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祥
(臨川區(qū)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西 撫州 344000)
?
女人如花花如夢
——《牡丹亭·冥判》“報花名”淺說
楊友祥
(臨川區(qū)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江西 撫州 344000)
文章選取湯顯祖名著《牡丹亭》中第二十三出《冥判》的“報花名”片段,通過湯顯祖因愛花而寫花、因寫花而關懷女性的論述,說明“報花名”片段是《牡丹亭》劇作反封建道統(tǒng)和人文主義啟蒙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應該受到演出者和研究者的高度重視。
女人如花;湯顯祖;《牡丹亭》;人文主義
楊友祥.女人如花花如夢——《牡丹亭·冥判》“報花名”淺說[J] .東華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5(3):268-271.
Yang You-xiang.Women are like blooming flowers; flowers are like a dream——About “Tell the Names of Flowers” in “the Judgment in Hell” in the Peony Pavilion[J]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35(3):268-271.
自《詩經》以降,歷代文藝作品不乏“女人如花”的名篇名句。至明代偉大戲劇家湯顯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女人如花”的表達內容和社會意義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初讀《牡丹亭》,每為所言之花所動。該劇共55出,其中48出均見花。再三讀之,則覺《牡丹亭》中花色滿眼,花姿撩人,不但花名眾多,花語繽紛,花器俱全,而且第23出《冥判》中的“報花名”片段(以下簡稱“報花名”)更加感人至深?!皥蠡钡钠婚L,但信息量豐富,從中可以看出劇作家湯顯祖深厚的知識積累、睿智的藝術創(chuàng)意、真摯的情感抒發(fā),不由使人體悟到“一花一世界,一花一生情”的哲理。筆者為之作一粗淺分析,以便對湯顯祖作品的反封建戰(zhàn)斗精神和人文主義啟蒙思想有更加真切的認識和了解。
“報花名”是《冥判》中的重頭戲,主要角色有花神和胡判官。其間花神形象塑造,劇作家湯顯祖匠心獨運,將民間傳說和親身經歷糅合鏈接,不僅表達出個性鮮明的思想,而且藝術手法也堪稱一絕。筆者以為,“報花名”這一片段情節(jié)的穿插,應是源于湯顯祖的愛花情結。
首先,臨川古代道教中的花姑(花神)傳說,給湯顯祖深刻影響。宋朝道教類書《云笈七簽》載:“花姑者,女道士黃靈微也,年八十而有少容,貌如嬰孺,道行高潔,世人號為花姑?!盵1]據(jù)說黃靈微是西晉南岳夫人(即魏夫人)的弟子。魏夫人為司徒魏舒的女兒,生有二子,夫死后避亂于臨川,在汝水西設精舍修道,仙壇立在石井山,八十三歲托劍化形成仙,位列“紫虛元君”。唐大歷三年(768),顏真卿為撫州刺史,聞其事而作《撫州臨川縣井山華姑仙壇碑銘》,其中有“綽約華姑,真仙品徒。芳連比色,俊逸爭驅”的贊語。西漢劉安的《淮南子》中有花神之說,而宋朝曾慥的《類說》十三《花木錄》中“花姑”條指出“花姑”是花神之一。清朝學者俞樾的《十二花神議》延續(xù)了《淮南子》等著作的說法,并明確指出:“南岳魏夫人為女仙中最貴者,今故以為總領群花之神。”[2]對這些花神,湯顯祖是很膜拜的,其《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壇故址詩》序中寫到“家君恒督我以儒檢,大父則要我以仙游”[3],湯顯祖在祖父的“出世”和父親的“入世”要求中徘徊。全詩是:
