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
摘 要: 本文對高中生物復習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加以相應探索,獲得了一種高中生物教學效果的有效強化方法,研究結果表明:高中生物復習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升相應的學業(yè)成績,但這一方式存在較為明顯的性別差異。
關鍵詞: 思維導圖 高中生物 復習課
一、研究概況
本研究開展于某校高三的兩個班級中,以對照形式,分別將兩個班稱為“對照班”和“實驗班”,前者以常規(guī)方法復習,后者以思維導圖復習。
二、研究過程
(一)前測及分析
兩個班級于2013年9月2日進行生物學課程測試,其結果如下:
表1 實臉班和對照班成績前測情況
上表說明,兩班生物學業(yè)成績并未呈現(xiàn)顯著差異。
表2 男女生成績前測數(shù)據(jù)情況比較
上表說明:兩班男女生成績并未呈現(xiàn)顯著差異。
(二)實驗實施的步驟和過程
1.了解思維導圖
教師對思維導圖的特點、制作方式加以講解,學生對其加以了解與記憶。
2.制作思維導圖
從分層遞進、循序漸進的原則出發(fā),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開展實際教學:
第一,教師示范:復習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對思維導圖加以使用,一系列復習結束時,教師對思維導圖制作過程加以系統(tǒng)講述,使學生形成此方面的整體認識,并構建有關知識網(wǎng)絡——即分別進行“主題”(本章知識要點)、“次主題”(相關章節(jié)知識點)的提煉,按一般步驟完成思維導圖,師生共同對思維導圖加以補充完善。
第二,合作制作思維導圖: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共同完成“主題”(本章知識要點)、“次主題”(相關章節(jié)知識點)的提煉,從而導出每一個主題中的一系列細節(jié),并對思維導圖的每一步驟加以補充完善;隨后教師抽取其中一些“典型作品”加以展示和評價、完善;并鼓勵學生課后對其加以進一步探討。
第三,獨立制作思維導圖:借助于以上訓練,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應用要領已經(jīng)基本掌握,此后教師則盡可能令其獨立制作,并批閱學生作品,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中一些思維錯誤。
3.使用思維導圖
在一系列章節(jié)及專題復習中,繼續(xù)使用思維導圖復習。后者主要應用于記筆記和解決問題兩個層面:前者活動為教師令學生以整節(jié)或整章知識的瀏覽為基礎畫出思維導圖,之后分別接住教師講解、課后交流評價之類將其進一步完善,教師每周一至兩次抽查或批閱,由此對一些共性問題加以指出和糾正。后者活動為一方面借助于思維導圖對來自教師的一系列思路和方法加以記錄,另一方面則在遇到復雜問題時以之解決問題。
(三)實驗后測
2014年5月4日,對兩班同時開展生物學課程測試其結果如下:
1.全部學生成績的數(shù)據(jù)與分析
表3 兩班成績后測數(shù)據(jù)比較
由上表所見,借助于思維導圖的一系列學習和訓練,實驗班學生平均水平高且集中,成績差別小且分數(shù)相對較集中。屬優(yōu)良狀態(tài)。
2.男女生學業(yè)成績后測情況分析
表4 男女生學業(yè)成績后測數(shù)據(jù)比校
由上表可見,男生成績中實驗班平均成績、標準差分別高于和低于對照班??梢娖湔w水平較對照班為高;其成績差異較小且分布集中,對照班則有較大差異。女生成績方面,則與對照班沒有顯著成績差異。
三、建議
(一)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盡管可以促進教學,但其僅是一種教學策略而絕非全部,故而應注意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二)應用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掌握一種學習方法,故而評價應充分體現(xiàn)“開放性”,而不應“一刀切”。
(三)作為“思維方式”的思維導圖不能急于求成,而應逐步養(yǎng)成。其不管作為實驗還是推廣,都應具備時間保障。
(四)應與信息技術結合。目前應用廣泛的軟件包括Mind Manager Mind Mapper等,同時在其應用中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層次。
參考文獻:
[1] 廖春洋,孫嫻,徐忠東.人教版與蘇教版高中生物教材生物進化知識的比較分析[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5(06).
[2]朱前樹.中學生物分層教學初探[J].理科考試研究,2015(24).
[3]吳宜軍.重閱讀,講方法——高中生物教材有效閱讀的策略及思考[J].中學生物學,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