共同之處,把快樂操融進體育學習中。每個星期五下午,學校都邀請國際熱愛大自然促進會的志愿者老師來校,教師生跳“大自然快樂操”,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全校師生帶著感恩與喜悅的心情認真地學、快樂地跳。一張張年輕的臉上洋溢著開懷的笑,一個個優(yōu)美的動作充滿力量和靈動。學生每天跳大自然快樂操,既作為一種體育鍛煉,又體現(xiàn)“體育教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通過體育運動喚醒師生對生命的關懷意識。運動使學生擁有強健的體魄,“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已成為全體師生的座右銘。
四、用藝術涂抹生命的色彩
葉瀾教授說:“讓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痹谛抡n程理念下,課堂變成了開放性的課堂。在藝術學習中,實施生命教育與其他德育活動不同,它不是空洞說教,而是根據學科特點,點點滴滴、實實在在、循序漸進地滲透,這種形式使學生樂意接受。學校從三個方面將生命教育與藝術課程有機結合。一是將生命教育與美術課程融合。通過多彩的繪畫發(fā)掘、展現(xiàn)孩子們善良、美好的內心,將繪畫活動作為對生命美好、生命樂趣的最好詮釋。二是將生命教育與音樂課程融合。在聲韻的律動中陶冶心靈,通過傳唱健康積極的歌謠,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可貴、感受生命的喜悅、體驗生命的意義,進而形成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生命態(tài)度,樹立科學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和諧、全面發(fā)展。三是用藝術滋養(yǎng)學生的生命。學校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發(fā)展學生個性。學校開設鄉(xiāng)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共計32個,如管弦樂、葫蘆絲、古箏、舞蹈、合唱、拉丁舞、咸水歌等,廣泛發(fā)展學生的興趣。這些興趣小組深受學生歡迎,吸引了大批學生積極參與,孩子們在藝術的熏陶中,增添了生命的色彩。近三年學校藝術成績喜人,學校咸水歌“水鄉(xiāng)之巒”榮獲第四屆廣東珠三角咸水歌比賽金獎;舞蹈《玩瓜》獲2015年區(qū)學校舞蹈比賽一等獎。
沒有素養(yǎng)的生命是軀殼,沒有靈氣的生命是頑石,沒有品格的生命是毒藥。智慧的生命可以教化生命,美好的生命可以感化生命。只有潛心育人,關注教育教學各個細節(jié),才能培育博學儒雅的學生。生命教育,讓每個人的心靈都注滿陽光,讓每個人的生命都閃耀光輝,讓每一朵生命之花都靈動、絢麗。
【林愛芬,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qū)東涌第一小學德育主任】
責任編輯/李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