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丹丹
摘 要: 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深入開展要求小學教學尊重學生個性,同時多樣化發(fā)展學生的各項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作為考查學生“聽、說、讀、寫”四項基本能力綜合運用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處于舉足輕重的位置,同時這項能力的訓練提升非常困難。本文簡要闡述如何結(jié)合思維導圖的運用,綜合提高小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書面表達
語言運用能力的核心包括語言學習策略、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文化意識和情感態(tài)度四項基本能力。其中,語言學習策略是所有語言學科的學習基礎,高效率的英語語言學習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英語單詞的拼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知識學習的方法,懂得如何運用語言語境和上下文推測組織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前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語言學習存在諸多問題,如詞序不當、句子結(jié)構(gòu)不符、文法不通、邏輯混亂、中文思想表達等。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在生搬硬套地學習英語,沒有掌握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
一、當前小學生英語書面表達的主要問題
1.小學生不懂得如何去表達
小學生面對書面表達的第一反應就是無話可說,這一刻板印象導致小學生見到書面表達就會退縮。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小學生控制力較差,不能很好地掌握語言表達的技巧,所以心里沒底就容易退縮;其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給學生植入了錯誤的思想,教師因害怕學生寫錯,所以給學生提供了很多范文讓其比照,久而久之,沒有范文小學生就不會寫作了。
2.寫作以模仿為主缺乏主旨
當前寫作課堂教學還存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模仿嚴重,小學階段的學生語篇認知能力還不是很強,很難做到對寫作技巧的收放自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只是生硬地模仿,缺乏主題思想的組織和表達,甚至語篇中很多語句和短語生搬硬套,詞不達意,導致寫完之后的作文存在很多硬傷。
3.寫作教學不能做到有效兼顧
小學英語教學對象是小學生,每個人在基礎認知、能力提升、綜合表達能方面是存在差異的,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做到兼顧整體與局部。有一部分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較為薄弱,學習的動機也不強,缺乏學習方法的指導,入門基礎就比較差,再進行寫作提升就更加困難。寫作訓練要求學生不僅記憶單詞,對語法、短語、組句等都有嚴格要求,因此一刀切的寫作教學是不能滿足學生能力提升的要求的。
二、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寫作教學的策略
1.動手與動腦相結(jié)合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可以讓學生動手與動腦有效結(jié)合,讓學生看著構(gòu)圖進行有效的聯(lián)想,同時延伸和記憶,這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途徑之一,允許學生自由聯(lián)想和發(fā)揮,最后再把所想所悟串聯(lián)起來,就是一張有效的思維導圖。在許多情況下,英語與漢語的詞序是一致的,如我喜歡春天。I like spring.英語書,English book。但是兩者之間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尤其學生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如我爸爸的最喜愛的食物,大部分學生寫的是“my dad favourite food”,而不是“my dads favourite food.”;我很快樂,I happy.而不是I am happy.把這些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都在思維導圖上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有意識地記憶和尋找差別,效果會大為改善。
2.增強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俗話說“眾人抬柴火焰高”,剛接觸思維導圖的小學生由于思維的局限性,可能考慮不夠周到,如果把學生聚集起來,大家一起開動腦筋共同思考,結(jié)果就會完善很多,而且學生之間可以互相取長補短,把自己所學和需要補的知識整理一下,動手的過程對于小學生而言不僅樂在其中,而且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一定要及時走進他們中間,對于他們的成果和互相協(xié)作提出鼓勵和表揚,并且要善于觀察同學們思維的閃光點。小學階段學生掌握的詞匯量有限,如果不注意從詞句上耐心對學生加以引導,讓他們生硬地進行創(chuàng)新是不容易完成的。
3.引導學生有意識地通過閱讀來擴大知識儲備
在教師的有意識引導下,要讓小學生平時養(yǎng)成閱讀的良好習慣,教師可以就一個故事首先給學生繪制一張精彩的思維導圖,幫助他們形成探索的欲望。把一些有趣的問題呈現(xiàn)在導圖之中,讓學生在文中閱讀并尋找答案,在閱讀的過程中還可以就另一條線索再讓學生繪制一張圖,把問題呈現(xiàn)給老師,師生之間呈現(xiàn)愉悅的互動模式。教而無蹤,學亦無界,讓學生在愉快的閱讀中發(fā)揮信息檢索和歸納總結(jié)能力,增強語言技能。對于剛接受英語的小學生來講,漢化問題是作文中常常出現(xiàn)的一個弱點,如何巧妙幫助他們從漢語作文向英語作文過渡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點。
4.利用思維導圖的微觀意義
(1)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加強了師生互動,能夠促進師生間的交流。(2)在此基礎上,可以建立團隊合作的教學模式。(3)在寫作過程中,教師既可以關注整體,又能關心個別學生,從而實現(xiàn)因材施教。(4)運用思維導圖策略,有助于學生對寫作主題投入更多的自我思考,提高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形成發(fā)散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這一寫作主體在寫作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三、結(jié)語
書面表達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深入研究學生學習弱點的基礎之上,結(jié)合思維導圖的指導性和發(fā)散性,幫助學生綜合提升自學能力和歸納學習能力,為后續(xù)學習和進步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鄺惠春.提高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教學策略探討[J].英語教師,2013,(05).
[2]景嫣.以“圖”為媒:從模仿到創(chuàng)作——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