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俠
摘要:新課標指出:“口語交際是一種必備的能力,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會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進行文明和諧地交流的素養(yǎng)?!雹僖虼?,為了更好地落實新課標的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253-02
在日常生活中,口語的運用往往更為便捷,應用十分廣泛。小學階段是小學生掌握口語的最佳時期,因而,上好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至關重要。如何才能上好口語交際課呢?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培養(yǎng)學生“說”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興趣,教師可以多采用一些引導學生“說”的方法,鼓勵學生來回答,學生回答正確的時候要及時地進行表揚贊美,即便是回答的不正確,也不要打斷學生的說話,可以在以后挑選時間再進行耐心的講解,學生樹立起說話的信心,就會逐漸地養(yǎng)成喜歡說話的習慣,這樣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興趣。
1.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與表達。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思考,多發(fā)言。如:“這個問題有點兒難,想一想,看看誰能回答?”學生回答對了,教師要鼓勵:“你真棒!真是好樣的!”學生回答得不準確,教師要鼓勵:“你講對了一點兒,可以再想一想,看看還能怎樣說?”學生回答錯了,教師要鼓勵:“你雖然沒有答對,但是你有勇氣站起來說,很好!老師已經(jīng)看出你是動了腦筋的?!弊寣W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各抒己見,沒有顧慮,覺得有話就想說,有話樂意說。
2.經(jīng)常組織看圖說話,讓學生愿意開口“說”??磮D說話能鍛煉學生兩個方面的能力,一是孩子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二是孩子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練習說一幅圖,也可以讓學生練習說多幅圖,還可以讓學生一邊說一邊把圖補充完整。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把圖中的故事編排好,在班上娓娓道來,師生一同享受看圖編故事的樂趣。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說”。在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開展多種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說”的機會。如表演小品,舉辦辯論賽,開展故事會等。比如,教師可以圍繞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辯論,如:“老師做錯了,我會當場指出嗎?”讓學生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教師還可以圍繞一個主題,讓學生輪流當小主持人,談看法和感受,設計開場白和結束語,鍛煉學生說話的能力和膽量。有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選出學生當小記者,對同學們進行現(xiàn)場采訪。在課堂上,讓全體學生有興趣地參與其中,每一名學生都有一種“一吐為快”的體驗。
二、培養(yǎng)學生積累“說”的素材
如果學生的生活內(nèi)容充實,見多識廣,那么他們說話的內(nèi)容就會豐富起來,所以多積累說的素材,就如同蓋樓房需要磚瓦建材一般,尤為重要。豐富的生活,會使孩子感覺到新鮮而有趣,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愿意和他人交流。這樣學生說話的愿望和熱情就被激發(fā)起來了。經(jīng)過日積月累,學生語言豐富了,說話時自然就會左右逢源。
1.從日常生活中去尋找“說”的材料。教師要善于抓住時機找話題。比如,寒假過后開學之初,就可以和學生們談一談“壓歲錢”的話題。比如,班上轉來一名新同學,可以讓同學們介紹一下班上的情況,讓新同學盡快熟悉大家,早日融入班集體的大家庭中。
2.從書報中,電視里,互聯(lián)網(wǎng)上獲取更多更好的“說”的材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書報,指定電視頻道觀看節(jié)目,指導學生上網(wǎng)查資料,這樣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比如,名人軼事、英雄楷模、自然風光、人情風俗、社會現(xiàn)象等等,讓學生積累大量的“說”的素材,為上好口語交際課做準備,學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游刃有余,從而提升了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
3.布置家庭中的說話作業(yè),要學生有意識地去練習說話。學語文是“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于課外”,說話也是如此,教師要試著讓學生安排好每天的生活內(nèi)容,使孩子生活得充實、快樂。家長還可以經(jīng)常帶孩子走出家門,逛公園、商店,外出散步、去朋友家做客等。在這些活動中,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事物,積累生活經(jīng)驗和說話的素材。
三、教給學生“說”的方法
每一次口語交際課都會有一個話題。怎樣才能夠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就要訓練學生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有好的說話方法。
1.講述法。小學生最感興趣的是聽故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講一些趣味性強的故事給學生聽,然后讓學生復述故事,學生說時可不拘一格。教師還可以要引導學生多看課外書,幫助他們積累知識,豐富語言,教學中可開展故事會、朗讀比賽等活動形式,讓學生把讀書所得講述出來。
2.交談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和學習中的趣事。交談的內(nèi)容可以是觀察所得,可以是見聞趣事,也可以是故事笑話等,總之以學生輕松、舒適、愿意說為目的。
3.轉述法。教師可引導學生轉述在日常生活中、學習中聽到的別人說話的內(nèi)容,使學生有話可說。通過練習轉述,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評說法。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評說的機會,讓學生對師生間、同學間的授課、作業(yè)、練習等進行評說,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說話的能力。
5.演講法。選擇學生關心的話題讓學生進行演講,這種即興演講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要選擇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人人都能參與表達的話題,以達到鍛煉學生說話的目的。
6.論辯法。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常會碰到一些有爭論的話題,教師要留心并有意識地加以組織。論辯的內(nèi)容可以是學習中的某一個疑難問題,可以是生活中的某一個焦點問題,也可以是學生關注的某一熱點問題。這樣能激起學生說的興趣,讓學生人人參與,暢所欲言。
總之,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就是讓學生有說的興趣,有說的內(nèi)容,掌握了說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口語交際的課堂訓練,能夠在各種不同場合有話想說,有話可說,有話會說,切實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具有進行文明和諧地交流的素養(yǎng)。
注:
①教育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2014。
參考文獻:
[1]王杰.新課程背景下口語交際教學策略的研究與實踐[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02).
[2]曹瑩.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5,(01).
[3]尹玉.“口語交際”教學初探[J].蘭州石化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