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課程眾多,任何課程都必須在有限的課時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為了探究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通過分析部分文獻并結合筆者的實踐經(jīng)驗,從學生興趣、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和教育手段三個方面著手分析,并總結對策。相信通過相應的對策,可以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階段是學習過程中的基礎階段,小學教育的好壞可能影響著學生未來在初高中階段的知識掌握情況。尤其是語文教育,小學語文教育承擔著教會學生識字、認識拼音和閱讀分析的重要任務。部分學校的小學語文課堂存在著教學效率過低的問題,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完成基礎教育。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學生缺乏課堂參與興趣
多數(shù)小學生年齡為5—12歲,處于生長和發(fā)育階段,好動且注意力難以集中,好玩是該階段兒童的天性,較少有學生會將學習作為興趣之一。尤其在課堂上,常常會見到看漫畫書、睡覺和聊天的學生。即使教師在講臺上頗有興致地講一篇趣味性較強的課文,也難以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講臺上來。這說明學生缺乏參與語文課堂教學的興趣。缺乏課堂參與的興趣導致課堂混亂,教師需要不斷地以提問和批評的方式吸引同學注意,但是這種方式只是一種外在動力,無法對學生產(chǎn)生較強的吸引力,反而會愈加降低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導致課堂教學效率嚴重低下[1]。
(二)學生自身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靠
部分學生在上小學之前未接受過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的缺失也可能導致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靠。當教師講述生字或者某篇課文時,部分學生無法立即理解,而教師又轉(zhuǎn)而講解其他知識,這導致學生又繼續(xù)對下一個知識點無法理解,久而久之形成惡性循環(huán)。部分負責任的教師為了使學生明白每一個知識點,認真講解每一個基礎內(nèi)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語文課堂學習效率的低下。
(三)教師教育手段單一
部分語文教師仍然沿用“你聽我講”的“填鴨式”教育,不在乎學生的想法和感受[2]。新課標已經(jīng)出臺多年,但是部分教師并未真正理解新課標的含義,認為語文教學只是需要學生對生字、生詞和古詩文等進行死記硬背,應對考試。因此,教師在課堂上基本采用課堂討論和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采用單一的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失去聽課的興趣,降低了課堂學習的效率。
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對策
(一)采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興趣
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式激發(fā)學生課堂參與興趣:首先,采用代入法。講述某篇課文時,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一些與學生生活學習相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回答后再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內(nèi)容引入課文,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例如,在《我是男子漢》這一篇課文的講解中,教師在講課前可以向?qū)W生提問:誰在家中會幫助家人做家務?都會做什么家務?在實踐中,學生會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向大家展示自己在家中的表現(xiàn)。教師可以總結大家的回答,引出課文內(nèi)容,提醒大家在家中要幫助父母做家務,分擔父母的憂愁。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形式激發(fā)學生對課堂的興趣,通過精美的課件、視頻和圖片等豐富課堂內(nèi)容。
(二)提高學生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
多數(shù)小學班級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參差不齊,即使是基礎知識掌握良好的學生,也難以隨心所欲地運用基礎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充分挖掘書本中的內(nèi)容,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在課堂中,遇到一個知識點,應該針對該知識點進行發(fā)揮,幫助學生掌握該知識點的用法并進行知識擴充。在課后,根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選擇不同的試卷,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進行閱讀和寫作的練習,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可以進行生詞、拼音、造句等基礎知識練習。
(三)開發(fā)多種教育手段
教師應該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層次和基礎知識掌握特點,實行多種教育手段,將“你聽我講”和多樣性教育方式相結合,更好地提高課堂效率[3]。首先,在課文講解方面,教師可以采用分小組討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于課堂內(nèi)容的印象。可以在講解前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每個人負責一部分任務,搜集課文和作者背后的資料,最后上交材料或者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應注意的是,這種分組討論的方式可以用在四年級以上的小學生,低年級小學生并不適用。其次,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通過圖片、視頻和音頻的展示,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講解《望洞庭》這篇古文之前,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洞庭湖的美麗圖片,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洞庭湖的美麗,進而可以做到認真學習課文。
三、總結
新課標改革為語文課堂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課堂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不夠全面和學生缺乏興趣等原因,導致課堂效率較為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包括小組討論和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并積極提高學生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賈日新.淺析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學周刊,2014(15)
[2]方鳳江.提高農(nóng)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點滴體會[J].學周刊,2014(21)
[3]趙建中.淺議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1(5).
作者簡介:謝春,女,1983年生,漢族,四川瀘縣人,本科,小學一級教師,現(xiàn)任教于西藏軍區(qū)拉薩八一學校。
(編輯:馬夢杰)