南岳夫人弟子多,西瑤福地比嵯峨。
瓊華夜息三青鳥,香樹朝飛五色蛾。
為道赤罏恒飲日,誰言皇閣蚤榮河。
沓颯滿壇松桂美,風來時得會真歌。[3]
詩中把魏夫人喻為瑤池王母,有三青鳥作使,有蝴蝶(五色蛾)舞蹈,有松桂飄香,有仙音繚繞,其贊美景仰之情,充滿詩篇。湯顯祖有詩《黃華壇上寄龍郡丞宗武大還一篇》。黃華壇是黃靈微在井山修道時設的仙壇,即“撫州臨川縣井山華姑仙壇”。全詩58行,中有“卻掃華姑壇,禮拜魏夫人”[3]句,將她們師徒并提,可見她們給湯顯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授我九光經,教我升天行”[3],則表達出湯顯祖也想成為像她們一樣的仙人。這兩首詩雖然都沒有明確地表示贊美的是“花神”,但女道姑如仙女一般的美麗容顏及飄逸舒適的、如幻似夢般的浪漫主義生活顯然感染了湯顯祖,對他后來在《牡丹亭》中的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廣東羅浮山的梅花神加深了湯顯祖的愛花情結,其身影在《牡丹亭》中閃亮登場,并進而成為“報花名”的主角。萬歷十九年(1591),湯顯祖感于時政而上《論輔臣科臣疏》,得罪權臣被貶為廣東徐聞縣典史。得此消息,湯顯祖幾個好友勸他不要去赴任,理由是徐聞乃“瘴癘之地”。湯顯祖在回答好友丁此呂的詩中有“故國羅浮夢”[3]句,表示自己去徐聞不但遠離政治中心,而且還可以實現(xiàn)游覽羅浮山的夙愿。湯顯祖于九月初出發(fā),十月底迂道到羅浮山游覽。數(shù)日之間,遍賞羅浮山山光水色,并寫有16首詩和一篇《游羅浮山賦》,而且不少詩都與羅浮山梅花神有關。如《望羅浮夜發(fā)》詩中有“中夜若有人,弄影風霞里”[3]句,講述著趙師雄在羅浮山遇見梅花神的故事:皎潔的月光下,梅花神像熏風一樣輕盈,像彩霞一樣美麗,人人都想一睹仙女的芳顏。如《出朱明觀》詩中有“消息梅花月,歸舟興不忘”[3],就是說湯顯祖自己念念不忘想見到梅花神。如《至月朔羅浮沖虛觀夜坐》詩中寫道:“梅花須早放,欲夢美人來?!盵3]反映出湯顯祖為了夢想,深夜中還在靜靜地坐著、盼著,希望梅花神早點出現(xiàn)。如《羅浮上簾泉避雨蝴蝶洞,遲南海崔子玉不至四首》中有“美人濕不來,暗與梅花語”[3]之句,前句承接上次沖虛觀夜坐而說,那次沒有見到梅花神,今天下雨了可能又見不到梅花神,心中雖惆悵,但又很理解;后句表明作者心思,既然無緣相會神女,但還是要向梅花傾訴自己渴望的衷腸。羅浮山梅花神留給湯顯祖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牽掛,以致在《牡丹亭·尋夢》中由杜麗娘代為唱出“愛煞這晝陰便,再得到羅浮夢邊”[4]的心曲?;ㄉ裨凇赌档ねぁ分谐霈F(xiàn)就很自然,并且會委以重任,成為作者的代言人。
再次,臨川的玉茗花促使了湯顯祖愛花情結的升華。湯顯祖喜愛的玉茗花,被后人尊為山茶花神。玉茗花即白山茶花,北宋雍熙年間(984-987)撫州州守周申甫發(fā)現(xiàn)于城內東園,遼代重熙年間(1040—1041)州守崔仁冀因其黃心綠蕊白瓣且異香撲鼻,勝過揚州后土廟瓊花,遂命名為玉茗花。后來,曾鞏、黃庭堅、陸游等著名文人都有詩賦題詠玉茗花,贊其品格高潔、韻致高絕,類似于楚大夫之頌桔。到明朝,玉茗花雖已很少,但湯顯祖非常喜歡玉茗花,篤意它的品味高雅、品德純潔,先是將從浙江遂昌縣棄官歸臨川后興建的新居命名為玉茗堂,后是將自己創(chuàng)作的《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等四種傳奇命名為“玉茗堂四夢”,詩文作品則題名《玉茗堂選集》。湯顯祖因之被時人稱為“玉茗先生”。更有甚者,湯顯祖正是在玉茗堂最終完成了不朽巨著《牡丹亭》。愛花情結持續(xù)發(fā)酵,必然會反映到他的創(chuàng)作中來,因而《牡丹亭》中花神的出現(xiàn)和“報花名”的形成,便是信手拈來,斐然成章了。
