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瑤
摘要:構圖對于美術作品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構圖是完成美術作品的前提條件。因此在美術教學時,教師應注重訓練學生的構圖能力。本文闡述了初中美術構圖教學的方略,以期提高初中美術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審美能力。
關鍵詞:初中美術 構圖教學 方略
構圖是美術創(chuàng)作的基礎。只有良好的構圖,才能造就出眾的美術作品。因此,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教授學生構圖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構圖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在欣賞中開展構圖教學
教師要通過美術課堂教學向學生灌輸構圖知識,訓練學生的構圖能力。構圖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系,即變化和統(tǒng)一的關系、生動和秩序的關系、多樣性和整體性之間的關系。只有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美術作品才能產(chǎn)生均衡的美感。因為構圖是美術作品的基礎,而構圖最重要的目的是給人視覺上的享受,所以想要訓練學生的構圖意識,教師應從提升學生的欣賞能力開始。
構圖的一個重點是形式線換基本線,這也是影響美術作品美感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構圖對于作品的思想表達和內容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如埃及金字塔的三角形構圖,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線條給人沉穩(wěn)、莊嚴之感的因素,使金字塔顯得莊嚴、宏偉、富有震撼力;位于俄羅斯的彼得大帝紀念碑利用斜線構圖的運動感,高度詮釋了一代大帝奮發(fā)圖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風貌。如果學生能具備基于構圖理解欣賞作品的能力,那么其自身的繪畫水平也必然得到大幅提升。
二、在觀察中開展構圖教學
學生感受和理解美術作品最直觀的方法是觀察和欣賞,所以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領略作品的魅力,提高美術欣賞能力,促進智力發(fā)展。使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涯中能夠更好地觀察生活亮點,體會生活智慧。
要想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首先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在課間、午休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教室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讓學生自由交流在大自然中的收獲;其次,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有意思的作業(yè)。比如讓學生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找尋新的亮點,或者觀察自己熟悉的人,發(fā)現(xiàn)其新的特質等。這有助于訓練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完成這些基礎訓練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訓練,即在課堂上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教學。如人們在拍照時,往往會擺出不一樣的姿勢,這就是為了避免拍出來的照片單調乏味;一幅畫中間的事物,如果就是簡單地排成直線或者對稱,也會顯得比較呆板。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動腦筋,聯(lián)想實際生活中物品擺放的位置,豐富畫面內容,以避免畫面單調乏味。
三、在比較中開展構圖教學
一般來說,美術作品并不是在作者腦海中完全形成之后才畫在畫板上的。更多的時候是依托畫者的靈感進行部分的臨時創(chuàng)作,這容易導致一系列問題。如在作畫時,有的學生往往只想著作畫的內容,忽視了畫面的實際尺寸,以至于作品的構圖顯得太過擁擠,有時又顯得太空,沒有畫面感,有時又會出現(xiàn)構圖整體偏移的現(xiàn)象。針對這些問題,教師應該首先訓練學生臨摹的能力,利用優(yōu)秀作品潛移默化的作用,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優(yōu)秀作品中隱藏的布局知識。此外,教師也可以展示一些構圖存在小問題的畫作讓學生欣賞,引導學生自己動手找出作品中的不足,提高學生的構圖水平。
四、在繪畫技巧中開展構圖教學
構圖不僅需要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造能力,還需要非凡的繪畫技巧。構圖技巧的高低直接關系到美術作品的成敗。構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作者的水平,它能夠集中體現(xiàn)作者的匠心與技巧。在構圖的時候,作者需要妥善地處理好線條與線條之間的關系、色塊與色塊之間的關系、作品內容和思想表達之間的關系等。
總而言之,構圖對于美術作品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時,教師一定要注意構圖教學。
參考文獻:
[1]張輝.論中學美術課堂的有效教學[J].數(shù)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0,(3).
[2]周天涯.初中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藝術教育,2011,(7).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干縣荷浦鄉(xiāng)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