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旭
[摘要]吳佩孚雖為軍閥出身,但其一生重視教育,其教育思想并不完全拘泥于傳統(tǒng)的儒家道德體系,其教育思想大致分為社會教育方面、學校教育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他的教育思想對當時社會的教育起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有些內(nèi)容在今天也極其發(fā)人深省。
[關(guān)鍵詞]吳佩孚 教育思想 社會教育 學校教育 家庭教育
[中圖分類號]G40-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6-0244-01
吳佩孚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軍閥,他從小飽讀詩書,也極其重視子弟教育,受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他的教育思想既有時代的烙印,又有獨具特色的地方。
具體說來,吳佩孚的教育思想大致可概括為三大方面,即社會教育方面、學校教育方面以及家庭教育方面。
一、社會教育方面強調(diào)忠孝為本、忠君愛國
吳佩孚認為忠是為人處世的最基本的原則,不僅僅是忠于自己的國家,還要忠于自己的師長、朋友,這是做人的最基本道德。同樣的,他也極其注重孝的作用,他曾經(jīng)說過“教之道,首重在孝雙親”①、“孝為忠之本,忠為孝之用”②,即教育的根本在于忠孝,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乃至于家庭教育,忠孝都是最基本的,最為重要的。在《吳佩孚文存》中,吳佩孚多次對忠孝進行了詳盡的解釋,如他說忠是“吾人心中最初之一點天良也,即中心由靜而動之一點始基也。擴而充之,推而廣之。忠于人,則人服且悅。忠于事,則事無不成。忠于物,則物無不格。故忠者,包萬事萬物,而為中心表現(xiàn)實行之道也。”③“千萬要注重忠孝二字。因孝者是本忠者是用。從全能盡忠盡孝,何患天下不平?”④并且他還認為,只有做到忠孝二字才算是真正愛國?!爸矣尚⒊?,才算真正愛國,倘以為有利于國,有益于民,不可順應潮流,與人同污,必須砥柱中流,挽回乾坤,方算大忠”,⑤“如求國家之治,天下之平,須從孝字做起”⑥。這些話都足以說明吳佩孚對忠孝的重視。吳佩孚的忠君愛國思想,在當時的社會有助于喚起國人的覺醒,增加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有助于全體國民統(tǒng)一起來共同抵御外侮,是有著極為積極的進步作用的。
二、學校教育方面他強調(diào)“中體西用”,中西互補
吳佩孚在學校教育中主張首先必須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chǔ),即“中學為體”。但同時,也應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shù),即“西學為用”。他認為“中國學說,向來注重根本,西方學說則以應用為主”⑦,而“學生之好壞,全視國家對于教育所定之方針如何。余向來主張教育方針,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前清教育方針尚屬不錯,但讀書者偏重文章,不重實用。及至民國,又空談技藝,不重根本。若能以《四書》《五經(jīng)》為本,以各種科學為用就好了”。⑧在學校中,這種中體西用、中西互補的教育思想有效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育的不足,更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打開學生思維。需要指出的是,雖然吳佩孚提倡“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但由于受時代的局限以及他個人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太深,思想難免受傳統(tǒng)禮教束縛,因此在他的主張里,對于西學的認識與倡導都是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儒家思想為中心的,對于西學的認識還是有著很深的片面性與局限性的。
三、家庭教育中特別強調(diào)女子教育,提倡男女并重的教育思想
吳佩孚尤為強調(diào)女子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女子教育為家庭教育的根本,不容忽視。他說:“大凡教育事業(yè),向來男女并重。且國家之治亂安危,關(guān)系女子之事跡甚多,不勝枚舉?!薄凹矣泻弥鲖D,家庭即興;如無好主婦,家庭必日就衰敗。如居高位者,有好主婦,國家即可興盛,否則國家必至滅亡。女子之賢否,關(guān)系國家之興亡。”⑨“女學生對于國家,尤為重要”。⑩“女子為家庭教育之本,相夫教子,責任重大。如文王之后妃,幼時為好女學生,故后能母儀天下,佐興周室?!薄浑y看出,在這里,吳佩孚將女性教育上升到了國家與社會的高度,其重視女性教育的教育思想在當時的中國,反響極為強烈。(雖然這種男女并重,提倡女子教育的教育思想里,對女子的教育還是以能成為“賢妻良母”為目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
吳佩孚于1924年9月8日成為首次亮相美國《時代》雜志周刊封面的中國人。他的教育思想在當時獨樹一幟,這其中固然也有很多僵化的、封建的思想,但我們更應看到的是他在教育問題上的獨具慧眼,如男女并重、重視女子教育等。也應注意到的他對教育的重視與支持,這也是客觀評價吳佩孚的一個極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注釋: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唐錫彤.吳佩孚文存[M].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146,119,117,119,120, 175,144,154,209,154,154.
【參考文獻】
[1]朱華.吳佩孚教育思想略論[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10,30(06):118-121.
[2]瀨江濁物.吳佩孚正傳(近代史料筆記叢刊)[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唐錫彤.吳佩孚文存[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4]郭劍林.一代梟雄吳佩孚大傳(上、下卷)[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1991.
[5]文斐.我所知道的吳佩孚[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