“報花名”不但是《牡丹亭·冥判》中的浪漫主義表現(xiàn)之一,而且是段亦莊亦諧的奇文,蘊含了湯顯祖的人文關懷。
“報花名”的情節(jié)是由胡判官引發(fā)的。胡判官開始見到杜麗娘的鬼魂時,說出“猛見了蕩地驚天女俊才”[4],也是驚艷得很,接著他正經地問清杜麗娘死因,便又不信,說“謊也。世有一夢而亡之理?”于是“喚取南安府后花園花神勘問”[4],因此出現(xiàn)了花神和胡判官“報花名”的戲?;ㄉ褚豢跉鈭蟪?8種花名,但每一花名報出時胡判官都回唱出責備之詞。兩人一問一答,雖劍拔弩張卻風趣幽默,雖花樣百出卻寓意深刻。
38種花名可以分為6組,試簡述如下。
第一組6種:碧桃花,他惹天臺;紅梨花,扇妖怪;金錢花,下的財;繡球花,結的采;芍藥花,心事諧;木筆花,寫明白。這組花的意思是,女孩兒懂事后就會有春情,而且會自己找一個如意郎君,并且經過禮聘、納采、定親、寫立婚書,以確定終身大事。這里的描寫有些像封建社會的婚俗,但沒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個封建包辦婚姻的主要元素,其中碧桃花常指男女幽會的地方,紅梨花也指男女相戀的故事,因此提倡的是自由戀愛、自主婚姻。這組花名中雖然提到錢財和婚書(類似現(xiàn)在的結婚證),恐怕這也是那個時代最時尚的婚姻不可或缺的。
第二組6種:水菱花,宜鏡臺;玉簪花,堪插戴;薔薇花,露渲腮;臘梅花,春占額;翦春花,羅袂裁;水仙花,把綾襪踹。這組花精描細畫新娘妝扮的情景:對著菱花鏡,頭插珠花,臉搽脂粉,額貼花黃,身披彩衣,腳穿綾襪,上下簇然一新,都為悅己者容——儼然描繪出一個十分可愛、嬌媚、俏麗的待嫁新娘。
第三組6種:燈籠花,紅影篩;酴醾花,春醉態(tài);金盞花,做合巹杯;錦帶花,做裙褶帶;合歡花,頭懶抬;楊柳花,腰恁擺。這組花形容結婚的熱鬧和新娘的矜持:紅色燈籠高高掛,賀喜人們盡情樂,洞房先喝交杯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新娘羞澀中透著渴望,忸怩中漾著激情。這么美好的新婚之夜,來自于自由戀愛的喜悅,來自于自主婚姻的甜蜜。
第四組6種:凌霄花,陽壯的咍;辣椒花,把陰熱窄;含笑花,情要來;紅葵花,日得他愛;女蘿花,纏的歪;紫薇花,癢的怪。這組花象征新婚夫妻的幸福生活,其中是以男女情事為主,說得既直白又含蓄,既恣意浪漫又點到即止,分寸拿捏得相當好。這樣的描寫使人相信,美好的自主婚姻一定會帶給夫妻雙方誠心相待、真心相愛。
第五組9種:宜男花,人美懷;丁香花,結半躧;豆蔻花,含著胎;奶子花,摸著奶;梔子花,知趣乖;柰子花,恣情柰;枳殼花,好處揩;海棠花,春困??;孩兒花,呆笑孩。這組花敘述婦女懷孕生子的過程,把懷孕的辛苦和生子的喜悅,寫得細致入微:先是說懷孕了很高興,接著說胎兒在長大,時間過半就開始有乳汁分泌,這時準媽媽開始跟胎兒溝通對話,希望寶寶乖巧聰明,為此孕婦也可以向丈夫撒撒嬌,向家人多要些好吃的;到八九個月時胎兒更大,挺著個大肚子實在讓人累得很,疲倦得不想動只想睡;終于經過十月懷胎寶寶出生了,夫妻笑,家人笑,剛落地的寶寶似乎也在笑。由此可見,湯顯祖對婦女懷孕常識是比較了解的,對她們不但有同情之心,更有敬重之意。這一思想,在以男權為中心的封建社會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第六組5種:姊妹花,偏妒色;水紅花,了不開;瑞香花,誰要采;旱蓮花,憐再來;石榴花,可留得在?這組花敘述婦女年老色衰的命運。封建社會里,婦女由于生育等多種原因,衰老得特別快。臨川民間所謂“男人三十一枝花,女人三十老媽媽(或豆腐渣)”之口語,說的就是婦女容顏易老。這也許是天妒美色,年歲大了,女人花不再開放,甚至再努力也挽不住花開百日紅,也留不住青春不逝去。作者當然知道,無論男人女人都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自然規(guī)律,但問題是對于女性來說,它來得早了些,來得慘了些。作者用沉重的筆調提醒人們,對女性要給予更多的關照,更多的愛護,讓“女人如花”永遠“留得在”!
