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
摘要:在英語學習中,學生經常會受到漢語負遷移的影響,特別是在英語寫作過程中表現(xiàn)得更為明顯?;诖?,本文分析了漢語負遷移對高中英語寫作中句法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探索了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高中英語寫作 漢語負遷移 句法 影響 應對策略
一、漢語負遷移對高中英語寫作中句法影響
1.負遷移對句子結構的影響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運用的英語句子結構通常與漢語句法相似,會有意回避使用與漢語句法差別大的句子結構,這是造成我國高中生英語寫作句式乏味、單調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國學者認為,意合與形合的對比是英語和漢語的重要區(qū)別。在多數(shù)印歐語言和英語中,多用so that,so,in order that,when,because,although,if等連詞明確表示句子的從屬關系。但在漢語中人們不習慣采用連詞把兩個句子的內在關系表現(xiàn)出來,而是通過句子本身的意思體現(xiàn)出來。學生經常忽視英漢語法中的重要差異,導致他們在英語寫作中經常出現(xiàn)單句獨立性強、語句結構松散、語句過短等問題。
2.負遷移對句型的影響
對比英漢句型可知,主語是英語的結構重心,謂語受主語的限制,其他成分則向主謂靠攏。但是漢語的結構重心是主題,句子中其他成分不受主題的限制,語義實現(xiàn)評論和主題的隱性連接。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在英語句子中遷移漢語句型。如“The film she has seen many times.”根據英語動賓的搭配要求,應該寫成“She has seen the film many times.”“The film she has seen.”的表述顯然是受漢語句式的影響所致。根據英語和漢語的句法關系,英語主語限制謂語,應根據主語的數(shù)和人稱確定謂語動詞形態(tài);而在漢語句子中,主語不限制謂語,謂語動詞不存在形態(tài)變化。受到漢語影響,學生沒有關注英語句子中主謂數(shù)和人稱上的一致,經常寫出類似于“Quite a few people is going to arrive early.”的句子。
3.負遷移對句子語態(tài)的影響
現(xiàn)代英語有被動和主動兩種語態(tài)。其中,動詞的基本形式是主動語態(tài),表明動詞動作執(zhí)行者是主語,施事關系存在于兩者之間;動詞被動形式則是被動語態(tài),構成部分包括助動詞和動詞的過去分詞,表明動詞動作的接受者是主語,受事關系存在于兩者之間。英語中被動語態(tài)這一語法現(xiàn)象很常見,很多表達習慣中都有被動句。而漢語具有缺乏形態(tài)變化的特點,語態(tài)變化這一現(xiàn)象并不發(fā)生于動詞本身。由于受到母語的影響,高中生在英語寫作中更加傾向于使用主動語態(tài),會寫出“When ice heats, it changes into water.”這樣的句子,學生會根據漢語習慣對“冰加熱”進行主動語態(tài)的表達,導致英語作文刻板生硬、句型單一。
4.負遷移對句子時態(tài)的影響
在時態(tài)體系方面,漢語和英語有著巨大差異,英語有多達十六種時態(tài),具有不同的形式;而漢語時態(tài)的變化主要通過時間副詞做狀語,或者“過”“了”等虛詞做補語來實現(xiàn)。受漢語的影響,高中生雖然對英語這種語言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實際運用中,經常會忘記時態(tài)的變化,以及如何運用時態(tài),所以常常會寫出“What happen at yesterdays meeting?”“ Next week I am in China. ”這樣的錯誤句子。
二、應對策略
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重視漢語負遷移對高中生英語寫作句法的影響,改善目的語輸入質量,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任務,從而提升學生的習得速度。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完善教學策略,保證學生訓練和引導活動的針對性,把母語負遷移影響降至最低。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英漢句法的差異點和相似點。讓學生理解漢語和英語的差別是幫助他們進行英語學習的有效途徑,學生只有了解英漢句法差異后,才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母語的干擾,進而降低母語負遷移的影響,提高英語寫作句法運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英語教師應歸納、總結學生常見的英語句法錯誤,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句子結構。此外,高中英語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學生句法表達的流暢性和準確性,鼓勵學生不斷嘗試新的句型。
三、結語
高中英語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漢語負遷移對英語寫作句法的影響,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進而推動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江西省南康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