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利
摘 要: 高中地理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是學生的必學課程之一。對于高中生而言,學習地理知識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而且可以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感,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文立足于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在新形勢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 高中地理 新課改 現(xiàn)狀 教學策略
地理是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可以提高綜合素質(zhì),提高適應社會的能力。地理上的很多知識,對于日常生活極有幫助。當前,我國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地理學科被邊緣化的現(xiàn)狀依然存在,在高考指揮棒的壓力之下,很多教師和學生都選擇提高考試成績的教學和學習方式,致使當前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高。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如何通過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真正掌握實用的地理知識,并確保這些知識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幫助,是當前高中地理教學面臨的難題。
一、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教學模式單一
當前,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教師綜合素質(zhì)的影響,一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總是采取古板的教學模式,即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滔滔不絕地講解地理知識,學生在課堂下只能記筆記,最終導致課堂教學結束以后,學生還不知所云。這樣的教學效果,源于教師沒有認真?zhèn)湔n,沒有認真學習一些先進的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能照本宣科,沒有任何創(chuàng)意。地理學科被邊緣化,使得部分教師失去積極性,在備課和講課過程中沒有動力,所以課堂教學才會出現(xiàn)草草了事的局面。這樣的教學效果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是對教學、對自己、對學生的極為不負責任,而且,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會對地理學習失去應有興趣,從而影響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2.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和交流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是營造和諧課堂教學氣氛,促進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的一個有效手段。但是,當前的高中地理教學中,一些教師只是干巴巴地在課堂上講解,整個課堂鴉雀無聲,學生和教師之間沒有溝通和交流。教師很少提問,學生很少發(fā)言,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沒有思考,沒有疑問。這樣的教學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發(fā)展,不利于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課堂教學存在的不足。
二、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提高高中地理課程教學質(zhì)量的策略很多,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教學方法具有針對性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應當充分建立在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上。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憑借自己的經(jīng)驗,對自己的授課群體沒有充分了解,勢必就會嚴重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迎合學生的個性特點。此外,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針對部分學習能力低下的學生,還應當抽時間個別輔導,及時了解學生所接受知識的程度,并改進教學手段。
2.師生良性互動
課堂教學互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互動氛圍,在課堂教學或者課堂結束之后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觀點和見解,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改進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在這種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更加喜歡發(fā)言,喜歡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并在聽課過程中積極思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適當引入多媒體教學
高中地理教學可以圖文并茂。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入多媒體教學的模式,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同,多媒體能夠更好地展示教師無法用語言展示的教學內(nèi)容。例如:中國的各種地理地貌特征、氣流的形成過程等,這些都是靜態(tài)的圖片或者語言無法表達出來的,但通過多媒體,就可以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三、學生學好高中地理的技巧
1.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學生學好地理的基礎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即學生在課堂教學之前,對整個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充分了解,并對自己不了解的內(nèi)容做一個標記,這樣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就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對自己不了解的內(nèi)容,有疑惑的地方,重點聽講,這樣,教師的課堂結束以后,學生的疑惑就會得到釋然,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認真聽講
聽課是掌握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已經(jīng)有了大致了解。對于一些學習成績良好的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教學內(nèi)容,聽課的環(huán)節(jié)只是對知識的進一步加深和鞏固。學生在聽課過程中,可以及時明白自己預習中不了解的內(nèi)容,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和教師共同探討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夯實知識基礎。
3.課后練習鞏固
學生在課堂結束之后,還需要通過一些課后小作業(yè),對自己所學習的內(nèi)容加以練習和鞏固。當然,課后練習不是題海戰(zhàn)術,學生只需要將一些課本后面的習題做完即可。此外,學生還需要在腦海里對課堂內(nèi)容做系統(tǒng)回憶,加深對知識的印象。
總之,地理是高中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教學手段的創(chuàng)新,認真分析解決自己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和了解,不斷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陳澄,樊杰.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解讀[J].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10).
[2]林慕珍.淺論高中地理課改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J].教育藝術,2006(7).
[3]彭建睿.新課標視野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