38種花名涵蓋了女人的一生,抒寫著湯顯祖對女性熱情的人文關懷。這是湯顯祖親身經歷影響的生動再現(xiàn),也是湯顯祖“情至”觀念的具體體現(xiàn)。從文獻資料可知,湯顯祖從小就得到祖母魏夫人的關愛,感受到女性的溫暖。據(jù)《湯顯祖?zhèn)鳌酚涊d:“顯祖自幼多病,常常就偎依在祖母的懷里睡覺。到十多歲,補了弟子員(縣學生員)時,還不時枕著祖母的胳膊就寢。后來年歲漸長,仍賴祖母料理生活?!盵5]為此,成年的湯顯祖“還時常夢見她的容顏”。28歲至30歲間,湯顯祖有詩《從太母飲伯父園》,末兩句是:“底復清齋畫王母,我家原有魏夫人?!盵3]把祖母直比瑤池王母,可見湯顯祖對祖母評價之高、感恩之甚。另外,湯顯祖先后娶有三房夫人,對她們也是恩愛有加,共有13篇詩文贊美她們、關懷她們;其詩文集中還有他對女宜伶十分關愛的詩,如希望旦角吳迎能“啼徹杜鵑”[3]祝愿許細能“花神留玩牡丹魂”[3],哀悼因讀《牡丹亭》“十七惋憤而終”[3]的婁江女子,以及一批為女性寫的詩、贊、序、表、銘等。這些都表明,湯顯祖雖為封建士大夫,但他不是完全遵循“女子無才便是德”及“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等封建道德倫理觀,而是繼承和發(fā)揚儒家的仁愛思想,同情女性,關心女性,尊重女性。湯顯祖的這種進步思想在當時是難能可貴的,閃爍著人文主義的光芒,即使在現(xiàn)在也是值得肯定和發(fā)揚的。
“報花名”這種文藝表現(xiàn)方式并不是湯顯祖的專利。如宋朝雜劇就有“花草名”類似節(jié)目,各地民歌中也有“十二月花”唱詞,而現(xiàn)代評劇《花為媒》中的“報花名”影響更大。但細細考察,上述提到的那些“報花名”,或簡單地列舉一年四季中有代表性的花的名稱,純粹是知識的堆砌,或即使加入一些生活內容,也無非是節(jié)令勞作活動及人生喜怒哀愁;而且所報花名大同小異,就是耳熟能詳?shù)哪敲词畮追N,效果大抵是娛樂觀眾或讀者,談不上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內涵。比較而言,《牡丹亭·冥判》中的“報花名”則迥異其趣。湯顯祖不但通過花神之口增加了許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花名,而且將這些花名巧妙地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圈套,讓又頑固、又愚蠢還自作聰明的胡判官鉆進去,結果演繹成巧奪天工的奇文,從而既產生新穎別致的人文主義進步思想,又為深化《牡丹亭》全劇的反封建意義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前述對女性的人文關懷在明代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當時,由于以皇帝為首的統(tǒng)治者的強力推動,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束縛比以往任何一個朝代都要嚴酷,要求婦女不但要恪守儒家傳統(tǒng)的“三從四德”,還必須好好熟知《女誡》《女論語》等書,從而在倫理道德上對女性加以嚴控。在新舊雙重桎梏下,婦女(尤其是青年女性)在精神上普遍存在著苦悶感、壓抑感甚至窒息感。就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湯顯祖根據(jù)自身的經歷,高舉反“程朱理學”大旗,創(chuàng)作出《牡丹亭》傳奇,大力宣傳人們有天然的自然權利和合理的個性訴求,尤其在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方面有更加大膽而前衛(wèi)的表達。“報花名”在社會人性化、女性自我化方面所突出的對女性的人文關懷,是《牡丹亭》“以情反理”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牡丹亭》深刻社會意義的堅實基礎。當然,“報花名”中對女性的人文關懷,還只是注重于戀愛婚姻,旁及婦女生育、年老色衰等問題,仍然讓婦女囿于家庭,并沒有在婦女的社會地位、社會活動等方面有更進一步的提升,而后者正是婦女權益的重要內容。由于社會制度和思想的局限,湯顯祖不可能有那樣的先進思想,我們不應苛求。但是從明清女性對《牡丹亭》的非常喜愛,湯顯祖受到眾多女粉絲的追捧,劇作也在舞臺上唱響四百年,并且影響著以后的文藝創(chuàng)作等多方面來看,《牡丹亭》是成功的,湯顯祖的“情至”思想是被認可的,“報花名”中對女性的人文關懷也是功不可沒的。
