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山西省臨汾曲沃縣人民醫(yī)院骨科,山西 臨汾 043400)
?
PFNA治療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價值分析
楊建平
(山西省臨汾曲沃縣人民醫(yī)院骨科,山西 臨汾 043400)
【摘要】目的 探討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擇4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高齡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進行治療,觀察、統(tǒng)計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骨折愈合時間,并進行半年的隨訪,依據Harris評分標準對髖關節(jié)功能進行評價。結果 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80.9±66.5)mL,手術平均時間為(82.69±10.01)min,骨折愈合時間為(9.85±3.0)周;優(yōu)26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優(yōu)良率為92.5%。結論 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股骨粗隆間骨折;高齡患者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骨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是指股骨頸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2%[1]。股骨粗隆間具有豐富的血運,主要是由松質骨構成,老年人血流緩慢,供血不足,不能充分的為其提供所需的營養(yǎng),骨量丟失,導致骨質破壞,出現(xiàn)骨質疏松,遇到輕中度外力時就容易發(fā)生骨折。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該病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加,并且多見于絕經后的女性,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進行治療,研究該疾病的有效手術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筆者對我院4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高齡患者作為對象進行分析,經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有顯著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老年患者,均符合WHO關于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相關診斷標準。將骨折患者按Evans分型,包括11例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7例ⅢA型骨折,12例ⅢB型骨折,4例Ⅳ型骨折。男16例,女24例,年齡60~86歲,平均年齡(74±0.5)歲,患者一般在受傷后5~10 d內進行手術,平均為(7.0±0.5)d。患者的性別、年齡、手術時間、骨折類型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和排除標準[3]。入選標準:均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診斷標準:患者髖部疼痛,局部腫脹,患肢功能障礙,有明顯的畸形;X線檢查確診;均符合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患側髖部疼痛,患肢活動受限,呈現(xiàn)外旋、內收、短縮的畸形狀態(tài),患肢活動受限,不能行走、站立,患髖有明顯腫脹,數(shù)天后出現(xiàn)髖部淤血,大轉子處明顯壓痛,縱向叩擊痛(+),有骨擦音;均為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骨折未經任何治療。排除標準:骨質疏松嚴重的患者;有陳舊性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患者;嚴重心臟疾病,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骨腫瘤引起骨折的患者;知情但不愿參加研究、出現(xiàn)意外退出研究患者。
1.3 治療方法:患者術前常規(guī)脛骨結節(jié)牽引5~10 d,并調整血壓、血糖等內科系統(tǒng)疾病,氣壓治療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及時處理合并癥,為預防感染術前30 min給予抗生素。手術過程:術前進行腰麻+硬膜外麻醉,固定患肢,使患肢內收,與軀干保持15°的夾角。常規(guī)消毒、鋪巾,在股骨大粗隆上方約3厘米處做切口,切口呈縱行,長約4 cm,然后依次切開筋膜、肌肉,使股骨大轉子頂點充分暴露,使導針自大粗隆頂部中外側1/3處進入,借助保護套筒順著導針將空心鉆插入,并擴大入口處,將主釘利用瞄準器手動插入髓腔,在C型壁透視下,使主釘?shù)奈恢煤蜕疃日{整合理。在近端螺旋刀入口將導針打入股骨頸中央偏下,用螺旋刀片輕輕捶擊至限深處,鎖定螺旋刀片,將PFNA遠端固定螺釘在瞄準器下置入,然后拆除瞄準器,擰入尾帽。透視滿意后沖洗止血,逐層縫合切口并留置一根引流管。術后24 h內應用抗生素1次,使用抗凝劑1~4周,常規(guī)下肢氣壓治療,24~72 h拔除引流管。
1.4 療效判定[4]。按Harris評分評價:優(yōu):膝、髖關節(jié)功能正常,不影響行走,日?;顒印⑾露灼鹆r正常,骨折愈合良好,無畸形。良:膝、髖關節(jié)功能部分好轉,行走、下蹲輕微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髖輕度內翻小于或等于5°,骨折愈合。中:膝、髖關節(jié)活動受限,需扶杖行走,髖內翻小于或等于15°,骨折愈合。差:膝、髖關節(jié)活動完全受限,生活不能自理,患肢短縮超過2 cm或髖內翻大于15°,骨折愈合。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數(shù)據由SSPS 16.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s)表示,數(shù)據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患者的手術時間為60~110 min,平均為(82.69±10.01)min,術中出血量為100~470 mL,平均為(180.9±66.5)mL,骨折愈合時間為7~15周,平均為(9.85±3.0)周。術后有1例患者出現(xiàn)深靜脈血栓,1例患者出現(xiàn)主釘退釘,1例患者出現(xiàn)感染性肺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7.5%。半年后隨訪,按Harris評分評價,其中優(yōu)26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優(yōu)良率為92.5%。
