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絨
摘 要:高中生物是高中教學的一門重要學科,能促進學生對自然界和人體結構的了解。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教給學生生物知識,增強他們對自然界的認知,更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學習興趣;生物教學;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能力,就是學生進行獨立學習、主動學習的一種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把學生從傳統(tǒng)教學中“讓我學”的被動學習狀態(tài)轉變成一種“我要學”的主動學習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生能認識到學習的意義和重要性,自發(fā)地去完成學習任務,進行鉆研和探索。所以,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就要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各種方法和技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趣味性的課程,與客觀生活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牢牢把握生物學科的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一、利用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生興趣
現(xiàn)代的高中生考試壓力大,學習任務繁重,再加上身心發(fā)育還不成熟,容易憑借個人好惡決定對事物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到學習中就是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興趣十足,充滿熱情,對自己厭惡的學科就會忽視、敷衍,這就造成了十分嚴重的偏科現(xiàn)象,對他們以后的全面發(fā)展非常不利。如果學生能形成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對學生學習生物學科十分有利,對其他學科的幫助也是巨大的。為了把握生物學科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做到三點:(1)教師要明確告訴學生生物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生物學科與日常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生活中有很多問題都可以利用生物知識解釋和解決。教師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能把理論知識和一些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生活問題聯(lián)系在一起,必然能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學的價值。(2)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理清教材的知識結構和脈絡,還要注意聯(lián)系學生的身心特點,在講課時舉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引起學生共鳴。(3)可以開展一些實驗課程和課外活動。通過這些方法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科學意識,給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增添一些趣味性和實踐性。
二、課堂組織要靈活
在高中的生物教學中,包含了課前設計、課堂組織、課后總結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其中,課堂組織是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能靈活組織課堂上的教學過程,必然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達成教學目標。中學生物的教學課堂往往遵循一種“了解—引導—會用”的組織流程。
了解,就是教師要在課前進行備課,充分掌握教材所講述的知識內涵。中學生的生物課程往往是入學一年以后才開始,課時也比較少,生物課的地位比較邊緣,不受學生重視。這就造成了生物學科比其他學科落后。為了確保生物教學的效果,教師必須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在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科的發(fā)展新趨勢,及時對自身的知識進行更新。在教學過程中要及時糾正舊的學科偏差,傳授給學生新知識,讓學生進行對比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辨別能力。
引導,就是學生在初步了解了學習內容后,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由淺入深學習的一個過程。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對教學內容的深化,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入掌握。一些淺顯的知識,教師可以稍作點撥,學生掌握后就可以帶過;對于一些比較難的知識,教師要逐步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通過掛圖、實物、標本等直觀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理解。
會用,就是讓學生把深入理解和掌握的知識轉化為應用的能力,解決或者解釋一些自然現(xiàn)象和生活問題。教師通過提出一些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幫助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決,達到“學以致用”的境地。通過實際運用,學生的知識得到了鞏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還增進了對生物學的興趣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開發(fā)學生的思維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注意多方面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比如,發(fā)散思維、逆向思維、復合思維等。教師要善于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疑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發(fā)散思維就是從多個角度、多個方向思考問題的能力;逆向思維就是從問題的結果反向推導問題的原因。教師可以通過調整發(fā)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或者從結果推出發(fā)生的原因,讓學生的思維更加健全。比如,在講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時,教師可以先不向學生講解病因,而是引導學生從結果推出本質,由蛋白質到RNA再到DNA的逆向推導。這樣的方式更能加深學生印象,增加學生對“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本質認識,進而牢記病癥的解決辦法。
四、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國外著名心理學家羅杰斯有這樣一句話:“成功的教育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的安全的課堂氣氛?!睂W生在一種安心、和諧的氣氛中進行學習,才能讓自身潛力得到充分發(fā)揮。有很多教師不注意這一點,在教學時會對學生進行批評、諷刺,這樣嚴重打擊了學生的積極性,對課堂學習采取逃避和敷衍的態(tài)度,課堂氣氛沉悶,學習效率低下。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表達自己見解的機會,適當對學生進行鼓勵,尊重學生的發(fā)言,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未來社會的人才,不僅要有豐富的知識,還要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要注意對青少年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與新時代的需求,中學的生物教學應當注意利用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生興趣,靈活組織課堂,開發(fā)學生思維,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吳彬.淺談中學生物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生物技術世界,2014(7):185.
[2]薛新生.中學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淺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8):158.
[3]谷秀蘭.淺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5(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