說到“報花名”,必須提及其中的花神。他不但敢于斗爭而且善于斗爭,應該是反封建斗士的楷模。在“報花名”前,胡判官懷疑杜麗娘之死是花神所為,責問道:“敢便是你花神假充秀才,迷誤人家女子?”[4]花神不但是胡判官的下屬,而且是低微的小官,他仍然不屈淫威,慨然反問:“你說俺著甚迷他來?”[4]需要提及的是,在杜麗娘生前的《驚夢》這出戲中,花神確實出現(xiàn)過。花神自命為惜花的“催花御史”,因杜麗娘在夢中要與柳夢梅成云雨之歡,花神出于“惜玉憐香”之情而進行幫助。這有什么錯呢?胡判官仗著權勢,要花神報花名,以便進行刁難報復?!皥蠡边@一片段情節(jié)雖然深層次地表達了花神“惜玉憐香”的人文關懷,但胡判官并沒有覺悟,繼續(xù)責問花神為什么幫助杜麗娘。這時,花神針鋒相對地說出了一番顛撲不破的道理:“這花色花樣,都是天公定下來的,小神不過遵奉欽依,豈有故意勾人之理?”[4]好一個“天公定下來的”,理直氣壯,義正辭嚴,既是巧妙地借三界最高統(tǒng)治者的威名來壓制胡判官,更是勇敢地說明情與愛是天生注定的,符合自然宇宙的規(guī)律,任誰都無法禁絕。關于這一點,湯顯祖在《牡丹亭題詞》中也有相應的表達:“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4]在《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中則直說“人生而有情”[3]兩相對照,花神與湯顯祖似為一體。
“報花名”中,花神的氣勢壓住了胡判官。胡判官先是判杜麗娘去與花間四友為伍,但花神又據(jù)理力爭,一是杜麗娘因夢而亡,律條上不能定罪;二是杜麗娘父親是大官是清官且只有此女,“可以耽饒”。在花神有理有力有節(jié)的辯護下,胡判官不得不判杜麗娘還魂?;ㄉ駝倮耍瑦矍閯倮?,《牡丹亭》反封建道統(tǒng)的社會意義也曙光燦爛了[6]。
[1] 張君房.云笈七簽[M] .濟南:齊魯書社,1988.
[2] 俞樾.十二花神議[M] .上海:群學社,1936.
[3] 湯顯祖.湯顯祖詩文集[M] .徐朔方,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 湯顯祖.牡丹亭[M] //湯顯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8.
[5] 黃文錫,吳鳳雛.湯顯祖?zhèn)鱗M]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6] 周志武,段紹鎰.試論《牡丹亭》的審美價值[J] .撫州師專學報,2000(3):47-50.Women Are Like Blooming Flowers; Flowers Are Like A Dream——About “Tell the Names of Flowers” in “the Judgment in Hell” in the Peony Pavilion
YANG You-xiang
(ThePartyHistoryWorkOfficeUnderLinchuanDistrictCommittee,F(xiàn)uzhou344000,China)
This thesis focuses on “tell the names of flowers” ——a fragment of the 23rd scene “the judgment in hell” in the Peony Pavilion.The author expounds on how Tang Xianzu’s love of flowers led to his writing about flowers to express his care for women.The author intends to indicate that “tell the name of flower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eony Pavilion in terms of the idea of anti-feudal moral domination and humanism enlightenment, which should be attached much importance to by performers and researchers.
women are like flowers; Tang Xianzu; the Peony Pavilion; humanism
2016-08-10
楊友祥(1945—),男,江西臨川人,退休干部,主要從事臨川文化研究。
I206.2
A
1674-3512(2016)03-02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