股骨粗隆間骨折主要發(fā)生于老年人,臨床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方式,保守治療一般包括牽引、復位等,但是老年患者具有骨質疏松的病理變化,如果牽引、復位過度,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老年患者就需要長期臥床,引發(fā)各種并發(fā)癥,老年患者的病死率就會不斷上升,為了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關節(jié)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已經主要傾向于手術治療。
髓內系統(tǒng)在臨床上的運用較為廣泛,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彎矩較小,可以較好的擔負股骨頸內側的皮質負荷。采用此法進行治療時,所使用的具有加壓和抗螺轉作用的螺旋刀片接觸面較大,力量分散,具有較強的錨合性,能有效的固定股骨頭頸,并且注重術前的牽引,以減輕疼痛,利于骨折復位[5]。通過髓內固定,力臂縮短,降低了短縮畸形、髖內翻等并發(fā)癥的出現(xiàn)。陳鐵健等[6]在PFNA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體會中選擇6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高齡患者,并進行4~41個月的隨訪,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時間10周,未見感染、骨不連及壓瘡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1例頭頸部分切割髖內翻畸形患者愈合,無明顯疼痛性跛行,生活尚能自理,未做處理。1例術后第4天夜間自行下地摔倒,致髓內釘遠端股骨骨折,術后第7天更換長釘治愈。5例患肢腫脹,疑似深靜脈血栓,后逐漸消失未做處理?;颊邇?yōu)24例,良29例,可14例,優(yōu)良率達79.1%。竇連運等[7]在PFNA內固定在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股骨間粗隆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中選擇80例患者,分為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兩組,各40例,股骨近端髓內釘治療組臨床治愈12例,有效17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為72.5%,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治療組臨床治愈16例,有效21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5%。兩組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病情治療效果組間比較差異有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本組40例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高齡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患者未見并發(fā)癥,平均手術時間為(82.69±10.01)min,平均術中出血量為(180.9±66.5)mL,骨折平均愈合時間為(9.85±3.0)周,半年后隨訪,優(yōu)良率達92.5%。
綜上所述,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PFNA)內固定系統(tǒng)治療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易于操作,固定性較強,骨折愈合時間縮短,較少術后并發(fā)癥,效果顯著,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述偉,楊述華,楊超,等.股骨轉子周圍骨折的特點及手術方法的選擇[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7,22(4):289-290.
[2] 趙茂盛.高齡骨質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的PFNA治療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2,11(13):1066-1067.
[3] 王恬.PFNA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臨床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
[4] 危杰,劉墻,新寶.骨折治療的AO原則[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0:560.
[5] 黃獻京.骨質疏松高齡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PFNA治療臨床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3):319-320.
[6] 陳鐵健,蔡訓,章全,等.PFNA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體會[J].中國臨床研究,2012,25(4):364-365.
[7] 竇連運,孫艷明,張學春,等.PFNA內固定在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患者股骨間粗隆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 (30):463-464.
中圖分類號:R68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06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