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男
摘 要: 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學好英語對當代中國人來講是一件關乎人生發(fā)展的大事。隨著中國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英語的教育教學更重視,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小學階段就開始英語的學習,而且英語處于與語文、數學這兩大基礎性學科同等重要的位置。初中更是學習的黃金階段,也是英語學習的關鍵時期。無論是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盡管主攻專業(yè)不一,但英語的學習貫穿整個學習生涯,由此可以看出英語學習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更好更快地學習英語,如何熟練地掌握英語的運用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來,本文試初探討中英語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
關鍵詞: 初中英語 合作學習 問題及對策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它在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于美國,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由于它在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促進學生良好非智力品質的發(fā)展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就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成為一種主流教學理論和策略。合作學習在我國已經被普遍接受和認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并培養(yǎng)了合作學習能力,在此過程中體會到了團隊的重要性,是一種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新的學習方法。
一、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面臨的問題
1.如何分組是合作學習的一大難題。合作學習的必然是分組,那么如何分組,依據什么進行分組是個難題。學生之間能力存在差異,把能力較強的學生分在同一組,那么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會覺得格外輕松,超前完成任務會讓他們剩余很多時間,那么這剩余的時間能否得到有效利用老師們又很難掌控,這就出現(xiàn)新的問題。同理,把能力稍弱的學生分在一組,很難保證按時完成任務。有人就提出可以根據能力不同交叉進行分組,問題又來了,這么做能保證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嗎?問題都被能力較強的學生完成,參與度不高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嗎?這一系列問題至今困擾著我們。
2.教師的監(jiān)控力度不足。當把合作學習這一新型教學方式帶上傳統(tǒng)課堂時,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合作學習畢竟不同于傳統(tǒng)學習方式,如何在課堂上掌控學生是讓教師們十分頭疼的問題。舉個例子,當任務下發(fā)后,學生投入討論,教師如何確定學生談論的問題與任務相關,是否每個學生都發(fā)表意見和看法,都是很難確定的因素。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活潑好動是這一階段的特色,所以就很難做到充分利用課上時間。再加上教師們在合作學習方面經驗不足,那么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是很難預料到的。
3.學生的適應能力不強。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轉換到新型的合作學習模式,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適應課堂,是對學生適應能力的一大考驗。學生已經習慣教師課上授課,機械地接收教師的教學內容,這種灌溉式的教學模式已經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一時之間不能適應,無法很快地完成傳統(tǒng)模式和合作學習的轉變。加之,最初可能體會不到合作學習的益處,出現(xiàn)抵觸心理在所難免。還有一點值得一提,就是不明確合作學習的教學任務,掌握不了主動性,不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要實現(xiàn)的目標,這就與合作學習最初的宗旨背道而馳。
合作學習這一新型教學模式推廣以來,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肯定,因此,有些教師盲目追求合作學習,把合作學習作為教學過程的必經之路。殊不知,并非所有課堂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甚至有時還會拖其后腿。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和教學模式,但它并不是萬能模式,靈活運用是合作學習的關鍵。只有把握好這個度,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初中英語合作學習中應具備的素養(yǎng)
1.培養(yǎng)合作意識,強調團隊精神。合作意識的有無是合作學習能否成功的關鍵。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在意識的指引下,自然而然地參與度隨之提高。這一過程,不僅能保證學生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還能增強團隊精神,這對學生個人今后的發(fā)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合作意識和精神在今后學生的學習和工作中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2.科學合理分組,帶動每位學生參與其中。組員人數不可過多或過少,可以有效避免任務分配不均和“閑人”的出現(xiàn),這也是科學分組最基本的條件。
3.分配與學生能力相適應的學習任務。如果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分配給學生,就失去合作學習的必要性,教師和學生做的一切都是徒勞的;同理,要是把太過簡單的問題拿來分組討論,沒有什么必要性,不僅浪費時間,還會讓學生對合作學習的理念產生懷疑,與預期的目標相去甚遠。
4.合作學習的同時不放棄傳統(tǒng)教學,二者相結合。合作學習的優(yōu)越性不再贅述,然而,就中國目前的教育形式和教學水平來講,合作學習還不能完全取代傳統(tǒng)教學。在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習能力差距較大的情況下,我們采取合作學習與傳統(tǒng)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達到意料不到的效果。中國傳統(tǒng)教學模型存在上千年,之所以未被淹沒在時間的浪潮下,自然有它難以取代的優(yōu)越性。實踐不斷證明,中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最適合中國思維的。
5.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勢在必行?,F(xiàn)階段,越來越多的培訓班橫空出世,與之相應的就是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學習和培訓,沒有相關的教育教學經驗,抓不住初中英語教學的特色,無法形成更完善的教學體系,往往實現(xiàn)不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反之,若是能有更高水平的教師團隊,專業(yè)知識更系統(tǒng),教學目標更明確,能得到學生本人和家長的認可,那么,教育教學工作會更加得心應手,合作學習開展起來也會更順利。
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對各方面人才的渴求度日益增長,這就要求我們更重視教育的發(fā)展。經濟的發(fā)展離不開人才的進步,人類是創(chuàng)造一切物質財務的唯一生靈。無論是國內自身發(fā)展的要求,還是國際社會的外在需要,都要求我們國家把初中英語教育教學放在更突出的位置。
參考文獻:
[1]王永躍.從支配到支持:建構主義視野中的教師[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S1).
[2]康武.信念——數學教師的方向性不足[J].數學教育學報,2013(02).
[3]林智中,張爽.如何通過質化研究探求教師的信念[J].全球教育展望,2010(08).
[4]任永澤.我們現(xiàn)代需要樣的教育觀[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